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走村不漏户 户户见干部
· 2023年中国-中亚仲裁论坛举办
· 加强反垄断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
· 将逐步完善托育服务政策法规
· 督促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 图片新闻
· 河池公安“组团式”预警劝阻止付
· 河南内乡县司法局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哈尔滨道里区聚力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题
· 新沂直奔基层直面群众高效化解信访矛盾
· 贵州道真县开展校园禁毒宣誓签名
· 福州晋安破获非法买卖爆炸物案
· 曲周检察护航民企高质量发展
· 常平镇毒品预防教育进校园
· 古城街道法律顾问助力“零上访”创建
· 玉环税务税惠赋能促阀门企业创新发展

走村不漏户 户户见干部
江西婺源县走出乡村治理新路径

( 2023-11-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黄辉 周孝清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俞志金每天都会挨家挨户走访,手里还拿着一本“民情日记”,“每天都要上门和村民唠唠家常,遇到什么矛盾纠纷,也可及时掌握、及时化解”。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我在网格为您服务”,正是婺源县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大联户”活动的生动写照。
  婺源县委书记徐树斌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要通过走好新时代“户户见干部”基层治理之路,实现治理强基。近年来,该县以“大抓基层年”活动为牵引,深入实施社会治理创新“满天星”工程,严格实行“县级领导联乡、县直单位联村、党员干部联网包户”的包联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推动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婺源县已连续16年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并两次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有事好商量”开启民意直通车
  古村、山水、民居,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距离王村10公里远的秋口镇李坑村,是婺源旅游精品线上的一颗明珠。
  然而几年前,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方利益之争日趋复杂,该村内部管理一直困扰着景区的发展,尤其是在人居环境方面,家禽放养、乱堆乱放、车辆乱停等成为影响景区形象的顽疾。
  为破解难题,秋口镇党政干部走家串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依托景区党建和“守三规、创四无、推动平安村居建设”等活动,下大力气进行规范整治,仅用一周时间就解决了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李坑之治”新路子。
  这其中,“党建+有事好商量”模式助力乡村治理功不可没。
  秋口镇党委副书记兼政法委员张晓甜说,在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中,秋口镇把“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民主工作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协商共赢,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开启畅通民意的“直通车”。
  据了解,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经常邀请县政协委员、镇联络组组长,村两委干部、党员等,围绕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提升、用水用电、道路出行等民生痛点堵点问题开展实地调研,梳理出一系列影响村容村貌的问题,然后分类进行专项整治。
  如今,在村民的互相监督下,乱搭乱建、乱倒垃圾的少了,在河里洗菜、洗拖把的也少了,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了。李坑村不仅撕下了“乱”的标签,还拿下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金字招牌”。
“民情日记”服务群众零距离
  6月21日,大雨转阴。镇村干部、社工人员和网格辅助员在村幸福食堂开展端午送温暖活动,并为老人发面做包子、插艾叶;
  6月24日,大雨。村党支部书记兼网格长潘晓斌在公路沿线自然村调度抛荒弃耕农田复耕复种工作。
  ……
  在婺源县许村镇汾水村,一摞摞厚厚的“民情日记”,记录着镇村干部每一天的忙忙碌碌,也记录着网格员们为村民服务的点点滴滴。
  一个网格,一本日记,一页页翻开,不仅能看到网格内的大事小情,更能从中读出党员干部察民情、解民困的为民情怀。
  近年来,婺源县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功能相对齐全”的要求,将全县划分为427个网格,配齐网格员427名、网格辅助员1760人、小网格辅助员5202人,形成了“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小网格辅助员”的基层治理网络。
  全域皆景、村村是景、村景相融,是婺源县的一大特色。为此,该县创新实施“景村”党建一揽子工程,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压茬推进网格精细化管理,确保“村有人管、事有人干、责有人担、业有人创”。
  此外,婺源县充分发挥“景村”党建品牌作用,创设乡村治理“微岗位”200余个,将党员岗位设在“每一栋古建筑、每一片山林山场、每一段溪水河流、每一条古街古巷、每一户种养大户”上,让农村党员和网格员立足“微岗位”发挥“红色服务效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
“村规民约”引领文明新风尚
  青石板路古韵悠长,溪水清澈见底,鲤鱼在水中欢快地游着……婺源县镇头镇冷水亭村龙源溪中的红鲤鱼,见证了冷水亭推进移风易俗的创新之路。
  这个地处婺源县西南的偏远小山村,曾经是交通不便、基础差、底子薄的“后进村”。然而,经过近几年的改造提升,这里的村容村貌、村风民风都发生了蝶变。
  “溪中的红鲤鱼是村民约定投放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津介绍,在冷水亭,谁家有喜事都会买上一些鱼苗投放到龙源溪里。
  在村里的文化墙上,记者看到了冷水亭的村规民约,其中第四条约定:“办理红白喜事,提倡节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村内有婚嫁、生日、乔迁等喜事采用放生庆喜,每户采购100元以上的鱼苗放至村内河道池塘。”
  据介绍,2018年,在镇村干部的倡导下,冷水亭村委组织村民代表参与讨论,并制定了涵盖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卫生制度等各个方面共19条村规民约。如今在婺源,全县212个村(居)委会均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村规民约,“约”出了移风易俗新风尚。
  “巧用村规民约,助力乡村治理。”婺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春明表示,村规民约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支撑,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推进基层治理多元化。近年来,婺源县无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村民犯罪、无村民越级上访的“四无”村居达90%以上,全县呈现一片“户户好家风、村村好民风、处处好乡风”的文明新气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