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黄洁 实习生郎佩冉 近日,北京市在昌平区组织举办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集中销毁近期查处罚没的服装、箱包、白酒、涂料、汽车配件、医疗器械、化妆品等40余种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货值约1300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侵权假冒类案件3466件,罚没款1692万元。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130件,检察机关依法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8件,起诉案件35件,审判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62件,审结51件。全市持续保持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实现重点领域治理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区域协作进一步推进。下一步,北京还将聚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地区、进出口等重点环节、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产品等,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网络版权执法监管力度,推进软件正版化,严查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恶意抢注等违法行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等,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
|
北京集中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
|
|
|
|
( 2023-09-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本报讯 记者黄洁 实习生郎佩冉 近日,北京市在昌平区组织举办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活动,集中销毁近期查处罚没的服装、箱包、白酒、涂料、汽车配件、医疗器械、化妆品等40余种侵权假冒伪劣商品30吨,货值约1300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北京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处侵权假冒类案件3466件,罚没款1692万元。公安机关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130件,检察机关依法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8件,起诉案件35件,审判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62件,审结51件。全市持续保持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扎实推进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实现重点领域治理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区域协作进一步推进。下一步,北京还将聚焦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地区、进出口等重点环节、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产品等,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网络版权执法监管力度,推进软件正版化,严查侵犯商业秘密、商标恶意抢注等违法行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等,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