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窗口
8 2/8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蕉岭激活谣谚祖训“和文化”定分止争
· 马村边检站优化营商环境打好“组合拳”
· 洋县法院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
· 图片新闻
· 禹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 合肥经开公安做实“夜市警务”
·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蕉岭激活谣谚祖训“和文化”定分止争

( 2023-07-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图为叶田村党总支部书记钟钦荣为村民调解邻里纠纷。
  图为梅州市委政法委调研组到广育村考察“客家围屋工作法”。
  □ 本报记者    邓君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罗兹洪 丘林强
  
  “公不离婆,秤不离砣”“一个瓶一个盖,自家老婆自家爱”……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广育村,村妇联主任钟某正柔声细语地运用客家古训对发生争执的黄某夫妇进行劝解。在其劝解下,有家暴倾向的黄某认识到自身过错并向妻子道歉,两人最终重归于好。
  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深厚的客家文化,在蕉岭县广福镇创新探索“以文化人解事、丰富载体说事、聚合力量理事”的定分止争“客家围屋工作法”,巧用客家家训谣谚、宗祠调解室、村民理事会等载体和主体为百姓化解纠纷。三年来,该镇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93件,成功调处879件,成功率达98.43%。
谚语家训奏响“和睦曲”
  广福镇位于闽粤边界,针对农村边界土地纠纷、林权纠纷、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广福镇注重发挥客家文化的熏陶作用,利用生动活泼,精辟精巧的客家山歌童谣、俚语俗谚、家风家训等,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引导人们明辨是非、修德自律、讲信修睦。
  豪岭村钟某新在与钟某平相邻的院墙过道中施工遭到阻拦,双方因此发生冲突。村调解主任从客家俗谚“远水唔救近火,远亲唔当近邻”“亲戚常来往,邻里勿结怨”入手,动之以情、释之以法,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据了解,广福镇聘请了9名熟悉客家谣谚的调解员,通过“说唱”客家谣谚的方式现场调解,激活谣谚中的“仁爱礼义”文化,协助当地调解组织引导当事人从内心化解怨气。
  晓以法律法规,述以祖训大义。广福镇还积极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家风家训并张榜公告,将祖训家规融入调解工作中,实现情与法结合,成功化解各类纠纷230余起。
乡贤能人解忧“总动员”
  广福镇充分撬动本地乡贤、客家巾帼、外出商贾等力量,积极吸纳各类贤能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以全国模范司法所长丘雄彬为代表的一批品牌调解工作室发挥着积极作用。
  2022年,广福镇钟某、王某与福建武平县十方镇林某合伙在十方镇施工。其间,王某因操作不当发生意外,丧失劳动能力,其家属要求经济赔偿,但另外两方认为金额过高,经武平县相关部门十余次调解无果,矛盾愈演愈烈。为此,粤闽联防联控委员会主动邀请广福镇广育村“叔公头”老黄叔,利用其在福建的亲友关系,开导他们“将心比心,各退一步”“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最终做通三方思想工作,成功化解纠纷。
  在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的乡村,客家妇女用她们独有的柔性力量与智慧,参与矛盾纠纷化解。2020年以来,广福镇积极撬动巾帼力量参与群防群治,有效调解涉家庭、邻里等各类纠纷130余起。
  村民王某丽的丈夫在外打工,上有婆婆下有两个小孩,生活并不宽裕,可王某丽却热衷于打麻将,疏于家务。婆婆看不惯,导致婆媳关系愈发紧张。村妇女主任徐某珍了解情况后,一边教育王某丽要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一边给她介绍了保洁的工作。婆婆见儿媳开始踏实劳动,便主动照顾孙子,料理家务,而且对儿媳体贴爱护,全家人其乐融融。
  广福镇还以同根同源的客家文化为缔结纽带,紧密联系广州、深圳等商会,多次组织“连乡”爱心公益活动,多次与毗邻的闽地乡镇开展联谊联建活动,妥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农村群众“增收难”等问题。
祠堂板凳聊出“和文化”
  钟某、徐某因宅基地纠纷,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村干部知道后,带着他们来到祠堂门口,读完祠堂对联“同庚联两姓、义气贯千秋”,接着又讲起了祠堂来历:两百年前钟、徐两姓的同庚结拜兄弟,共建了这座祠堂。
  “今天你们作为后世子孙,为了争宅基地大打出手,对得起列祖列宗吗?”钟某、徐某听了村干部的话后羞愧万分,继而握手言和,以兄弟相称。
  广福镇将祠堂文化、乡贤文化和法治文化有机融合,将祠堂打造成为村民自治议事场所,配套制定村规民约议事规则、成立宗祠调解室,对涉及土地纠纷、家庭矛盾、乡风文明等重大事情拿到祠堂“说一说”。自2020年以来,该镇利用37个祠堂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30余件,动员群众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300余亩,帮助解决各类突出问题20余个,信访量下降60%,收到了“小事不出祠堂”、祠堂变“治堂”的效果。
  夏夜,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常在门口摆上圆桌、坐着板凳,一边纳凉一边闲谈。广福镇发动各村党组织牵头,登门开展夜谈活动,鼓励群众把矛盾问题、意见建议摆上桌面谈。通过通俗易懂的客家俚语故事,邀请村内人大代表、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担任调解员,强化村级法律顾问、政法干警、司法所、综治办等力量,避开矛盾锋芒,心平气和把话说清楚、讲明白。
  叶田村张某与钟某姑侄间的土地纠纷涉及赡养权利义务、遗嘱继承、家庭土地承包确权等方面,村“两委”几经调解无果。镇司法所邀约双方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以梅州《孝女彩金》的故事为切入点,对双方耐心劝导、感化,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详细解读民法典相关条文,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姑侄重拾亲情。
  今年以来,广福镇共开展夜谈活动20余场,参与的党员群众300余人次,收集到涉及路灯维护、道路硬化、水渠修缮等意见建议60余条,采纳实施40余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