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孔超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古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孔令元的座右铭。辖区群众见到他,都会亲切的叫声“老孔”。“老孔”扎根社区37年,从“青丝”到“白发”,从群众口中的“小孔”成长为“老孔”。他的容颜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他负责的社区创造了连续8年“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平安建设纪录。 视群众为亲人 孔令元是古城派出所目前年龄最大的民警。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生活轨迹就是工作与家庭两点一线。” 古城派出所所长李征说:“他没有因为个人事由请过假。每天从来没迟到、早退过,只要是在所里没看到他,他一定去社区了。” 3月10日中午下班时,他找到李征说:“我请假两个小时,儿子今天定亲,去和对方家人见个面。”他那天少有地回家了。下午两点前,他就返回到所里,一如既往地投入工作中。按说从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是正常的休息时间,完全不用请假的。之所以请假,他是生怕定亲事多耽误正常上班。 孔令元1989年7月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善于思考工作,处理各类疑难纠纷,他经常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事们交流,被同事尊称为“孔老师”。 吴桂桥社区村民吴某的儿子到周边乡村收购粮食遭到邻村群众殴打。之后,打人者还不断组织人员上门滋事,致使吴某家的生意关门。为此,吴某四处上访。孔令元接待了吴某,他热情地为吴某买来午饭。了解到事情的缘由后,他依法对邻村打人者进行了处理。 如今,吴某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她逢人便说:“老孔就是咱老百姓的亲人啊!” “我们只要把群众当成家人、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成家人、亲人。”孔令元说。 访出爱民情怀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的工作就是从基层抓起,从源头做起,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孔令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当地居民,大多在市区上班,往往晚上才在家。孔令元就选择在晚上这个时段到居民家中走访,往往一忙就过了22点。他随身携带一个已经破旧的购物布袋,里面装着两包方便面。饿了,他就啃口方便面。 孔令元走访群众时,随身携带着派出所配发的《安全巡逻检查登记簿》《工作日志》,还有一本自己的笔记本。他每天除了按要求填写登记有关事项外,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干的工作、走访者的联系电话等内容。他在社区民警中的入户率和走访率公认是最高的。每年,他入户走访居民达万户人次,究竟帮助过多少困难群众、化解过多少矛盾纠纷、为企业解过多少难题,他自己也记不清。 他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区某煤矿周边治安状况较乱,被盗事件时有发生。他与煤矿保安队一起巡逻值班,积极调查走访,摸清矿工上下班时间段周边人员的流动规律和治安防控薄弱点后,他指导煤矿保安队加大出入煤矿大门的检查力度,加强工人宿舍、浴池和南侧围墙等部位的巡逻力度。他在工人宿舍区的各个宿舍门口、过道、浴池等处张贴警民联系卡和安全防范须知,不断增强工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治安状况得到彻底扭转。 探索防范机制 孔令元遇事爱动脑筋,经常梳理分析社区工作重点难点,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融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到群众的安全感。孔令元深入研判群众被骗的主要原因,在“防”字下功夫。他充分调动辖区志愿者、热心人士等资源,针对人员类型、人群特点,创新开辟反诈宣传“新矩阵”,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积极开展线上反诈宣传,通过社区群、企业群等渠道,每周定期3次推送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实施手段和预防方法,提高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同时,他发动网格员持续深入社区,积极推广国家反诈App,主动帮助老年群体下载。在中小学、企业组织反诈宣传讲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反诈知识;联合社区快递点,在快递包裹上附上“反诈小贴士”提示单;在小区出入口张贴反电诈宣传海报,在人员聚集点摆放反诈宣传展板。 孔令元总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反诈宣传一直在路上。”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辖区未发生一起大额诈骗案件,用实际行动筑牢了辖区第一道反诈安全防线。 图为孔令元深入村居开展反诈宣传。 驻马店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供图
|
|
孔令元:扎根社区37年守平安
|
|
|
|
