2023年12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5 4/5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企业没钱赔就给员工放长假?
· 中国石化国勘公司通过国际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 “千岛之城”探索海上“融治理”模式

“千岛之城”探索海上“融治理”模式
面对海域面积大船舶多航路繁忙海上矛盾纠纷日益增多问题

( 2023-12-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 本报通讯员 夏婉言 张和

  在有“千岛之城”美誉的浙江省舟山市,近些年随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治理问题日益突出,对海上安全治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针对海洋海岛特点,舟山市积极探索海上“融治理”模式,通过推动平台、机制、资源、保障和民力等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海陆统筹、多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和数字赋能”为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舟山样板”,促进海洋全面治理、集约治理和长效治理,为创造和谐稳定的海洋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跨域联调解决纠纷
  舟山海域面积大、船舶多、航路繁忙,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海上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存在问题难发现、难预防、难执法“三大难题”和处置流程断链、多跨协同不足、行刑衔接不畅、全链监督困难“四大不足”。舟山发挥社会治理中心“融平台”优势,加强涉海“一支队伍”的“融机制”建立,推动涉海部门高效协同、集约治理,构建起海上矛盾纠纷一站式、全链条、快通道化解体系。
  去年12月26日,一艘宁波籍远洋渔船与舟山普陀籍“浙普渔62032”渔船在普陀区沈家门渔港发生碰撞,双方船体受损,“浙普渔62032”渔船船体进水并造成渔获物损失。事故发生后,宁波籍远洋渔船向宁波方作了报告并驶离现场出境捕捞作业。
  这起渔事纠纷案涉及两地籍船只碰撞,又因一方船只离开了事发地赴远洋作业,存在现场取证难、异地定损难、就地调解难等问题,怎么办?
  “浙普渔62032”渔船想到了向街道求助。沈家门街道立即与渔业及海事部门对接,通过“智控港区”平台调查事故发生时间及海域位置,查询相关船只航行轨迹,获取该起碰撞事故另一方船只详细信息。
  沈家门街道海上“融治理中心”牵头,召集海洋渔业、司法行政部门和专业律师、“海上老娘舅”等专群力量,邀请宁波海事法院自贸区海事法庭,对案情进行把脉联诊。最后,根据人民调解程序,结合相关案例,确定了远洋船只就近靠岸勘验、异地评估损失的解决方案。
  各自确损后,因双方对事故责任存在分歧,沈家门街道又邀请渔政渔监部门作出责任认定初步意见,几经沟通协商,最终达成调解意向。因双方当事责任人相隔万里,无法现场签订调解协议,街道联系“海上共享法庭”庭务主任引导双方通过“浙江解纷码”签订协议书,并向宁波海事法院自贸区海事法庭申请司法确认,由该法庭出具民事裁定书。今年1月15日,双方履行协议完毕。仅仅隔了20天,由街道、海事、渔业、法院等多部门协同合力,一场发生在海上,复杂而烦琐的民事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舟山依托海上“融治理中心”,共建宁波海事法院“海上共享法庭”,运行以来,跨域联调处置各类涉海纠纷2000余件,海上纠纷调处成功率98%以上,协议履行率100%。并与省内沿海涉渔市县联谊结对、成立联合协调小组,与上海市崇明区等地签订“海事渔事纠纷人民调解协议书”,开辟了“海上纠纷跨区域调解绿色通道”。
  同时,涉海部门与司法部门建立商渔共治“六大机制”、渔业执法协作机制、“行刑衔接”海上绿色司法快通道,落实海域用途、海洋环境多部门联合管制、全过程监督管控。加强海上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完善跨区域应急协作机制。近3年来,舟山海上突出违法犯罪和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险情数下降64%以上,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9%。
“瀛洲红帆”安全联防
  东海上,船舶上飘扬着的一面面“红帆”旗帜与浩瀚海洋相映生辉,成为领航先行的一盏明灯。
  2017年,舟山创新思路,将党建工作延伸至海上,把支部建在船上,通过“融民力”深化基层自治新模式,打通海上矛盾化解和风险防范的“最后一公里”,“瀛洲红帆”船应运而生。
  一艘艘“红帆船”就如“航行的支部”,开展海上纠纷化解、安全联防、抢险互助等工作,组织协调出海作业的党员就近帮助化解矛盾,为渔民“平波息浪”,实现了海上矛盾海上解。
  “多了红帆标志,不仅意味着亮出党员身份,还多了一份责任。”首批挂牌红帆船老大颜永武说,拥有“红帆船”称号的船,船长须为党员或有3名以上党员的船,船舶证书须齐全,并且3年内未发生渔业安全事故,明确为“瀛洲红帆”船,会在船上设置鲜明标识。
  此外,舟山市推行网格化管理,将发源于舟山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向海上延伸,将8000余艘渔船编组划分为770个海上移动网格,建立“海上网格”党建责任田,实现海上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切实加强涉海群体联动管理服务。
  舟山同时以“10+X”模式统筹组建“东海渔嫂”调解员、渔安员等队伍近400支1万余人,形成“红帆船长+党员船员+骨干渔民+东海渔嫂”的自我管理团队,通过“赋能赋权赋誉”,逐步形成“东海渔嫂”组织化、多元化、专业化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目前,舟山全市共有“红帆船”707艘,党员船员4000余名,成为出海渔民的“主心骨”和海上纠纷调解的“主力军”。
风险精准预警处置
  “嘀嘀嘀……”一阵急促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惊醒了正在值班的民警,“智治海安”应用对舟山某海域一船舶发出涉嫌走私高危预警,在确认预警信息可靠之后,民警立即向相关协作单位发出联动打击情报单,执法船艇火速出警,成功查获嫌疑船舶。
  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舟山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推动涉海数据资源融聚共享,全方位、立体化布建视频监控、通信以及气象、水文监测等感知设施,并建成海上云数据库,在全国率先实现海域雷达“一张网”,并陆续研发出“智治海安”“海上矛调一件事”等数字化应用,实现对各类风险因素的精准预警处置。
  论舟山护航重大项目的样板,绕不过鱼山岛。这个原来仅有500人的偏远荒芜的“悬水”小岛,现如今已成为机械林立、管道蜿蜒、灯光璀璨的“超级工厂”。岛上常住有来自27个省份的1.9万余人,人多、流动性强,管控难度极大,“科技化+融合化”提升治理效能,这座鱼山岛已逐渐成为舟山坚持与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的新样板。
  “鱼山码”是鱼山治理的一道“铜墙铁壁”,所有人员及车辆在上岛前需通过申请“鱼山码”完成信息自动核验,经鱼山大桥双合检查站智能云台识别,能够实现“刷脸”快速通行,告别以往人员、车辆繁杂又耗时的登记查验手续。据鱼山派出所所长赖侣丞介绍,“鱼山码”至今已经3次迭代升级,截至目前,共审核25.8万人,抓获违法人员150余人,挽回企业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舟山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实施地,始终坚持法治支撑、数字赋能,通过“融资源”和“融保障”,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是其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成功秘诀。去年10月,舟山市整合党建、公安、企业力量,建成全国首个超大型工地“融警务中心”,植入“红蓝哨所”“家乡红陪审团”“石榴籽工作室”,汇聚“铁帽子”“蓝精灵”和商铺联盟等群众性组织,构建多治融和新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