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身影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官焕云:当得了“卖猪倌”也能干“名侦探”
· 郭景煜:工作中充满勇气智慧温度
· 哈不都·热西提:深耕调解成就“哈不怕”

哈不都·热西提:深耕调解成就“哈不怕”

( 2023-09-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哈不都·热西提(左二)在个人调解室内向青少年学生开展普法宣传。 木垒县司法局供图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业思聪 李海荣
  
  “我们找了买某3年了,一直找不到,我老公赵某身体不好,子女也不在我们跟前,我们知道您为群众解决了好多矛盾,做了不少好事,请您帮帮我们!”近日,在哈不都·热西提的调解室内,范某情绪激动之余,有些哽咽。
  听到群众的请求,年过花甲的哈不都·热西提有些触动,“那一刻我真觉得这辈子没白活。”他当即开展工作,经多方了解情况后,哈不都·热西提与范某终于找到买某,通过倾心调解,买某最终给范某和赵某赔偿30000元。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只要一提起哈不都·热西提,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哈不怕'好样的”。“哈不怕”是当地农牧民送给他的昵称,意思是干人民调解工作什么都不怕,这句方言俗话,却是老百姓对他的肯定。
面对刁难威胁,“哈不怕”从不低头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牧业县,部分农牧民识字不多,文化不高,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法律意识不高。早年法官出身的哈不都·热西提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他在木垒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扎下了根,而这一干便是10多年,今年他已满69岁,仍然坚持在为民服务一线。
  在老百姓眼里,哈不都·热西提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精通双语的优势,使得他更能拉近与农牧民群众的距离。
  7月24日,哈不都·热西提刚刚走进办公室,巴某便急匆匆找到他,原来巴某因感情问题与她的丈夫哈某发生纠纷,经常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时还会动手。哈不都·热西提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从法律、伦理、亲情等方面耐心做巴某和哈某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同意和睦相处并写下承诺书,一场夫妻感情纠纷得以化解。
  “调解没有套路,开始了就看临场发挥,所以得先了解清楚情况。”哈不都·热西提在调解案件时不着急开始调解,而是首先弄清事情的原委,通过谈心交流、唠家常的方式,贴近与群众距离,有时一聊就是半天,甚至一天。
  在他的调解劝说下,有夫妻反目,破镜重圆者;有婆媳不和,重归于好者;有邻里成仇,握手言和者,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近年来哈不都·热西提处理最多的矛盾纠纷。多年来,有当事人当众闹事、电话威胁、有意刁难等,在工作中总难避免,但哈不都·热西提从来不低头、不服软,“我站在正义的一面为老百姓维护权益,有什么可怕的呢?”他说。
  他敢跟拖欠工钱的大小老板斗法,不将所欠工钱“斗”进农民工的腰包,绝不善罢甘休,多次成功调解处理农民工被恶意欠薪所引发的纠纷。这也正是“哈不怕”这个美称的由来。
专心钻研业务,“贴心人”排忧解难
  哈不都·热西提习惯早起,每天早上都会提前一个小时来到调解室,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归纳案件卷宗或默记法律知识。
  “人不能有闲的心,空下来就要钻研。”哈不都·热西提习惯于每晚像放电影一样,回忆白天调解的细节,以便总结、完善,他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只有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有些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繁杂,矛盾易激化,调解难度很大,即便如此,哈不都·热西提还是将专业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几年前的一天,哈不都·热西提像往常一样提前一个小时来到调解室,看到门口围满了好多牧民群众,他们是博斯坦乡阿克卓勒村的牧民,自发来找哈不都·热西提,请他帮助调解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案。
  经他询问得知,阿某驾驶一辆摩托车,带着怀孕5个月的妻子库某在去往县城医院做检查的路上,与从哈密方向驶来的一辆越野车相撞,造成阿某与妻子当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阿某家里留下了一个只有5岁的女儿。
  哈不都·热西提立即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经沟通协调,哈不都·热西提受理调解此案。接手案件后,他认真详细地分析了案情,提出了自己的调解意见,并运用多年的调解经验,认真耐心地为双方化解症结,促成和解。两天后,双方达成了协议,由肇事司机向阿某家人赔偿63万元,肇事司机当场支付了赔偿款。各方对此结果表示满意。
  “任何矛盾总有解决的途径,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人民调解员更像是社会矛盾的‘消融剂’,要做双方当事人的‘贴心人’,才能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在哈不都·热西提看来,只有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群众才能更“买账”,矛盾纠纷才能不出门、不扩大、不激化。
传递真诚爱心,“专业人”温暖百姓
  “‘哈不怕’,他总是用心调解每一起纠纷,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当事人。”在同事吾丽凡·叶尔宝看来,哈不都·热西提对待工作总是尽心尽力,调解过程中会耐心倾听、细心观察、客观分析,贴心地考虑双方的利益得失,为纠纷画上“干戈化玉帛”的句号。
  2023年7月,因部分业主长期拖欠采暖费,木垒县某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多次催交未果后向相关部门反映并打算去法院起诉。木垒县司法局得知情况后,安排哈不都·热西提立即介入案件进行调处。
  哈不都·热西提立即前往供热公司了解情况,并找到了业主代表,做劝导工作,召开调解会,指出双方当事人各自的法律责任,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共同努力妥善解决此事。
  在他和同事情理法交融的耐心疏导和坚持不懈的劝解下,热力公司和业主代表达成了调解协议,这起拖欠采暖费系列纠纷案得以妥善化解。
  “要让群众少走弯路、少受损失,感受到公平正义。”哈不都·热西提经常这么说。因为专业而又热心,遇到想不通的事,碰到棘手的难题,大家都会来敲“哈不怕”的门。
  近10年来,哈不都·热西提调解矛盾纠纷1000余起,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9%,2021年,他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