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编者按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之一。连日来,各地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办实事、解民忧”的有力抓手,在依法严厉打击的基础上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强化预警劝阻能力,增强群众防骗意识。本报今天刊发一组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反诈止付周期由原来的半小时缩短至3分钟,一个多月成功止付挽损800万元;快速识别、智能预测两起重大警情……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反诈止付工作纪录接连被刷新。 这一变化要归功于栖霞分局“创客”团队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创新研发出的“数字警察小安”。“小安”具备一键止付功能,受害人可按照规范第一时间自动关联其名下银行卡生成止付函,止付周期由原来人工状态下的半小时缩短至3分钟。在已经预警当事人的基础上,“小安”还可拨打语音劝阻电话、发送提示短信,以最快速度通知亲属,为有效劝阻加上“双保险”。今年4月以来,“小安”自主推送预警成功劝阻率达99.93%。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针对这一难题,各地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扩大预警覆盖面、提高线索精准度、增强信息流转时效性、落实劝阻执行力,以快制快、争分夺秒开展止付与劝阻工作,织密反诈“防护网”。 找准“发力点” 预警劝阻前端预防 7月18日凌晨,一条预警信息流转至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大浪派出所反诈专班:家住龙华区宝龙新村的刘先生疑似遭遇“刷单”诈骗。 接到预警信息后,大浪派出所立即安排距离较近的警务室巡逻队员马立新前往进行劝阻。从接到预警劝阻指令到及时劝阻刘先生再次转账,大浪派出所反诈专班仅用时约1小时。 紧急劝阻与止付,是公安机关和不法分子的一场“赛跑”。除了加快预警劝阻信息的流转速度,上门见面劝阻的速度也非常重要。 今年以来,深圳市公安局研发综合预警系统,成立实体化专班,进一步加快涉诈信息排查研判,将反诈预警数据集中处理后推送到各分局、派出所、警区,形成四级联动的预警劝阻架构,指导反诈力量通过上门劝阻、电话劝阻、短信预警、精准宣防等方式进行分类处置,24小时开展预警劝阻工作,切实打通预警劝阻的“最后一米”。今年3月8日至7月28日,针对疑似遭遇诈骗的在深圳人员,深圳市公安机关从下发预警指令到见面平均用时2小时,见面劝阻率达98%,及时避免预警对象继续转账3.2亿余元。 “科技+大数据+铁脚板”是做好预警劝阻的有效手段。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公安机关完善前端数据挖掘、中端拦截劝阻、后端反制封堵工作模式,不断优化“反诈预警信息一体化平台”功能模块作用,建立4.14万人高危易受骗群体库,构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联动体系。今年以来,银川公安共处置预警信息169.49万条,成功见面预警53158人,见面率为88.86%,止付受害人及嫌疑人账号21633个,止付金额4.48亿元。 在辽宁,省公安厅设立省新型犯罪研究侦查中心,采取“全量资源共享、办公场地共用、人员岗位互动”的运行模式,积极组织各地开展打击涉案银行卡集群战役。 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智慧警务学院公安情报教研室副主任、教授赵丽娟看来,公安机关坚持劝阻挽损,及时止付,侧重前端防范,在提升预警见面劝阻率和降低预警后被骗率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经济损失,提升了防范效果。 拓宽“合作面” 部门协同快速止付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联合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96110预警劝阻专线、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等反诈利器,为人民群众构筑了一道防诈反诈的“防火墙”。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全面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4大通信运营商、8家商业银行、15家互联网企业携最高权限入驻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优化被骗资金查询止付冻结联动工作机制并联合推进“断卡”行动,开发“两卡”管理、风险预警系统,引导群众开办、补办银行卡前签订“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涉嫌违法犯罪告知书”,在对预备出售、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卡人员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后台实时进行预警的能力。 深圳市公安局会同银行、运营商等部门和各区、街道全力配合、联动发力,针对“多账户、新开卡、高秒数通话”等问题,加强警银联动,组织27家银行驻点市反诈中心,24小时内全量关注,为预警劝阻工作提供坚强保障。正因有了各部门的配合协助,见面劝阻反应速度更快,账户保护紧急止付率更高。目前,30分钟内紧急止付率已从56%上升至99%,实现了止付冻结“再加速”。 用好“数据链” 精准预防以快制快 “我是反诈大队民警,您刚刚登录的是虚假刷单返利诈骗网站,请千万不要转账!”走进海南省万宁市公安局96110反诈预警办公室,按键声、说话声此起彼伏,反诈民警正争分夺秒地与潜在受害人进行联系。 提升反诈预警针对性,才能以快制快,变被动为主动。万宁市公安局围绕将有效保护受害人资金安全作为重点攻坚课题,依靠科技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研判,启动预警信息分级,按照高危、中危、低危级别给潜在受害人拨打预警电话、发送预警短信。 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运用大数据分类归集辖区电诈警情案件时空数据以及受骗对象基础数据,生成电诈案件热力图,展示近期不同区域内高发案件类型、作案方式、易受骗人群常见职业和年龄分布等,为一线民警开展预警劝阻提供精准信息。 深圳市公安机关不断健全分级分类劝阻机制,从被骗频次、预警类型等8个维度,研判筛选涉“刷单”“杀猪盘”、游戏充值等高危人员,分类采取重点劝阻、紧急止付等措施,全力压降被骗风险。 上海市公安机关聚焦高发类案、多发警情,从拦截、预警、劝阻等多方面综合施策,重点强化资金端预警劝阻,通过对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账户资金交易情况进行精准研判,及时发现受骗群众,并在短信提示、电话提醒、派警见面等方面开展联动劝阻的基础上,对潜在被害人的银行账户开展保护性止付措施。同时,针对多次预警的潜在受骗人,上海警方实行叠加见面劝阻,强化事后追踪回访,由市局、分局、派出所联合群防群治力量,进行上门劝阻。 “当前,电诈犯罪除了采取‘全面撒网’形式,还会针对不同性别、职业、年龄的人开展‘定向’诈骗。”赵丽娟认为,针对这一形势,公安机关需要在联合多部门大力推行“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的同时,持续用好“数据链”,向大数据要战斗力,构建模型,准确识别,有效开展“精准”预防,实现预警在前、及时止付,切实守好群众“钱袋子”。 图①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组织社区民警深入居民楼院、游园广场等场所开展“用传统文化讲好反诈故事”主题宣传活动。图为8月30日,民警结合成语故事向辖区居民宣传“贪图蝇头小利反被骗”的典型案例。 郭建岭 摄 图② 8月30日晚,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锦丰派出所民警辅警结合群众夜晚出门纳凉、吃夜宵的时机,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营造良好的反诈氛围。 倪伟 摄
|
|
及时按下“止付键” 守住群众“钱袋子”
|
各地公安机关创新工作机制织密反诈“防护网”
|
|
|
( 2023-09-0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