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余祥鹏 10月11日清晨,乳白色云雾飘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的一座座山头。位于六堡茶核心产区的六堡镇不倚村拥有近9000亩茶园,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吴龙带着合作社成员一起对茶园进行精心护理。吴龙说:“有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上政法部门的法治服务保障,我们一定能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天赐苍梧美,地道六堡茶。梧州市紧紧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找准法治服务保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高标准做好科学立法、依法决策、普法解惑、多元解纷、政务服务等工作,以法治力量赋能六堡茶产业跨步发展。 “立法+审核”利长远 “发布国家标准1项、广西地方标准18项、梧州地方标准4项、‘茶船古道’团体标准16项……”六堡镇司法所所长许万东如数家珍般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这些年初步建成覆盖六堡茶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 政策法规管根本、利长远。梧州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六堡茶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法规保护让这个产业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壮大。 梧州市认真梳理、科学整合六堡茶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和经验做法,出台《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全面规范六堡茶产业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执行措施和奖惩机制。同时,创新打造集“评估+仓储+金融”于一体的全国首个六堡茶公共茶仓,去年获批创建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梧州市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助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在源头做好六堡茶产业相关政策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近年来,全市已先后制定《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梧州市扶优壮大六堡茶企业政策》等政策措施。六堡镇合口村党支部书记邓清文说:“政策法规越来越完善,发展茶产业少了顾虑,信心更足。” 梧州市还推出“六位一体”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推行“研、析、判、商”咨政模式,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事前论证、事中审查和事后监督中的指导作用,为茶产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等涉法事务提供法律建议,先后出具法律咨询意见书15件。 “机制+阵地”解纷争 “感谢调委会主持公道。”六堡镇理冲村茶农覃某感激地说。某项目部修路未处理好排水问题,导致覃某家茶叶地被泥沙水污染,部分茶树枯萎。4月初,镇调委会接到反映后,当即进行核实并组织调解,达成某项目部赔偿3000元的协议。 定分止争,产业振兴。梧州市着眼有效化解影响六堡茶产业发展的矛盾纠纷,主动打好“机制+阵地”组合拳。 完善机制聚合力。梧州市强化府院联动,市委政法委协调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建工作规范,创建涉六堡茶土地流转行政争议快速联调机制、涉六堡茶产业案件快审机制、六堡茶产业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机制等,成立广西首家涉茶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茶产业矛盾纠纷快速高效、就近就地进行化解。 打造阵地齐发力。梧州市制定茶产业司法服务保障“十条措施”,精心打造广西首家涉茶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六堡“茶乡法庭”、六堡茶产业发展检察服务站、“茶船古道”法律服务团四大服务阵地,结合“法律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为涉茶纠纷调解等提供了快速处置渠道和配套解决方案。 去年以来,梧州市成功调解涉茶矛盾纠纷57件,对茶企开展“法治体检”62次、法治宣传100多次。 “监管+服务”护发展 “最近有什么涉法问题?”“开网店要注意规避风险。”……10月中旬,梧州市委政法委领导带队深入六堡镇大中村,面对面了解茶农法治需求、指导依法经营。茶农袁夏梅感激地说道,市县两级政法部门心系茶农,特别是在品牌保护方面给了很多建议,让茶农少走很多弯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梧州市强化法治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建立六堡茶产业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链接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全产业链条和全经营周期综合服务18项、质量标准等专项服务超320项。 全市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将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纳入监管。今年,梧州市已对114家六堡茶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生产标准、商标规范使用等加强监管指导,查处扰乱市场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根据茶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梧州市及时提供针对性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创编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创建六堡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平台,展示六堡茶产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奖补政策等信息420余条,为各方查阅使用提供了便捷途径和可靠来源。 立标准、建平台、强监管、严执法,有力护航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梧州市茶园总面积达31.22万亩。2023年“梧州六堡茶”品牌价值44.03亿元,比去年增加6.39亿元。
