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 本报实习生 胡特旗
他是一名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战士,从警33载,无数个忙碌的背影,镌刻下12000多个日夜的忠诚坚守和无私奉献;他是一面顶天立地、永不褪色的旗帜,把满腔热血都献给了挚爱的监狱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2023年3月27日,贵州省轿子山监狱十监区民警、一级警长徐学海,在执勤岗位上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55岁。 一腔热血入警营 徐学海在工作中刻苦钻研、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把每一件看似平凡普通的工作都做到极致。 2012年6月,随着轿子山监狱迁建工程的启动,徐学海被调到监狱迁建办工作,负责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狱迁建工程历时8年之久,无论严寒酷暑、晴天雨天,他每天在工地上穿梭好几个来回。为推进新监狱水电工程建设,他每天反复翻看施工图纸,仔细研究细节,施工过程中,他对水电工程严把质量关,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工细节,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工程建设过程中,只要有施工人员在,就有徐学海在,不分昼夜、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他全程检查、监督、记录。 一片赤诚铸警魂 听到徐学海离世的消息,其所管辖监区的一些罪犯十分难过。罪犯陈某告诉记者说:“徐警官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导教育我们,努力让大家都有一技之长,让我们都能自食其力。” 在徐学海看来,让罪犯在服刑期间学会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拥有谋生能力非常重要。他充分发挥个人在机电管理及水电安装维修方面的特长,在抓严刑罚惩戒,做好日常教育改造基础上,有意带领罪犯接触机电维修和水电安装维修工作,培养罪犯学习该项劳动技能的兴趣。经他教育管理的很多罪犯刑满释放后,都选择了从事煤矿作业、机电维修和水电安装维修工作,凭着在狱内学的过硬技术找到了谋生途径。 作为监区年龄较大的民警,他却总不服老,不断创新,为了提高罪犯的认罪悔罪意识,他把监狱教育改造理念与罪犯普遍文化程度低的特点结合起来,创新出一套适合重刑犯管理的“四叮嘱、三把关、两确认、一帮一”的“四三二一”管理法。疫情期间,一直都在装病的罪犯李某,长期消极抗改。徐学海把钻研机电管理和水电工程的韧劲用在教育改造工作中,他仔细观察李某的行为,发现其对书画作品比较感兴趣,便大胆运用兴趣矫正方法对其实施系统矫正,经常与其探讨书法绘画作品及感悟,多次谈话和交流,终于见到了效果。李某说,是徐警官的引导和教育让其醒悟了。从此,李某开始反省自己,并逐步改正,积极参加习艺劳动,最终成了改造积极分子。 一身正气树旗帜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两眼炯炯有神。这是十一监区教导员袁春望对徐学海的第一印象。十多年前,袁春望刚毕业被分配到偏远且条件艰苦的轿子山监狱时,徐学海因担心他无法适应,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只要提及人民警察的宗旨和使命,他总是一脸严肃。“从他的神态里,我看到了一股浩然正气。”袁春望说。 在监狱迁建工程期间,施工方人员总是抱怨:“这个老徐太较真,不就是操作上有一点不合规而已,通融一下大家都轻松,天天和我们耗在一起,他也不嫌累,又不会多得一分钱工资,何苦呢?”原来是徐学海发现施工单位在铺水电路管道时,操作上有些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虽然施工方再三请求徐学海“压”下此事,但他始终坚守原则,严肃要求施工方立刻整改,他说“我宁愿多花时间、多耗精力、多得罪人,也不给工程留下任何隐患。” 不仅如此,在推动监狱“三供一业”工作时,他也是坚决不吃企业一顿饭,不拿企业一张纸,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地方多个部门,为了顺利对接相关工作,他就去办事单位门口等候,从来顾不上吃饭休息。 这些事情,没有一件说得上轰轰烈烈,但它们细细密密地勾勒出徐学海严于律己、任劳任怨的形象。 一路走来,徐学海履行着监狱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监狱事业的无悔誓言。回顾徐学海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轿子山监狱民警无不感到悲痛和惋惜。
