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郑吉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法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法官,他不仅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赢得业内人士的尊重,也用发自内心的爱民情怀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从事民商事审判13年,郑吉喆主审案件近4000件,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曾获得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等荣誉。在北京法院第六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速裁业务标兵”。 “我珍惜法官这份职业的尊荣与价值,理解老百姓打官司的煎熬和压力,无论前路多么艰辛,我都会往前多走一步,探究事实真相,维护法律公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郑吉喆说。 “把握好天平两边的平衡” 一副窄边眼镜,气质儒雅。如果要用一些词汇来描述郑吉喆,“学霸”二字肯定绕不过。 “你看起来就是好学生的样子,打小就是‘学霸’吧?”在办公室见到郑吉喆,《法治日报》记者和他打趣。 “还真让你说对了。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郑吉喆笑言。他告诉记者,自己来自东北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一直对他秉承非常朴素的教育观:“决心做好一件事,那么就全心投入,脚踏实地。” 2010年,郑吉喆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研究生毕业,同时获得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在北京三中院工作期间,他因能力出色,被派往香港城市大学继续深造。 2016年,郑吉喆的儿子出生。在品尝为人父喜悦的同时,他也对接手的案件有了更深的体会。 “本案是一起令人心碎的悲剧,备受呵护的小花朵在含苞待放时就骤然凋谢,透过笔录的字字泣血之言,合议庭能够体会到小悦父母近乎绝望的丧女之痛。”在办理8岁女童小悦坠马案中,郑吉喆的判决文书充满了情感和温度。 “初为人父,更能感受到来自父母天性的关怀,看到卷宗时我仿佛能看到小悦父母的悲伤和绝望。但作为法官,案件的事实、责任的认定不应以法官的个人情感为转移,要把握好天平两边的平衡。”郑吉喆告诉记者,当时民法典还没有出台,这起案子开先例地适用了体育运动中的自甘风险原则,最终改判确认马场和教练承担80%的责任。 2019年,该案判决书还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情理法融合的淬炼,促使郑吉喆深入开展研究,此后,他就自甘风险原则在体育运动人身损害中的运用发表文章,参与相关调研,希冀对类案审理有进一步的推动和启发意义。 “我更愿意多往前走一步” 随着审判经验的积累,郑吉喆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如今的他已经成为院里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户”。 消费者贾女士以520万元的价格在4S店购买了一辆劳斯莱斯。开了一段时间后,贾女士去保养车,却被告知自己可能买到的是二手车,车辆的里程数被人为调过。 一审时,贾女士因证据不足败诉。 二审时,案子到了郑吉喆手里。在阅卷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细节:车辆的购置税在报关的时候就上税了。 一般都是买主上税,这太奇怪了,郑吉喆决定细究。他联系了进口商宝马公司,出具了法院调查函,最终查明贾女士买到的这辆车实为进口商行驶了近5000公里的自用车,经篡改行驶里程表后作为新车销售。 法庭最终认定了二手车伪装成新车出售的欺诈事实,并按照购买金额的三倍,作出了1381万元的惩罚性赔偿判决。此案也被认为是“史上最贵退一赔三案”,有力地震慑了不法商家,净化了汽车消费市场,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被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评为当年“3·15”年度案例。 “这个案子,如果从已有证据来看,二审驳回没有问题,但是不去深究事实,不去探究背后的真相,这对老百姓是不公平的,作为法官应该尽最大努力解群众之所忧。此时,我更愿意再往前多走一步,尽可能地还原事情的真相。”郑吉喆说。 “法官应该有所作为” “当事人到法院诉讼,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郑吉喆始终坚持帮助当事人实质性化解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在他处理的一起公司解散纠纷案件中,公司的两名股东已经打了8年十几场官司,双方信任陷入冰点。无论是股东会、董事会的任何决议都会遭到质疑和诉讼,公司当时急需召开一次股东大会,但因双方严重缺乏信任无法召开。“长达8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事人心上的一根刺,出判决不难,但把刺拔出来不容易,不论再难,我们都要试一试。”思来想去,经过无数次耐心沟通和将心比心的劝导,郑吉喆最终协调双方把股东大会开到了法庭里,在法官的见证下,股东会决议、庭审笔录、撤诉申请同时签署,打消了当事人的疑虑,一次性彻底解决了各方的纠纷。 “怀正念 解两股东八年僵局,勇创新 开新时代审判先锋”,当事人送上的锦旗上这样写道。 时代在进步,公平正义在当今时代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郑吉喆注重对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在判决书中充分说理,明确裁判标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近期,他还因为一份判决书“火了一把”。 这是一起下班后长时间微信办公是否支持加班费的新类型案件。审阅大量卷宗材料、反复研究聊天记录和用工合同后,他在判决中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工作,付出了实质性劳动的,属于“隐形加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这一判决一经报道,就让广大网友产生共情迅速登上热搜,案件被认为顺应了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趋势,释放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鲜明信号,因为判决公正严谨的释法说理而被群众称道。 “老百姓诉讼到法院,一定有他的困惑不解,也有他的坚持和重视,我们要有所作为。”郑吉喆认为,作为民事案件的最后一道防线,二审法官应该充分发挥审级职责,充分对争议问题进行研判,不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老百姓带着委屈走。 密集的工作安排让他养成了走路小跑、吃饭按秒的习惯。忆往昔,辛苦却充实,让郑吉喆引以为豪的成绩有很多。展望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他说他相信实干和奋斗,这是一位民事法官的金色名片。
|
|
郑吉喆:不让百姓带着委屈离开法院
|
|
|
|
( 2023-07-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
|
|
|
