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令”行禁止 还静于民
· 编者按
· 以疏代堵破解广场舞扰民难题
· 创安静街区 保出行平安
· 以法治力量守护群众宁静时光

以法治力量守护群众宁静时光

( 2023-06-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蔡长春 刘洁

  近年来,城市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令人不堪其扰。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意识到这个“看不见的杀手”的危害——其不仅破坏了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成为邻里矛盾纠纷的“导火索”之一。6月,高考、中考接踵而至,噪声污染再次成为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降噪事关群众美好生活,但在实践中,却常常面临取证难、证据固定难、维权难等问题。为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治理,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进一步细化了噪声的标准体系,强化了噪声源头防控,并聚焦噪声扰民等难点重点问题,对夜间施工、机动车轰鸣、文娱场所噪声等作出了相应规定。
  当前,各级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治理噪声污染,切实维护群众“安静权”:云南、江苏等地公安机关开展噪声污染防治专项检查,严厉打击涉噪声环境违法行为,在高考、中考期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噪声污染联防联控专项行动,为考生营造安静和谐的考试环境;新疆、贵州等地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利用大数据模型应用,及时发现线索、固定证据,并及时将线索推送至相关部门,便于推进下一步治理工作;广东、山东等地法院则以审判职能为中心,在具体案件审理中拓宽对群众声环境权益的保护范围,发出禁止令、司法建议书等,在及时制止噪声继续产生的同时作出公正司法裁判,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喜人的是,随着一系列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大量噪声污染问题迎刃而解,切实守护了群众安宁舒适的居住环境。而想要更好地治理噪声污染,政法机关还需坚持法治思维,通过深入宣传、严厉打击、源头治理等方式,以法治之力减少噪声排放,如集中查处一批噪声污染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再如加大环境公益保护力度,督促生态环境和其他负有噪声污染监管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治理噪声污染强大合力;还可以推动健全完善噪声污染综合防治工作体系,督促行政机关科学划定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设置噪声监测点位,加大噪声污染防治投入力度,夯实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基础。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群众对噪声污染认识的增强,治理噪声污染越来越成为关涉群众幸福感的民生之举,也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因此,政法机关任重而道远,应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探索,以法治力量更好地守护群众宁静时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