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律服务·解读
8 7/8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小切口”立法解决群众健康“大问题”
· 捕捉《消失的痕迹》,挖掘埋藏其中的法律点
· 以“强实名”制度扼制演出票务乱象
· 广州立法留下城市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以“强实名”制度扼制演出票务乱象

( 2023-09-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解读
  □ 瞿叶娟
  
  9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7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要求,直击营业性演出乱象。《通知》从制度层面加强对票务市场的规范,从源头上极大压缩票贩的生存空间,保障大型演出活动平稳有序举办。
  2023年以来,全国演出市场迅速恢复。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演出市场简报》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19.33万场,同比增长400.86%,其中音乐类演出贡献在90%以上。
  在市场迅速恢复的同时,相关门票愈发紧俏,甚至一票难求,囤票、倒票、售假票、难退票等现象层出不穷。通过梳理北京法院系统近年来审理的上百起票务纠纷,可以反映出三方面问题:
  一是“黄牛”囤票后肆意倒卖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部分商贩为获取高额利润,利用专门刷票软件、人工代抢获取门票,或从平台处获取内部票倒卖。例如,9月7日至10日周杰伦天津演唱会,一些二手平台上的“黄牛”将原价2000元的内场票哄抬到数十万元。
  二是不法分子假扮票贩借机行骗。假“黄牛”谎称能够帮助代抢、转让演出门票,或冒充内部人员能拿到内场票、紧俏票,甚至直接伪造并出售假票。此前,一名假票贩谎称能购买德云社相声演出票、刘若英演唱会门票,骗取30余名被害人9万余元。
  三是退票难成为普遍现象。互联网购票已成为主流,为加大对票贩打击力度,实名制入场、不得赠与等规定在大麦等官方授权购票平台较为普遍,但平台演出门票预售期较长,消费者常因行程有变等原因遭遇退票难。此外,非官方授权的购票平台、零散票贩因缺乏行业规范,消费者退票难度更大。
  此次出台的《通知》,对票务管理进行了专门规定,剑指上述三大难题。其中规定,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须保持一致;演出举办单位应当建立大型演出活动退票机制,设置合理的梯次退票收费标准;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明示授权的票务代理机构,引导消费者从合法渠道购买门票等各项规定从源头和售后两个方面强化管理、双向“奔赴”,在弥补管理漏洞的同时,大力打击不良票贩,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愈加旺盛。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政策、完善管理规则,体现了用科学化法治化手段管理市场的基本要求,将推动以管促治、管治结合,以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