|
|
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
|
追记贵州省轿子山监狱民警徐学海
|
|
|
( 2023-06-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 本报实习生 胡特旗
他是一名信念坚定、百折不挠的战士,从警33载,无数个忙碌的背影,镌刻下12000多个日夜的忠诚坚守和无私奉献;他是一面顶天立地、永不褪色的旗帜,把满腔热血都献给了挚爱的监狱事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2023年3月27日,贵州省轿子山监狱十监区民警、一级警长徐学海,在执勤岗位上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55岁。 一腔热血入警营 徐学海在工作中刻苦钻研、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把每一件看似平凡普通的工作都做到极致。 2012年6月,随着轿子山监狱迁建工程的启动,徐学海被调到监狱迁建办工作,负责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狱迁建工程历时8年之久,无论严寒酷暑、晴天雨天,他每天在工地上穿梭好几个来回。为推进新监狱水电工程建设,他每天反复翻看施工图纸,仔细研究细节,施工过程中,他对水电工程严把质量关,不放过任何一个施工细节,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工程建设过程中,只要有施工人员在,就有徐学海在,不分昼夜、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他全程检查、监督、记录。 一片赤诚铸警魂 听到徐学海离世的消息,其所管辖监区的一些罪犯十分难过。罪犯陈某告诉记者说:“徐警官总是不厌其烦地引导教育我们,努力让大家都有一技之长,让我们都能自食其力。” 在徐学海看来,让罪犯在服刑期间学会一技之长,回归社会后拥有谋生能力非常重要。他充分发挥个人在机电管理及水电安装维修方面的特长,在抓严刑罚惩戒,做好日常教育改造基础上,有意带领罪犯接触机电维修和水电安装维修工作,培养罪犯学习该项劳动技能的兴趣。经他教育管理的很多罪犯刑满释放后,都选择了从事煤矿作业、机电维修和水电安装维修工作,凭着在狱内学的过硬技术找到了谋生途径。 作为监区年龄较大的民警,他却总不服老,不断创新,为了提高罪犯的认罪悔罪意识,他把监狱教育改造理念与罪犯普遍文化程度低的特点结合起来,创新出一套适合重刑犯管理的“四叮嘱、三把关、两确认、一帮一”的“四三二一”管理法。疫情期间,一直都在装病的罪犯李某,长期消极抗改。徐学海把钻研机电管理和水电工程的韧劲用在教育改造工作中,他仔细观察李某的行为,发现其对书画作品比较感兴趣,便大胆运用兴趣矫正方法对其实施系统矫正,经常与其探讨书法绘画作品及感悟,多次谈话和交流,终于见到了效果。李某说,是徐警官的引导和教育让其醒悟了。从此,李某开始反省自己,并逐步改正,积极参加习艺劳动,最终成了改造积极分子。 一身正气树旗帜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两眼炯炯有神。这是十一监区教导员袁春望对徐学海的第一印象。十多年前,袁春望刚毕业被分配到偏远且条件艰苦的轿子山监狱时,徐学海因担心他无法适应,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只要提及人民警察的宗旨和使命,他总是一脸严肃。“从他的神态里,我看到了一股浩然正气。”袁春望说。 在监狱迁建工程期间,施工方人员总是抱怨:“这个老徐太较真,不就是操作上有一点不合规而已,通融一下大家都轻松,天天和我们耗在一起,他也不嫌累,又不会多得一分钱工资,何苦呢?”原来是徐学海发现施工单位在铺水电路管道时,操作上有些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虽然施工方再三请求徐学海“压”下此事,但他始终坚守原则,严肃要求施工方立刻整改,他说“我宁愿多花时间、多耗精力、多得罪人,也不给工程留下任何隐患。” 不仅如此,在推动监狱“三供一业”工作时,他也是坚决不吃企业一顿饭,不拿企业一张纸,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地方多个部门,为了顺利对接相关工作,他就去办事单位门口等候,从来顾不上吃饭休息。 这些事情,没有一件说得上轰轰烈烈,但它们细细密密地勾勒出徐学海严于律己、任劳任怨的形象。 一路走来,徐学海履行着监狱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监狱事业的无悔誓言。回顾徐学海生前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轿子山监狱民警无不感到悲痛和惋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