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法治
|
|
□ 本报记者 张维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龙美湿地公园内,7500亩经济林泛起层层碧浪,树木花草,交相辉映,犹如打翻了的颜料盘,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 谁能想到,这个总面积达453.1公顷的湿地公园,曾几何时是典型的煤矿采空区。近年来,巨野县边修复边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完善水系等多种手段,修复面积达1.9万亩,最终成就了全国生态修复治理的典型之一。 这样的奇迹在今天的中国并不少见:塞罕坝沙地变身林海、苍山洱海恢复本色、九曲黄河重现清流……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持续推动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和绿色降碳,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生态治理成就。不仅造福了中国,也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 5月29日,中国2022年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 这份由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 根据《公报》,大气环境方面,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比2021年下降3.3%,好于年度目标4.6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9%,比2021年上升3个百分点,好于年度目标4.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比2021年下降0.5个百分点。 海洋环境方面,夏季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1.9%,比2021年上升0.6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9%,比2021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土壤环境方面,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水土流失面积为267.42万平方千米。 《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生态质量为二类。全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以上,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千米。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5个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被遴选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 这是中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又一延续。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34.4%,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87.9%……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一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过去10年,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治理方法的一种总体框架。这一理念源自中国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彭博社报道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近日面向全球网友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九成(91.6%)的受访者高度赞赏中国在生态治理与保护方面的努力,普遍认同中国在生态议题上的主张。调查中,近九成的受访者(88.7%)认为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高度赞誉;另有92.9%的受访者特别肯定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的努力。 通过自身转型提供借鉴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在生态环境上作出的努力是有益的、先进的,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模范作用。”有网友留言称。 的确,作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中国有必要,也正在做——积极向世界共享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经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不断提供中国方案。 例如,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中国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保护与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重要理念,为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党的二十大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为新时期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创新制度体系,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构建了以综合法、区域法、要素法相结合的“1+4+N”法律体系。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纳入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以及生态保护专项规划。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将占陆域国土面积30%以上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严格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再如,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广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做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呼吁国际社会摒弃单边主义、地缘博弈和绿色壁垒。“‘双碳’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使经济逻辑遵从生态逻辑,在新赛道上展示零碳、低碳技术应用场景的产业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说。 “中国通过自身的成功发展转型,为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新型世界秩序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寻新发展道路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拓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慧明说。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地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倡导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共建国家加强政策对话、联合研究和能力建设,把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生态环保技术创新与交流。实施了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人次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和合力。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相关公约进程,领导推动发布“昆明宣言”、达成“昆蒙框架”,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领导和推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进程,达成《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8—2030年战略框架》《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等丰硕成果。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展示了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公正的大国形象。 中国还务实开展了多双边环境合作。建立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积极开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等交流对话机制。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在非洲、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经济、化学品管理、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的项目和行动,这些项目和活动成效良好。 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加强行动:“唯一的答案是可持续发展,它能改善人类和地球的福祉。”中国将继续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
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多个世界之最
|
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
|
|
|
|
( 2023-06-0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环球法治 |
|
|
图为一头藏野驴在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的哲古错旁吃草。 新华社发 |
|
□ 本报记者 张维
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龙美湿地公园内,7500亩经济林泛起层层碧浪,树木花草,交相辉映,犹如打翻了的颜料盘,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 谁能想到,这个总面积达453.1公顷的湿地公园,曾几何时是典型的煤矿采空区。近年来,巨野县边修复边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完善水系等多种手段,修复面积达1.9万亩,最终成就了全国生态修复治理的典型之一。 这样的奇迹在今天的中国并不少见:塞罕坝沙地变身林海、苍山洱海恢复本色、九曲黄河重现清流……中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持续推动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和绿色降碳,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生态治理成就。不仅造福了中国,也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 5月29日,中国2022年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 这份由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 根据《公报》,大气环境方面,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比2021年下降3.3%,好于年度目标4.6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方面,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9%,比2021年上升3个百分点,好于年度目标4.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0.7%,比2021年下降0.5个百分点。 海洋环境方面,夏季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4%。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1.9%,比2021年上升0.6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9%,比2021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土壤环境方面,全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水土流失面积为267.42万平方千米。 《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值为59.6,生态质量为二类。全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30%以上,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千米。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5个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被遴选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千米。 这是中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又一延续。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34.4%,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87.9%……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还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这一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过去10年,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治理方法的一种总体框架。这一理念源自中国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彭博社报道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近日面向全球网友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九成(91.6%)的受访者高度赞赏中国在生态治理与保护方面的努力,普遍认同中国在生态议题上的主张。调查中,近九成的受访者(88.7%)认为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高度赞誉;另有92.9%的受访者特别肯定了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作出的努力。 通过自身转型提供借鉴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在生态环境上作出的努力是有益的、先进的,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模范作用。”有网友留言称。 的确,作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中国有必要,也正在做——积极向世界共享生态治理与保护的经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不断提供中国方案。 例如,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说,中国加强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保护与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重要理念,为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党的二十大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为新时期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行动指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创新制度体系,强化生态保护修复行动。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构建了以综合法、区域法、要素法相结合的“1+4+N”法律体系。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纳入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以及生态保护专项规划。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将占陆域国土面积30%以上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严格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再如,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广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做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呼吁国际社会摒弃单边主义、地缘博弈和绿色壁垒。“‘双碳’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使经济逻辑遵从生态逻辑,在新赛道上展示零碳、低碳技术应用场景的产业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说。 “中国通过自身的成功发展转型,为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新型世界秩序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寻新发展道路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拓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慧明说。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地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倡导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与共建国家加强政策对话、联合研究和能力建设,把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加强生态环保技术创新与交流。实施了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人次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和合力。 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相关公约进程,领导推动发布“昆明宣言”、达成“昆蒙框架”,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篇章。领导和推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进程,达成《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2018—2030年战略框架》《2025—2030年全球湿地保护战略框架》等丰硕成果。推动《巴黎协定》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展示了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公平公正的大国形象。 中国还务实开展了多双边环境合作。建立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积极开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环境部长会、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等交流对话机制。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在非洲、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经济、化学品管理、国际环境公约履约等领域的项目和行动,这些项目和活动成效良好。 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加强行动:“唯一的答案是可持续发展,它能改善人类和地球的福祉。”中国将继续为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