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 本报采访组
两间加起来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分为诉讼服务区和视讯服务区:通过对接法院审判执行系统、电子卷宗系统、缴费系统等,诉讼服务区可以实现网上立案、提交材料、联系法官、案件查询、文书打印等功能;视讯服务区则可远程进行在线调解、在线听证、在线开庭等……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飘香路社区的“龙城e诉中心”看到的一幕。 据了解,设立“龙城e诉中心”是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司法为民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全面落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诉求,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法院的诉求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龙城e诉中心’的‘e’,既涵盖了互联网的意思,也涵盖了容易便捷的意思,有效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常州中院院长曹忠明说。 智慧法院提档升级 在家门口化解纠纷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化解纠纷,太方便了!” 4月底,家住常州市飘香路社区的业主王某因与楼上邻居产生纠纷诉至法院。王某称楼上邻居张某的卫生间漏水,导致其家中房屋的天花板渗水发黄,且愈发严重,但张某声称人在外地,拒不出面解决,由此引发双方矛盾。 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审查后发现,尽管该案诉讼标的较小,但当事人情绪反应大,若简单裁判再进入强制执行,双方矛盾极有可能进一步激化,也延误了房屋维修时间。为此,钟楼法院立案庭从彻底解决双方矛盾的角度出发,通过积极引导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将案件转入诉前调解程序,并将案件通过人民法院线上解纷平台“江苏微解纷”委派至属地五星街道进行诉前调解。 街道调解员叶文君通过微信小程序接收案件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王某接到调解员电话后,来到飘香路社区,要求被告在梅雨季节来临前尽快修复漏水点。叶文君向其说明被告确实出差在外,但可以在社区通过“龙城e诉中心”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 调解中,叶文君一方面从维系邻里关系的角度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安抚双方情绪;另一方面向双方阐明诉讼、鉴定程序可能带来的额外成本。综合考量后,张某承诺限期整改,王某也退让一步决定自行修补天花板,但表达了对张某可能出尔反尔的担忧。 叶文君随即向双方解释,可以通过“龙城e诉中心”与法官取得联系,经过审查并线上电子签名,出具的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双方应按照协议内容及时履行,王某这才放下心来。张某也表示此前并非拒绝出面调解,而是人在外地,不方便来回奔波处理,双方达成协议后,他会联系家人配合尽快维修整改。就这样,一起可能引发诉讼的纠纷在诉讼前端得到了顺利化解。 曹忠明告诉记者,打造“龙城e诉中心”,是智慧法院提档升级的重要一步。该中心受众对象及功能可以简要概括为“两个群体,三个全覆盖,四大功能”。 “主要面向在线诉讼不便、有在线诉讼需求的两大群体:一类是偏远地区群众,在人民法庭无法覆盖的乡镇,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微法院’;另一类是高频诉讼群体,在律师事务所、司法服务站、法律服务中心等场所,为律师提供集约式服务。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全市域、全流程、全场景的诉讼服务覆盖,进而达到一网通办、一键直达、一次办好、一站多能的工作目标,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最便捷的司法服务。”曹忠明说。 中心触角不断延伸 成为立案绿色通道 去年11月,常州市居民李某因借款纠纷来到江苏华东律师事务所准备提起诉讼,在此之前李某并没有过相关经历,总觉得和法院打交道是一件麻烦事。“e诉中心”华东所站的当值律师向他介绍了情况,李某在律师的指导下写完诉状,随后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材料等通过“e诉中心”配套设备高拍仪上传至系统,在“当事人端口”完成了网上立案。 “硬件设施配套齐全,操作简易,还有律师及行政服务人员提供免费咨询和帮助。”李某为“e诉中心”点赞。 