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5 2/5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我国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
· 这个城市的书记市长双获公职律师证
· 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
· 阴雪冰:“铁面”“柔情”监管危化品护百姓安全
· 把治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 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 用法治方式为群众“把脉问诊”
· 公安部命名全国第三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 把舵中美关系大方向
· 让景观“说话” 让景致“育人”

用法治方式为群众“把脉问诊”
天津港云里社区“三聚焦”工作法打造和谐美景

( 2023-11-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范瑞恒

  99%,这是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区对辖区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的结果。
  “数据的背后是社区及相关部门100%的倾心付出。”港云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茜介绍说,“一个字,难。”
  难在哪?孙茜掰着手指头列举:“港云里社区是中心城区内典型的老旧小区,楼栋分布散、社区规模小、人口密度高、房产权属杂、人居环境乱、公共配套旧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突出。”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细胞”,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格”,更牵动万千群众的神经末梢。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港云里社区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独家秘方:坚持党建引领,动员广大群众,运用法治思维,探索出老旧社区纠纷“三聚焦”工作法,即聚焦“门内”“楼内”“院内”,实现家庭纠纷不出门、邻里纠纷不出楼、公共纠纷不出院的目标。
  如何将上述工作方法落到实处、解决真问题?
  孙茜介绍说,在“门内”,实施“蔷薇工程”,建强社区、网格、楼栋三级党组织体系,通过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排查各类矛盾纠纷;以“民生板凳”为抓手,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及时为群众排忧解纷、助困化难;开展风险家庭排查工作,按照红、黄、蓝3类进行分级预警。在“楼内”,做强社区法律工作室,用法治方式为群众解纷“把脉问诊”;发挥人民调解“软治理”“解心结”优势,倡导“居民自治”,建立“五老”人员社区调解队,用“民纷民解”方式拉近邻里距离。在“院内”,创新参与协商新模式,建立由党组织、物业、居民代表等构成的“红色议事厅”,邀请居民“谈意见”,便利贴“征意见”,线上线下“填意见”,实现齐协商、促共识、解难题。同时用活“三级吹哨报到”,把“启动哨”和“验收单”都放到居民手里,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累计解决群众关注问题124件。
  困扰群众多年的停车难、飞线乱、占道多等难题在上述工作方法的加持下圆满解决。
  冬日暖阳下,三三两两的老人站在社区门口银杏树下谈天说地,殊不知,他们也曾因这一“风景”占地、挡道争吵不休。后来,社区党委通过“红色议事厅”搭建沟通平台,说理讲情,留下了银杏美景。
  如今,港云里社区的居民幸福感不断攀升。一直在这里生活的王大娘笑着说:“社区治理越来越好,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这小区住着让人舒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