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刘洁 文/图
可搭载多种设备,用于防爆、救援、巡检的机器狗在草坪上行动敏捷、听令而行;戴上一副看似不起眼的“眼镜”,就能体验虚拟仿真训练,毫米级误差让受训者即便身处虚拟空间也能身临其境;站在智慧接报警一体机前,无需人工服务,根据AI虚拟警察指示操作,不到30秒即可完成报警…… 5月12日上午,《法治日报》记者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现场注意到,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从打击犯罪到规范执法,大量国内外企业携最前沿警用装备产品参展,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分外亮眼、智能化创新引人驻足。 “肉眼根本看不见地上有脚印,对吧?”某参展企业工作人员向观众反复确认后,拿出了一台便携设备对目标地面进行扫描,不到30秒,其同事手中的平板上就出现了足迹图像以及相应的足迹长度、身高、体重等信息。 据介绍,这一疑难足迹智能采集系统适用于多场景下的平面足迹提取,相较于传统拍照方式成像精度高一倍以上,同时具有鞋样查询比对和人身分析功能,已在内蒙古、江西、山东等地公安机关投入使用。 与人声鼎沸的场馆形成鲜明对比,在展台正中的密闭空间内,机器人正安静地严格按照程序完成DNA采样、检测、比对等一系列动作,机械臂抬起放下之间,对于案件侦破至关重要的证据已经形成。这是本次参展的法医DNA自动化检测平台——一个全程无人值守、可追溯、高效率、高精度、高通量的“机器人+人工智能”DNA实验室。 “有了机器人,检验人员就能从这些基础性的标准化工作中剥离出来,投入其他更有技术挑战的工作,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刑事技术装备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秒完成毒品混样检测、5分钟内快速采集涉电信网络诈骗数据、6倍速度检索长视频中多人鞋样信息……在刑事技术装备展区,围绕公安机关勘查、取证、固证等打击犯罪方面的工作所需,多个高精尖技术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打击犯罪之外,公安干警的日常学习也少不了新兴科技的身影。 “你好,我们是南京交警,请出示驾驶证、行驶证……”遇到违法驾驶怎么执法?展区一角的公安交警规范执法实战练兵系统正向观众“手把手”教学。 站在屏幕前,选择不同警龄,受训者即可体验到量身定制的执法课程,不同场景下的执法语言、动作要点、手势动作等一目了然,还可以通过VR等技术实现沉浸式训练和考试。“代入感极强,已经在准备考试了。”路过的观众打趣道。 交通管理装备展区工作人员卢倩介绍说:“这一系统涵盖法律规范学习、执法基本要求等内容,民辅警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进行培训,可以帮助公安交警队伍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实践是发现问题的第一现场,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头活水。 7秒能做什么? “刚才北京市交管局的教官们进行了试用,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他们从开车门到拿警棍、盾牌,整个过程只用了7秒。”谈起自己参与发明的装备,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民警陈超难掩自豪。 陈超口中的“车”是此次参展的“公安交警最小作战单元巡逻车”。据介绍,这辆车是全国公安交警教官根据多人实战经验、参考各地需求,自主研发的一款专门用于交警开展工作的车辆。小小一辆车汇集了全国交警的智慧结晶,作为集警组、车辆、装备、战术四位一体的最小作战单元,有了它,交警不仅能快速处理常见的路面警情,还能高效应对袭警等突发事件。 本届警博会上,除了国内外企业携前沿技术参展,公安干警也带着自己的发明创造一展风采,场馆特设民警发明创造区,聚焦公安实战和基层一线所需,集中展示了全国公安在优化便民服务、提高工作质效等方面的创意产品,让智慧成果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推广。 据警博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余兵介绍,除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外,本届警博会还开办3场高峰论坛活动、举办6场分论坛活动,让观众了解世界先进警用装备和技术,掌握全球警务科技发展趋势,借鉴吸收行业发展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并就具体专业领域集思广益,推动警用装备进一步发展。 图① 5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北京市西城区交通管理支队民警正在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发明。 图② 警博会上,特警正在向观众展示警用装备。 图③ 警博会上,工作人员正在向观众介绍智能化技术装备。 图④ 警博会上,工作人员正在向观众展示公安交警最小作战单元巡逻车。
