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编者按 未成年人身心情况特殊,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尚不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较差,抵抗诱惑能力不强,比较容易陷入迷途。简单地对罪错未成年人实施惩罚,难以发挥预防犯罪的积极作用。 对此,政法机关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把精准帮教贯穿办案始终,最大限度挽救罪错未成年人,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并通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法治素养,从源头上避免悲剧的产生。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本报特刊发一组政法机关教育挽救罪错未成年人、法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道。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董凡超
“在你们坚持不懈的帮助下,小海改掉了坏习惯,现在已经有了正式稳定的工作,开始踏实认真过日子了。”3月15日,王小海(化名)的父亲给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局长盛世麟带领的帮扶小组送来一面写有“为民解忧、心系百姓、大爱无疆、尽职尽责”的锦旗。 此前,王小海因心智不成熟误入歧途,盛世麟带领的帮扶小组根据王小海的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如今王小海已逐渐重回人生正轨。 今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健全完善帮扶未成年人机制,社区干部志愿者、社区民警坚持定期会面交流、上门帮扶。通过主动贴近帮扶对象,运用心理疏导等方法,为帮扶对象排忧解难。 近年来,各地政法机关针对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难题,深入研究规律特点,多管齐下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推动实现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打击遏制和长效治理。 精准“拆弹” 有力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 今年1月18日,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接到居民沈先生报警称,其车内7000元现金被盗。接警后,金坛分局通过高效指挥、合成研判,破获多起未成年人团伙“拉车门”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抓获8名涉案未成年人。 2022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相关案件中呈现的特征及成因作相应的归纳及分析,完善涉案未成年人“一人一档”,对多次作案的重点人员常态化开展上门走访、谈心谈话、教育感化。 为提升涉未成年人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及时精准“拆弹”,常州公安研发智能预警模型,构建预警指令下发、接收、处置、反馈闭环机制。 2022年5月31日,常州公安巡特警支队便衣巡控队通过预警发现4名有盗窃前科的未成年人在常州经开区活动。“我们进一步研判发现,该4名人员于早上6点驾车来到常州,且全部是无证驾驶。”常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民警介绍说,支队立即指令附近巡防警力会同经开区潞城派出所对4名未成年人进行盘查,他们对无证驾驶供认不讳,并交代了当天凌晨前往某地砸店盗窃的犯罪事实。 “我们对涉未成年人案件落实‘每案必查’,压实办案职责,确保规范执法,同时推动落实涉案未成年人的帮教举措。”常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丁瑞鸿对《法治日报》记者说,该市公安机关还通过建立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打击联动群,开展专门打击,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先后打掉5人以上盗窃团伙35个。 “对重点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不仅能够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而且能够实现对高度危险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同时提高警力投入效益。”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罪犯危险评估与项目矫正研究中心主任翟中东看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对重点未成年人的干预有专门的条款规定,然而对重点未成年人的干预细则未作明确规定。常州公安机关对重点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的探索,不仅可以为其他地方学习借鉴,而且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定完善积累了经验。 前置预防 源头减少涉未成年人案事件 “看了警示教育片,我深受教育。” “拒绝校园欺凌每个人都有责任,逃避只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我会勇敢地面对,用法律保护自己。” …… 这是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象湖中学几名学生在观看未成年犯管教所录制的警示教育片、聆听普法课后表达的感受。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成年犯管教所大力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和普法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先后接待全区50多所学校、共计8000余名中小学生进监所开展预防犯罪警示教育。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推动建立“2+3+3”校园暴力预防机制,即与教委、学区、学校联动,针对学生、家长、老师三类群体,分别开展普法教育、亲职教育、依法治校理念教育。 各地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自身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监督管理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前置预防,实现源头减少涉未成年人案事件。 后置帮教 帮助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 “真没想到还能重返校园,我现在特别珍惜这次机会,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近日,复学之后的亮亮(化名)对回访的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真诚地说。 17岁时,还是义乌市某职业学校在校生的亮亮因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学校得知情况后,对其作出劝退处理。亮亮对此忧心忡忡,自己是否会因为曾经的一次犯错而永远无法正常回归社会?于是,他向检察机关发起求助。 检察机关走访调查了解到亮亮的现状和其真诚悔罪的良好表现。“如果罪错未成年人因犯罪记录失密而造成入学难、就业难,可能会让他们再次滑向犯罪深渊,办案环节投入的教育、感化、挽救的全部努力都将归零。”义乌市检察院检察官叶俊峰说,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 1月20日,义乌市检察院就上述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采纳有关建议并开展自查,对20名已解矫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社矫档案等悉数封存,严格规范犯罪记录查询权限。在多部门的协同努力下,学校同意亮亮复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地政法机关探索并开展了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观护帮教的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将再犯风险心理评估与心理疏导扩展至全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其他有需求的涉诉未成年当事人,邀请心理专家对涉诉未成年人进行长期跟踪、专业指导;组织司法社工、心理疏导师成立帮教小组,坚决防止再犯。 常州市公安局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各方资源,围绕结对帮扶对象个体、家庭、社会系统等方面,探索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宣教、跟踪帮教等长效机制。 “我们采取‘2+2’组合模式,即由机关民警与未成年人所在地的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心理咨询志愿者组建陪伴式帮扶团队,做到‘一人一团队’,落实‘一周一联系’,研究‘一人一对策’。”常州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刘辉介绍说,根据帮扶对象违法犯罪原因、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性格特征等因素,分析其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科学制定帮扶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因人而教”,最大限度地帮助帮扶对象回归家庭、学校和社会。 据统计,2022年10月以来,常州市公安局先后开展的300名结对帮扶重点未成年人中,仅有18人有涉案记录,94%的帮扶对象没有再次违法犯罪。 “罪错未成年人的帮扶工作具有专门性,在未成年人管教机构有监狱人民警察帮扶,在社区矫正阶段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帮扶,而刑满释放后有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帮扶。”翟中东指出,一方面,多地政法机关通过不同形式的帮助,为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铺路搭桥。另一方面,随着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工作重视度提高,期待不同机构协同推进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预防工作,使得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预防工作系统化、常态化。
图① 5月11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怀德桥派出所组织辖区怀德苑小学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主题绘画宣传活动。 王军 摄 图② 5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干警走进北京市健翔学校,为听障班30多名学生送上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治宣讲。 许鹏 摄
|
|
开良方治未病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
政法机关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治理工作
|
|
|
( 2023-06-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