( 2023-07-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孔超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古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孔令元的座右铭。辖区群众见到他,都会亲切的叫声“老孔”。“老孔”扎根社区37年,从“青丝”到“白发”,从群众口中的“小孔”成长为“老孔”。他的容颜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他负责的社区创造了连续8年“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平安建设纪录。 视群众为亲人 孔令元是古城派出所目前年龄最大的民警。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的生活轨迹就是工作与家庭两点一线。” 古城派出所所长李征说:“他没有因为个人事由请过假。每天从来没迟到、早退过,只要是在所里没看到他,他一定去社区了。” 3月10日中午下班时,他找到李征说:“我请假两个小时,儿子今天定亲,去和对方家人见个面。”他那天少有地回家了。下午两点前,他就返回到所里,一如既往地投入工作中。按说从中午12点到下午两点,是正常的休息时间,完全不用请假的。之所以请假,他是生怕定亲事多耽误正常上班。 孔令元1989年7月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善于思考工作,处理各类疑难纠纷,他经常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事们交流,被同事尊称为“孔老师”。 吴桂桥社区村民吴某的儿子到周边乡村收购粮食遭到邻村群众殴打。之后,打人者还不断组织人员上门滋事,致使吴某家的生意关门。为此,吴某四处上访。孔令元接待了吴某,他热情地为吴某买来午饭。了解到事情的缘由后,他依法对邻村打人者进行了处理。 如今,吴某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她逢人便说:“老孔就是咱老百姓的亲人啊!” “我们只要把群众当成家人、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成家人、亲人。”孔令元说。 访出爱民情怀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我的工作就是从基层抓起,从源头做起,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孔令元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当地居民,大多在市区上班,往往晚上才在家。孔令元就选择在晚上这个时段到居民家中走访,往往一忙就过了22点。他随身携带一个已经破旧的购物布袋,里面装着两包方便面。饿了,他就啃口方便面。 孔令元走访群众时,随身携带着派出所配发的《安全巡逻检查登记簿》《工作日志》,还有一本自己的笔记本。他每天除了按要求填写登记有关事项外,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干的工作、走访者的联系电话等内容。他在社区民警中的入户率和走访率公认是最高的。每年,他入户走访居民达万户人次,究竟帮助过多少困难群众、化解过多少矛盾纠纷、为企业解过多少难题,他自己也记不清。 他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辖区某煤矿周边治安状况较乱,被盗事件时有发生。他与煤矿保安队一起巡逻值班,积极调查走访,摸清矿工上下班时间段周边人员的流动规律和治安防控薄弱点后,他指导煤矿保安队加大出入煤矿大门的检查力度,加强工人宿舍、浴池和南侧围墙等部位的巡逻力度。他在工人宿舍区的各个宿舍门口、过道、浴池等处张贴警民联系卡和安全防范须知,不断增强工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治安状况得到彻底扭转。 探索防范机制 孔令元遇事爱动脑筋,经常梳理分析社区工作重点难点,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融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 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到群众的安全感。孔令元深入研判群众被骗的主要原因,在“防”字下功夫。他充分调动辖区志愿者、热心人士等资源,针对人员类型、人群特点,创新开辟反诈宣传“新矩阵”,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积极开展线上反诈宣传,通过社区群、企业群等渠道,每周定期3次推送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实施手段和预防方法,提高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同时,他发动网格员持续深入社区,积极推广国家反诈App,主动帮助老年群体下载。在中小学、企业组织反诈宣传讲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反诈知识;联合社区快递点,在快递包裹上附上“反诈小贴士”提示单;在小区出入口张贴反电诈宣传海报,在人员聚集点摆放反诈宣传展板。 孔令元总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反诈宣传一直在路上。”在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辖区未发生一起大额诈骗案件,用实际行动筑牢了辖区第一道反诈安全防线。 图为孔令元深入村居开展反诈宣传。 驻马店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供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