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文化
|
|
□ 胡惠策 夜已三更,温热的气体在窗上凝成一片灰白的薄膜,缕缕烟雾慢慢升腾,挑逗着半耷拉的眼皮。太原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支队长聂海兵深吸一口烟,呛人的烟味在肺内引起阵阵不适。犯罪嫌疑人将头深深地埋进双肘,偶尔发出轻微的鼾声。 聂海兵很清楚,审讯到了僵持阶段,就是与犯罪嫌疑人心理、意志和智慧的较量。他灭了烟蒂,用手轻轻揉搓了一下脸。 侦查员段涛推门进来,说:“聂队,你回办公室休息一会儿,我来换你。” 走出询问室,楼道内的风飕飕地往衣领、袖口钻,让聂海兵完全清醒过来。他快步走到洗漱间,拿了条毛巾用冷水冲了冲,返回询问室。 “聂队?”段涛疑惑。 “小段,拿毛巾给他擦把脸。”聂海兵递过毛巾指向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被湿毛巾一激,顿时抬起头来。 “辛某,还记得那天的天气吗?是不是风有点大?”聂海兵冷不丁问道。 “嗯,是晴天,刮着大风……”可能自知说漏了嘴,辛某又马上否定,“不不,我没来过太原,不知道具体天气情况。” “没来过,那你的指纹怎么会留在现场?” “我,我忘了,记不起十多年前的事了。”辛某尽管以回忆缺失为由一带而过,表面上神情镇定,但他的手脚不断抖动的肢体动作还是没能逃过聂海兵的眼睛。 刑警生涯20年,聂海兵懂得如何抓住战机,步步紧逼地提问,一波又一波的凌厉攻势,让辛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交代了他2010年在山西太原某工地,因与被害人张某某起争执并故意杀害对方致死的犯罪事实。 一夜未眠、胃里空空如也,聂海兵没有一点食欲,疲惫和喜悦交织让他毫无睡意,干脆在脑中又捋了一遍这起尘封11年的命案。 2010年4月13日,天气像滤过一样干净清澈,只是春天的风有点大。忽然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太原铁路公安处指挥中心的宁静。电话是市局指挥中心打来的,位于铁路管辖的太原工务机械段汾河基地平房内发生一起命案。被害人被捆绑手脚后,用菜刀、砖头砍砸致死。 人命大如天。聂海兵身为刑警支队重案警组探长,参与了专案组前期大规模的摸底排查工作。 铁路周边的厂矿,方圆10公里的村庄,千里外被害人的住处……聂海兵和战友们早出晚归,脚步踏遍全省,排查了上千人,但因当时现场已遭到破坏,且警务科技手段尚不成熟,缺乏可以追踪的线索,凶手一直销声匿迹。 1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案卷逐渐变黄,主办侦查员有的退休、有的去世、有的调离。此案也成为压在聂海兵心底的一块石头。 2020年,公安部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开启。这一年,聂海兵牵头刑警支队重启了“2010·4·13”命案的侦办工作,他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留有痕迹的案件终归会侦破,犯罪嫌疑人也终将被绳之以法。但时隔10年,案件侦破谈何容易。 工作重点最终围绕现场遗留的残缺痕迹展开。近年来,公安科技飞速发展,DNA新技术在物证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刑技人员对案发现场提取的一枚残缺指纹进行了上千次的排查,最终与安徽省临泉县公安局采集的一枚指纹比对成功,该指纹属于辛某,有盗窃前科,案件侦破取得关键性进展。 辛某自幼父母离异,长期流浪、性格偏激,而他的活动轨迹显示他没有离开临泉县,辛某使用本人身份证次数极少,手机号停用,无乘坐交通工具、住宿等记录,仅有多次连接临泉县人民医院wifi上网记录,当地警方也对辛某的踪迹不掌握。 聂海兵坚信“过必有痕”的真理。他点燃一根烟陷入沉思,望着点点火芯下笔直地升起的那一缕白雾,他忽然走神想到,我应该戒烟了。