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政府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5月1日起施行
· 重拳整治“自媒体”乱象等网络生态突出问题
· 多部门联合 全天候巡逻
· 综合执法义务“体检”护航“烟火气”
· 向全球贡献网络法治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向全球贡献网络法治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 2023-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政府
  □ 林维

  自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是如何推进互联网法治的?我们在网络法治建设领域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又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什么样的中国智慧?这些既是我们自己应当梳理总结、自信作答的议题,同时也是全球网民所期待了解的议题。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整体回顾了中国的网络法治进程,全面介绍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情况,系统分享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完整呈现了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网络强国战略指引下,我国网信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为网络强国建设描画了新蓝图,我国网信事业开启了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新征程。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网络强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党在信息化条件下治国理政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搭建了网络空间依法治国的基础制度框架,从立法、执法、司法各个层面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保障,使得网络强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新时代数字中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基础和法治保障。电子商务法、电子签名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及正在酝酿和制定过程中的基础法律,已经从发展和安全两个大的角度,构建了完善、系统、多元、协调的立法体系,包括针对行业发展的有序规范,针对重点问题的治理机制,针对国家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全方位多层次立法保障,探索网络法治的中国式现代化立法体系。基础立法之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建设也日臻完善、全面开花,为网络法治现代化搭建起层次丰富而立体的规则体系。
  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凸显中国问题,呈现中国方案,在重点问题的治理领域大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为营造风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中国的网络生态综合治理制度已经日趋完善,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法律规范,并持续深入开展各项网络空间治理的专项行动,针对突出的网络生态问题展开针对性治理,持续净化网络空间。在新技术新业态治理领域,针对算法和人工智能治理也开创了重要的中国式路径,建构了算法推荐、深度合成等重点技术领域的治理规则和配套制度,逐步搭建算法备案、算法评估、算法问责等系列制度框架,在防范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风险同时,为其有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在发展和安全之间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特色路径。平台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也集中体现了中国问题的有效界定和高效治理,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竞争、反垄断等问题都展开了制度和实践,明确规则和标准,落实平台主体责任,推动平台经济在新时代健康有序发展。
  在网络生态综合治理、算法治理、平台治理等领域,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都提出了创新而鲜明的中国方案,而对于全世界面临的更多具有共性的问题,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同样给出了重要的方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治理经验和智慧。数据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是世界各国迈入数字时代面临的共同挑战。通过出台重要的基础立法,我国迅速围绕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搭建了全面的制度框架,并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众多制度创新,在数据的行政监管、执法、司法治理、公益诉讼等方面,都走在了最前沿,提供了可供国际社会借鉴的重要经验和方案。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保护同样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和难题,我国通过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专章、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文件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规定等,建立起了国际领先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规则体系,并通过探索和完善未成年人模式、防沉迷系统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实践,为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治理经验和方案,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在网络空间的深入实施,形成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制度体系和框架,为网络强国战略打下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取得的卓著成绩有目共睹。白皮书的公布为全球关心网络法治建设的公众深入系统了解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提供了最为权威系统的信息。未来,中国将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促进互联网发展、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开放合作等原则指导下,持续为构建国际社会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