华东律师事务所主任鞠明介绍,律所之所以主动设立“e诉中心”,是因为它能足不出户完成立案、庭审、阅卷等法律事项,大幅减少了时间和交通成本,而且家门口的“微法院”有利于吸引周边群众成为律所可能的案源。 “通过‘e诉中心’,我所已经立案约140件,在使用过程中,法院及相关技术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第一时间解决各站点的问题,常州中院特意组建微信群,方便律所站点及其他站点及时反馈。‘e诉中心’成了立案的绿色通道,提高了立案效率,缩短了诉讼时间,为律师和诉讼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了更多便利。”鞠明说。 在乡镇,“e诉中心”也日渐忙碌起来。 在近期代理的一起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纠纷中,溧阳市上兴镇的赵律师准备去溧阳法院起诉。出发前,他想起坐落在上兴镇老明路电信营业厅的“龙城e诉中心”上兴站可以办理诉讼业务,考虑到上兴镇距离溧阳法院路途较远,上午来不及,要等下午上班才能办理,他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往。 抵达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赵律师登录“龙城e诉中心诉讼服务”客户端,按照要求填写信息、上传资料,提交审核后出现了“提交成功,你已成功申请网上立案”的画面,整个操作过程用时不到5分钟。溧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立马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登记立案条件,随即线上完成了对该案的立案登记工作。 “没想到在离法院30公里的上兴镇电信营业厅内,能快速完成立案登记工作,导诉员讲解细致,操作也很方便,真是太棒了!”赵律师兴奋地说。 实际上,“龙城e诉中心”不只提供诉讼服务,常州中院还依托该中心深化法官进网格工作,为法官远程视频参与调解、提供法律指导提供平台。该中心还是普法教育基地,通过线上直播,打破时空限制、创新普法形式,先后为社区居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了一场场“交通安全伴我行”“线上沉浸打卡法院”等法治宣传活动。 多管齐下推广使用 满足群众各类诉求 记者了解到,尽管“龙城e诉中心”便民利民,可其推广之初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站点少、用户少、使用频率不高等问题,并且很多当事人、律师并不熟悉网上立案等操作,甚至连一些导诉员也没有熟练掌握。 为解决这些问题,常州中院因点施策,组织召开“e诉中心”建设应用推进会,市委政法委、市中院、市司法局、市律协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应用“龙城e诉中心”进一步深化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曹忠明介绍,针对当事人、律师网上立案时上传的立案材料不规范、缺少必要的证据材料或提交了不适宜网上立案的案件,导致立案成功率低,挫伤了使用积极性等问题,法院一方面配套编制《诉讼服务操作指南》《应用平台网上庭审操作手册》等系列文件,细分为当事人版和律师版,制作编印成小册子,放置在“e诉中心”供取阅参考、精准指导;另一方面,组织开展“e诉中心”操作指导及业务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项操作培训33场,培训受众达310余人次,切实提高网上立案成功率。 数据显示,自2022年6月21日常州首个“龙城e诉中心”建成以来,目前已在全市偏远乡镇电信营业厅、法律服务中心、街道政法综治局、银行、道交巡回法庭、律所等地设立26个站点,提供各类在线诉讼服务2000多人次。该创新举措入选了2023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为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做好“e诉中心”的使用和推广工作,曹忠明说,首先要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梳理汇总“e诉中心”在推进应用中的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拓展平台的实用功能,在应用成效上形成功能管用、站点好用、用户爱用、持续扩容的良好格局。 其次要优化功能设计。不断深化、拓展“e诉中心”实用功能,让司法服务更加多样多彩,继续拓宽高频用户站点建设,形成空间维度覆盖全市区域、时间维度覆盖诉讼全程、受众维度满足多类群体的“三维一体式”在线诉讼服务网络大格局。 “还要聚焦‘e诉中心’智慧、便捷、高效的核心亮点,运用多方式、多渠道的宣传手段,将‘e诉中心’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常州品牌。同时邀请村干部、网格员、群众代表等走进‘e诉中心’,扩大其在偏远地区的影响力,培养群众就地立案的意识,让群众‘走进一扇门,办结所有事’。”曹忠明说。 (本报记者 陈建国 丁国锋 周斌 张守坤) 漫画/高岳
