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13 2/13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书写社会治理现代化精彩江西篇章
· 纲举目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 对问题“亮红灯”“鸣警哨”
· 习近平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通电话
· 潘晓梅: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 “强基工程”筑牢司法为民最前沿
·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诉源智治模式

潘晓梅:让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 2022-12-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马  艳
□ 本报通讯员 尚永江 韦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近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棠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晓梅在“党代表工作室”里,向村民分享她对二十大精神的感悟。
  古棠村总面积23850亩,大部分为石山,耕地面积仅1131.1亩,人均0.52亩。九分石头一分地的喀斯特地貌限制了古棠村的发展。曾经,这里山石耸立、土壤贫瘠、缺水缺电,村集体经济为零。
  虽然发展滞后,但古棠村村民的韧劲和团结远近闻名。古棠村琴榜屯平均海拔787米,村民们齐心协力,肩挑手扛,硬是在崇山峻岭中“抠”出一条6公里的“天路”。
  路通了,村里利用300多万元集体经济帮扶资金,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发展特色种养业,带领村民养殖黑山羊、土鸡、蜜蜂,种蓝莓、向日葵。没有人工,村干部就带头喂养;没有销路,就请后盾单位帮拉订单。两年里,一只只“瑶山鸡”从古棠飞到南宁等都市市民餐桌上,古棠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9万元。
  村民潘仕荣说:“作为一名脱贫户,现在我住上了大房子,两个女儿都有工作有收入了,人均年收入两万多,有党的好政策,村子里治理得这么好,石头山也能开出‘幸福花’。”
  乡村振兴,社会稳定是基础。潘晓梅深有感触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我们村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古棠村村头竖着6块有关“一约四会”的宣传牌,写着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以及红白理事会的相关内容,村民们每天路过都能看到,对内容耳熟能详。
  在古寨乡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综合服务中心,10多名妇女正在认真加工电子元件,一天下来熟手可以拿到80元钱。村民潘金桂乐呵呵地说:“以前要出去务工,现在村里就能就业,下班后可以接孩子,真是太合适了。”
  为了便于治理和服务群众,古棠村共划分为14个网格。村里坚持‘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建立基层党组织3个,落实专兼职网格员15人,乡村治理井然有序。
  马山县政法机关积极助力古棠村的发展,在开展“进百村、入千屯、访万户、保平安”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指定古寨派出所教导员韦永胜服务联系古棠村。马山县人民检察院多次深入古棠村,对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县司法局落实1名法律顾问,为古棠村集体经济组织草拟合同,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组织开展宪法进民族村系列活动,并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村民守法用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大为提高。
  “古棠村已经35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一年也就一两起。”古棠村治保主任陆建逾说,今年以来,村里只发生4起矛盾纠纷,全部及时化解。
  古棠村有唱瑶族剪刀歌的习俗。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村里结合党的方针政策编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民族团结一家亲》等50多首剪刀山歌,还成立流动夜校,通过剪刀歌把党的惠民政策及时传进群众的心坎里。
  如今,古棠村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露营等新业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来创业,让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古棠村第一书记周理介绍,古棠村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古棠村正在申请特色少数民族村落,正全力向乡村振兴迈进。
  乡村治理让古棠村生机勃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去年,古棠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4万元,全村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增加到1.25万元。我们已经突破了自己,相信古棠一定会打造成为一个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新时代宜居村庄。”潘晓梅坚定地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