|
|
打好“组合拳”助茶香四溢
|
梧州为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提供法治保障
|
|
|
( 2023-11-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余祥鹏 10月11日清晨,乳白色云雾飘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的一座座山头。位于六堡茶核心产区的六堡镇不倚村拥有近9000亩茶园,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吴龙带着合作社成员一起对茶园进行精心护理。吴龙说:“有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加上政法部门的法治服务保障,我们一定能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天赐苍梧美,地道六堡茶。梧州市紧紧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找准法治服务保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高标准做好科学立法、依法决策、普法解惑、多元解纷、政务服务等工作,以法治力量赋能六堡茶产业跨步发展。 “立法+审核”利长远 “发布国家标准1项、广西地方标准18项、梧州地方标准4项、‘茶船古道’团体标准16项……”六堡镇司法所所长许万东如数家珍般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这些年初步建成覆盖六堡茶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 政策法规管根本、利长远。梧州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六堡茶产业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法规保护让这个产业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壮大。 梧州市认真梳理、科学整合六堡茶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和经验做法,出台《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全面规范六堡茶产业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执行措施和奖惩机制。同时,创新打造集“评估+仓储+金融”于一体的全国首个六堡茶公共茶仓,去年获批创建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 梧州市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助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在源头做好六堡茶产业相关政策文件的合法性审核。近年来,全市已先后制定《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梧州市扶优壮大六堡茶企业政策》等政策措施。六堡镇合口村党支部书记邓清文说:“政策法规越来越完善,发展茶产业少了顾虑,信心更足。” 梧州市还推出“六位一体”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推行“研、析、判、商”咨政模式,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事前论证、事中审查和事后监督中的指导作用,为茶产业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等涉法事务提供法律建议,先后出具法律咨询意见书15件。 “机制+阵地”解纷争 “感谢调委会主持公道。”六堡镇理冲村茶农覃某感激地说。某项目部修路未处理好排水问题,导致覃某家茶叶地被泥沙水污染,部分茶树枯萎。4月初,镇调委会接到反映后,当即进行核实并组织调解,达成某项目部赔偿3000元的协议。 定分止争,产业振兴。梧州市着眼有效化解影响六堡茶产业发展的矛盾纠纷,主动打好“机制+阵地”组合拳。 完善机制聚合力。梧州市强化府院联动,市委政法委协调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建工作规范,创建涉六堡茶土地流转行政争议快速联调机制、涉六堡茶产业案件快审机制、六堡茶产业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机制等,成立广西首家涉茶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茶产业矛盾纠纷快速高效、就近就地进行化解。 打造阵地齐发力。梧州市制定茶产业司法服务保障“十条措施”,精心打造广西首家涉茶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六堡“茶乡法庭”、六堡茶产业发展检察服务站、“茶船古道”法律服务团四大服务阵地,结合“法律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为涉茶纠纷调解等提供了快速处置渠道和配套解决方案。 去年以来,梧州市成功调解涉茶矛盾纠纷57件,对茶企开展“法治体检”62次、法治宣传100多次。 “监管+服务”护发展 “最近有什么涉法问题?”“开网店要注意规避风险。”……10月中旬,梧州市委政法委领导带队深入六堡镇大中村,面对面了解茶农法治需求、指导依法经营。茶农袁夏梅感激地说道,市县两级政法部门心系茶农,特别是在品牌保护方面给了很多建议,让茶农少走很多弯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梧州市强化法治服务产业发展的理念,建立六堡茶产业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链接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全产业链条和全经营周期综合服务18项、质量标准等专项服务超320项。 全市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将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纳入监管。今年,梧州市已对114家六堡茶企业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生产标准、商标规范使用等加强监管指导,查处扰乱市场行为,规范市场秩序。 根据茶产业链的实际需求,梧州市及时提供针对性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创编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创建六堡茶产业领域政务公开平台,展示六堡茶产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奖补政策等信息420余条,为各方查阅使用提供了便捷途径和可靠来源。 立标准、建平台、强监管、严执法,有力护航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梧州市茶园总面积达31.22万亩。2023年“梧州六堡茶”品牌价值44.03亿元,比去年增加6.39亿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