|
|
亮眼“黑科技”赋能新时代“警察蓝”
|
高精尖技术装备亮相第十一届警博会
|
|
|
( 2023-05-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刘洁 文/图
可搭载多种设备,用于防爆、救援、巡检的机器狗在草坪上行动敏捷、听令而行;戴上一副看似不起眼的“眼镜”,就能体验虚拟仿真训练,毫米级误差让受训者即便身处虚拟空间也能身临其境;站在智慧接报警一体机前,无需人工服务,根据AI虚拟警察指示操作,不到30秒即可完成报警…… 5月12日上午,《法治日报》记者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现场注意到,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从打击犯罪到规范执法,大量国内外企业携最前沿警用装备产品参展,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分外亮眼、智能化创新引人驻足。 “肉眼根本看不见地上有脚印,对吧?”某参展企业工作人员向观众反复确认后,拿出了一台便携设备对目标地面进行扫描,不到30秒,其同事手中的平板上就出现了足迹图像以及相应的足迹长度、身高、体重等信息。 据介绍,这一疑难足迹智能采集系统适用于多场景下的平面足迹提取,相较于传统拍照方式成像精度高一倍以上,同时具有鞋样查询比对和人身分析功能,已在内蒙古、江西、山东等地公安机关投入使用。 与人声鼎沸的场馆形成鲜明对比,在展台正中的密闭空间内,机器人正安静地严格按照程序完成DNA采样、检测、比对等一系列动作,机械臂抬起放下之间,对于案件侦破至关重要的证据已经形成。这是本次参展的法医DNA自动化检测平台——一个全程无人值守、可追溯、高效率、高精度、高通量的“机器人+人工智能”DNA实验室。 “有了机器人,检验人员就能从这些基础性的标准化工作中剥离出来,投入其他更有技术挑战的工作,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刑事技术装备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秒完成毒品混样检测、5分钟内快速采集涉电信网络诈骗数据、6倍速度检索长视频中多人鞋样信息……在刑事技术装备展区,围绕公安机关勘查、取证、固证等打击犯罪方面的工作所需,多个高精尖技术设备令人目不暇接。 打击犯罪之外,公安干警的日常学习也少不了新兴科技的身影。 “你好,我们是南京交警,请出示驾驶证、行驶证……”遇到违法驾驶怎么执法?展区一角的公安交警规范执法实战练兵系统正向观众“手把手”教学。 站在屏幕前,选择不同警龄,受训者即可体验到量身定制的执法课程,不同场景下的执法语言、动作要点、手势动作等一目了然,还可以通过VR等技术实现沉浸式训练和考试。“代入感极强,已经在准备考试了。”路过的观众打趣道。 交通管理装备展区工作人员卢倩介绍说:“这一系统涵盖法律规范学习、执法基本要求等内容,民辅警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进行培训,可以帮助公安交警队伍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实践是发现问题的第一现场,也是激发创新的源头活水。 7秒能做什么? “刚才北京市交管局的教官们进行了试用,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他们从开车门到拿警棍、盾牌,整个过程只用了7秒。”谈起自己参与发明的装备,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民警陈超难掩自豪。 陈超口中的“车”是此次参展的“公安交警最小作战单元巡逻车”。据介绍,这辆车是全国公安交警教官根据多人实战经验、参考各地需求,自主研发的一款专门用于交警开展工作的车辆。小小一辆车汇集了全国交警的智慧结晶,作为集警组、车辆、装备、战术四位一体的最小作战单元,有了它,交警不仅能快速处理常见的路面警情,还能高效应对袭警等突发事件。 本届警博会上,除了国内外企业携前沿技术参展,公安干警也带着自己的发明创造一展风采,场馆特设民警发明创造区,聚焦公安实战和基层一线所需,集中展示了全国公安在优化便民服务、提高工作质效等方面的创意产品,让智慧成果在交流分享中得到推广。 据警博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余兵介绍,除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外,本届警博会还开办3场高峰论坛活动、举办6场分论坛活动,让观众了解世界先进警用装备和技术,掌握全球警务科技发展趋势,借鉴吸收行业发展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并就具体专业领域集思广益,推动警用装备进一步发展。 图① 5月12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北京市西城区交通管理支队民警正在向观众展示自己的发明。 图② 警博会上,特警正在向观众展示警用装备。 图③ 警博会上,工作人员正在向观众介绍智能化技术装备。 图④ 警博会上,工作人员正在向观众展示公安交警最小作战单元巡逻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