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6/9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无碍”共享美好生活
· 及时筛查救助线索实现“应救尽救”
· 数智融合下的智慧治理生动实践
· 变被动为主动办好每一件“小案”
· 图片新闻

变被动为主动办好每一件“小案”
贵州普定检察精办案件回应群众关切

( 2023-08-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 本报通讯员 黄 卓

  “检察官不是官,只是守护百姓安居乐业的司法公仆。紧抓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依法能动履职,主动回应人民关切。”这是贵州省普定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章琛在县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普定县检察院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问题,走好网上网下群众路线,不止于程序结案,重在化解矛盾、案结事了,实现精准监督和社会治理的同频共振,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普定县检察院在审查某案件时发现,被害女孩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终为其申请到国家司法救助金5万元。
  “孩子没有爸爸妈妈,还遭受了不法侵害,我们想把孩子曾经的笑容还给她……”承办检察官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该院在一体化办案过程中,聚焦线索排查,提升线索发现能力,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力”,积极探索“1+N”多元化救助模式,形成了“一经启动,全盘联动”的工作局面。坚持“救人”与“治病”并重,根据被害人实际情况,除物质上的救助外还给予心理、就业、医疗、教育等其他方面帮助。
  与此同时,普定县检察院结合工作实际,与多家单位联合签订文件,探索建立司法救助资金监管新模式,变一次性救助为“滴灌式”分期救助,确保救助对象生活得到长期保障,努力用检察温情抚慰被害人受伤的心。
  前不久,普定县有网民留言:“附近的厂子往夜郎湖里排污水。”该留言迅速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某企业一直将未经处理的生产废水直接排入夜郎湖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且夜间排放情况尤为突出。
  经立案调查,普定县检察院依法向县环境保护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及时履行监管职责,保障百姓的饮用水源安全。最终,该企业投入资金375万元,建成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解决了上百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条短短的留言,推动了一场多部门联动的排污整改治理。通过检察机关的不懈努力,促使遗留已久的饮用水源排污口治理难题得以彻底解决,实现了生态环境治理、人民群众满意和党委、政府肯定的多赢共赢的良好局面。同时,该院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府检联动守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打通法律监督难点堵点,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质效。
  其间,普定县检察院常态化开展政法信访系统大走访、普法宣传等活动,积极开展线索摸排,认真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截至目前,该院通过走访、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受案等渠道获取案件线索253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09个。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内外联动,普定县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司法、林业、环保等多家部门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和矛盾纠纷协作化解机制,多渠道、多维度提升办案质效,精办每一起案件,努力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进人民的心田,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法、心中有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