图为听完郑吉喆的普法课,居民向他竖起大拇指。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
|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郑吉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法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法官,他不仅用专业的法律知识赢得业内人士的尊重,也用发自内心的爱民情怀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从事民商事审判13年,郑吉喆主审案件近4000件,先后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曾获得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等荣誉。在北京法院第六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速裁业务标兵”。 “我珍惜法官这份职业的尊荣与价值,理解老百姓打官司的煎熬和压力,无论前路多么艰辛,我都会往前多走一步,探究事实真相,维护法律公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郑吉喆说。 “把握好天平两边的平衡” 一副窄边眼镜,气质儒雅。如果要用一些词汇来描述郑吉喆,“学霸”二字肯定绕不过。 “你看起来就是好学生的样子,打小就是‘学霸’吧?”在办公室见到郑吉喆,《法治日报》记者和他打趣。 “还真让你说对了。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从来没让父母操过心。”郑吉喆笑言。他告诉记者,自己来自东北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一直对他秉承非常朴素的教育观:“决心做好一件事,那么就全心投入,脚踏实地。” 2010年,郑吉喆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专业研究生毕业,同时获得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硕士学位。在北京三中院工作期间,他因能力出色,被派往香港城市大学继续深造。 2016年,郑吉喆的儿子出生。在品尝为人父喜悦的同时,他也对接手的案件有了更深的体会。 “本案是一起令人心碎的悲剧,备受呵护的小花朵在含苞待放时就骤然凋谢,透过笔录的字字泣血之言,合议庭能够体会到小悦父母近乎绝望的丧女之痛。”在办理8岁女童小悦坠马案中,郑吉喆的判决文书充满了情感和温度。 “初为人父,更能感受到来自父母天性的关怀,看到卷宗时我仿佛能看到小悦父母的悲伤和绝望。但作为法官,案件的事实、责任的认定不应以法官的个人情感为转移,要把握好天平两边的平衡。”郑吉喆告诉记者,当时民法典还没有出台,这起案子开先例地适用了体育运动中的自甘风险原则,最终改判确认马场和教练承担80%的责任。 2019年,该案判决书还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情理法融合的淬炼,促使郑吉喆深入开展研究,此后,他就自甘风险原则在体育运动人身损害中的运用发表文章,参与相关调研,希冀对类案审理有进一步的推动和启发意义。 “我更愿意多往前走一步” 随着审判经验的积累,郑吉喆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如今的他已经成为院里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户”。 消费者贾女士以520万元的价格在4S店购买了一辆劳斯莱斯。开了一段时间后,贾女士去保养车,却被告知自己可能买到的是二手车,车辆的里程数被人为调过。 一审时,贾女士因证据不足败诉。 二审时,案子到了郑吉喆手里。在阅卷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细节:车辆的购置税在报关的时候就上税了。 一般都是买主上税,这太奇怪了,郑吉喆决定细究。他联系了进口商宝马公司,出具了法院调查函,最终查明贾女士买到的这辆车实为进口商行驶了近5000公里的自用车,经篡改行驶里程表后作为新车销售。 法庭最终认定了二手车伪装成新车出售的欺诈事实,并按照购买金额的三倍,作出了1381万元的惩罚性赔偿判决。此案也被认为是“史上最贵退一赔三案”,有力地震慑了不法商家,净化了汽车消费市场,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被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评为当年“3·15”年度案例。 “这个案子,如果从已有证据来看,二审驳回没有问题,但是不去深究事实,不去探究背后的真相,这对老百姓是不公平的,作为法官应该尽最大努力解群众之所忧。此时,我更愿意再往前多走一步,尽可能地还原事情的真相。”郑吉喆说。 “法官应该有所作为” “当事人到法院诉讼,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郑吉喆始终坚持帮助当事人实质性化解纠纷,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在他处理的一起公司解散纠纷案件中,公司的两名股东已经打了8年十几场官司,双方信任陷入冰点。无论是股东会、董事会的任何决议都会遭到质疑和诉讼,公司当时急需召开一次股东大会,但因双方严重缺乏信任无法召开。“长达8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事人心上的一根刺,出判决不难,但把刺拔出来不容易,不论再难,我们都要试一试。”思来想去,经过无数次耐心沟通和将心比心的劝导,郑吉喆最终协调双方把股东大会开到了法庭里,在法官的见证下,股东会决议、庭审笔录、撤诉申请同时签署,打消了当事人的疑虑,一次性彻底解决了各方的纠纷。 “怀正念 解两股东八年僵局,勇创新 开新时代审判先锋”,当事人送上的锦旗上这样写道。 时代在进步,公平正义在当今时代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郑吉喆注重对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在判决书中充分说理,明确裁判标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近期,他还因为一份判决书“火了一把”。 这是一起下班后长时间微信办公是否支持加班费的新类型案件。审阅大量卷宗材料、反复研究聊天记录和用工合同后,他在判决中认定,劳动者长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外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工作,付出了实质性劳动的,属于“隐形加班”,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这一判决一经报道,就让广大网友产生共情迅速登上热搜,案件被认为顺应了数字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趋势,释放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鲜明信号,因为判决公正严谨的释法说理而被群众称道。 “老百姓诉讼到法院,一定有他的困惑不解,也有他的坚持和重视,我们要有所作为。”郑吉喆认为,作为民事案件的最后一道防线,二审法官应该充分发挥审级职责,充分对争议问题进行研判,不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老百姓带着委屈走。 密集的工作安排让他养成了走路小跑、吃饭按秒的习惯。忆往昔,辛苦却充实,让郑吉喆引以为豪的成绩有很多。展望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他说他相信实干和奋斗,这是一位民事法官的金色名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