|
|
智慧“微法院”开到群众家门口
|
常州法院“龙城e诉中心”让老百姓享受最便捷司法服务
|
|
|
( 2023-06-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本报采访组
两间加起来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分为诉讼服务区和视讯服务区:通过对接法院审判执行系统、电子卷宗系统、缴费系统等,诉讼服务区可以实现网上立案、提交材料、联系法官、案件查询、文书打印等功能;视讯服务区则可远程进行在线调解、在线听证、在线开庭等……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飘香路社区的“龙城e诉中心”看到的一幕。 据了解,设立“龙城e诉中心”是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进司法为民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全面落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便民诉求,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法院的诉求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龙城e诉中心’的‘e’,既涵盖了互联网的意思,也涵盖了容易便捷的意思,有效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常州中院院长曹忠明说。 智慧法院提档升级 在家门口化解纠纷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化解纠纷,太方便了!” 4月底,家住常州市飘香路社区的业主王某因与楼上邻居产生纠纷诉至法院。王某称楼上邻居张某的卫生间漏水,导致其家中房屋的天花板渗水发黄,且愈发严重,但张某声称人在外地,拒不出面解决,由此引发双方矛盾。 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审查后发现,尽管该案诉讼标的较小,但当事人情绪反应大,若简单裁判再进入强制执行,双方矛盾极有可能进一步激化,也延误了房屋维修时间。为此,钟楼法院立案庭从彻底解决双方矛盾的角度出发,通过积极引导并征得当事人同意,将案件转入诉前调解程序,并将案件通过人民法院线上解纷平台“江苏微解纷”委派至属地五星街道进行诉前调解。 街道调解员叶文君通过微信小程序接收案件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王某接到调解员电话后,来到飘香路社区,要求被告在梅雨季节来临前尽快修复漏水点。叶文君向其说明被告确实出差在外,但可以在社区通过“龙城e诉中心”组织双方面对面调解。 调解中,叶文君一方面从维系邻里关系的角度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安抚双方情绪;另一方面向双方阐明诉讼、鉴定程序可能带来的额外成本。综合考量后,张某承诺限期整改,王某也退让一步决定自行修补天花板,但表达了对张某可能出尔反尔的担忧。 叶文君随即向双方解释,可以通过“龙城e诉中心”与法官取得联系,经过审查并线上电子签名,出具的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双方应按照协议内容及时履行,王某这才放下心来。张某也表示此前并非拒绝出面调解,而是人在外地,不方便来回奔波处理,双方达成协议后,他会联系家人配合尽快维修整改。就这样,一起可能引发诉讼的纠纷在诉讼前端得到了顺利化解。 曹忠明告诉记者,打造“龙城e诉中心”,是智慧法院提档升级的重要一步。该中心受众对象及功能可以简要概括为“两个群体,三个全覆盖,四大功能”。 “主要面向在线诉讼不便、有在线诉讼需求的两大群体:一类是偏远地区群众,在人民法庭无法覆盖的乡镇,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微法院’;另一类是高频诉讼群体,在律师事务所、司法服务站、法律服务中心等场所,为律师提供集约式服务。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实现全市域、全流程、全场景的诉讼服务覆盖,进而达到一网通办、一键直达、一次办好、一站多能的工作目标,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最便捷的司法服务。”曹忠明说。 中心触角不断延伸 成为立案绿色通道 去年11月,常州市居民李某因借款纠纷来到江苏华东律师事务所准备提起诉讼,在此之前李某并没有过相关经历,总觉得和法院打交道是一件麻烦事。“e诉中心”华东所站的当值律师向他介绍了情况,李某在律师的指导下写完诉状,随后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材料等通过“e诉中心”配套设备高拍仪上传至系统,在“当事人端口”完成了网上立案。 “硬件设施配套齐全,操作简易,还有律师及行政服务人员提供免费咨询和帮助。”李某为“e诉中心”点赞。 华东律师事务所主任鞠明介绍,律所之所以主动设立“e诉中心”,是因为它能足不出户完成立案、庭审、阅卷等法律事项,大幅减少了时间和交通成本,而且家门口的“微法院”有利于吸引周边群众成为律所可能的案源。 “通过‘e诉中心’,我所已经立案约140件,在使用过程中,法院及相关技术部门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第一时间解决各站点的问题,常州中院特意组建微信群,方便律所站点及其他站点及时反馈。‘e诉中心’成了立案的绿色通道,提高了立案效率,缩短了诉讼时间,为律师和诉讼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了更多便利。”鞠明说。 在乡镇,“e诉中心”也日渐忙碌起来。 在近期代理的一起金融机构借款合同纠纷中,溧阳市上兴镇的赵律师准备去溧阳法院起诉。出发前,他想起坐落在上兴镇老明路电信营业厅的“龙城e诉中心”上兴站可以办理诉讼业务,考虑到上兴镇距离溧阳法院路途较远,上午来不及,要等下午上班才能办理,他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往。 抵达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赵律师登录“龙城e诉中心诉讼服务”客户端,按照要求填写信息、上传资料,提交审核后出现了“提交成功,你已成功申请网上立案”的画面,整个操作过程用时不到5分钟。溧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立马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登记立案条件,随即线上完成了对该案的立案登记工作。 “没想到在离法院30公里的上兴镇电信营业厅内,能快速完成立案登记工作,导诉员讲解细致,操作也很方便,真是太棒了!”赵律师兴奋地说。 实际上,“龙城e诉中心”不只提供诉讼服务,常州中院还依托该中心深化法官进网格工作,为法官远程视频参与调解、提供法律指导提供平台。该中心还是普法教育基地,通过线上直播,打破时空限制、创新普法形式,先后为社区居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了一场场“交通安全伴我行”“线上沉浸打卡法院”等法治宣传活动。 多管齐下推广使用 满足群众各类诉求 记者了解到,尽管“龙城e诉中心”便民利民,可其推广之初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站点少、用户少、使用频率不高等问题,并且很多当事人、律师并不熟悉网上立案等操作,甚至连一些导诉员也没有熟练掌握。 为解决这些问题,常州中院因点施策,组织召开“e诉中心”建设应用推进会,市委政法委、市中院、市司法局、市律协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应用“龙城e诉中心”进一步深化社会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曹忠明介绍,针对当事人、律师网上立案时上传的立案材料不规范、缺少必要的证据材料或提交了不适宜网上立案的案件,导致立案成功率低,挫伤了使用积极性等问题,法院一方面配套编制《诉讼服务操作指南》《应用平台网上庭审操作手册》等系列文件,细分为当事人版和律师版,制作编印成小册子,放置在“e诉中心”供取阅参考、精准指导;另一方面,组织开展“e诉中心”操作指导及业务培训,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项操作培训33场,培训受众达310余人次,切实提高网上立案成功率。 数据显示,自2022年6月21日常州首个“龙城e诉中心”建成以来,目前已在全市偏远乡镇电信营业厅、法律服务中心、街道政法综治局、银行、道交巡回法庭、律所等地设立26个站点,提供各类在线诉讼服务2000多人次。该创新举措入选了2023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 为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做好“e诉中心”的使用和推广工作,曹忠明说,首先要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梳理汇总“e诉中心”在推进应用中的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拓展平台的实用功能,在应用成效上形成功能管用、站点好用、用户爱用、持续扩容的良好格局。 其次要优化功能设计。不断深化、拓展“e诉中心”实用功能,让司法服务更加多样多彩,继续拓宽高频用户站点建设,形成空间维度覆盖全市区域、时间维度覆盖诉讼全程、受众维度满足多类群体的“三维一体式”在线诉讼服务网络大格局。 “还要聚焦‘e诉中心’智慧、便捷、高效的核心亮点,运用多方式、多渠道的宣传手段,将‘e诉中心’打造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常州品牌。同时邀请村干部、网格员、群众代表等走进‘e诉中心’,扩大其在偏远地区的影响力,培养群众就地立案的意识,让群众‘走进一扇门,办结所有事’。”曹忠明说。 (本报记者 陈建国 丁国锋 周斌 张守坤) 漫画/高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