这话他对自己说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没有兑现。突然,思绪跳转,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流浪为生的辛某案发后逃回老家,为了生存,他一定躲在某个能提供吃住的场所。 2021年7月1日,聂海兵带人来到临泉县开展落地侦查,大致把辛某活动范围锁定在县城内。第一天摸排没有获得有效线索,但聂海兵对县城内的状况有了充分了解,他脑海中对自己的判断愈来愈清晰,流浪人员从吃、住、行都会构成一个固定的圈子,说不定就是辛某极力要隐瞒的落脚点。 第二天一早,聂海兵带领侦查员调查了县城内的12家企业、物业、安保、城中村以及施工场所,一天奔波,倦意写在了每个侦查员的脸上,但县人民医院保洁公司提供的辛某曾有过落脚的信息,还是让大家心绪激动。这个好消息也证实了聂海兵的判断,现在基本能锁定嫌疑人的活动区域,但医院外围区域视频建设缺失给侦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他一定会留下痕迹的!”聂海兵苦思冥想。突然,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医院wifi信号让他灵光乍现。 闷热的天黑了下来,外面下起了雨,雨滴穿过黑夜在路灯昏暗的灯光下砸向地面,却让一切显得那么安静。 “聂队,北区住院部发现有信号。”凌晨5点,聂海兵耳机里传来了报告,这是办案侦查员连续坚守所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随着指令下达,包抄而至的侦查员在北区住院大楼内将辛某成功抓捕。 雨也在此刻停止,从楼上看去,雨后的街道干净、清爽。也许这就是雨的特质,属于黑夜,却在黎明时刻还给世人一个干净而清爽的世界。 (作者单位:太原铁路公安局太原铁路公安处)

|
|
过必有痕
|
|
|
|
( 2022-12-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
□ 胡惠策 夜已三更,温热的气体在窗上凝成一片灰白的薄膜,缕缕烟雾慢慢升腾,挑逗着半耷拉的眼皮。太原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支队长聂海兵深吸一口烟,呛人的烟味在肺内引起阵阵不适。犯罪嫌疑人将头深深地埋进双肘,偶尔发出轻微的鼾声。 聂海兵很清楚,审讯到了僵持阶段,就是与犯罪嫌疑人心理、意志和智慧的较量。他灭了烟蒂,用手轻轻揉搓了一下脸。 侦查员段涛推门进来,说:“聂队,你回办公室休息一会儿,我来换你。” 走出询问室,楼道内的风飕飕地往衣领、袖口钻,让聂海兵完全清醒过来。他快步走到洗漱间,拿了条毛巾用冷水冲了冲,返回询问室。 “聂队?”段涛疑惑。 “小段,拿毛巾给他擦把脸。”聂海兵递过毛巾指向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被湿毛巾一激,顿时抬起头来。 “辛某,还记得那天的天气吗?是不是风有点大?”聂海兵冷不丁问道。 “嗯,是晴天,刮着大风……”可能自知说漏了嘴,辛某又马上否定,“不不,我没来过太原,不知道具体天气情况。” “没来过,那你的指纹怎么会留在现场?” “我,我忘了,记不起十多年前的事了。”辛某尽管以回忆缺失为由一带而过,表面上神情镇定,但他的手脚不断抖动的肢体动作还是没能逃过聂海兵的眼睛。 刑警生涯20年,聂海兵懂得如何抓住战机,步步紧逼地提问,一波又一波的凌厉攻势,让辛某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交代了他2010年在山西太原某工地,因与被害人张某某起争执并故意杀害对方致死的犯罪事实。 一夜未眠、胃里空空如也,聂海兵没有一点食欲,疲惫和喜悦交织让他毫无睡意,干脆在脑中又捋了一遍这起尘封11年的命案。 2010年4月13日,天气像滤过一样干净清澈,只是春天的风有点大。忽然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太原铁路公安处指挥中心的宁静。电话是市局指挥中心打来的,位于铁路管辖的太原工务机械段汾河基地平房内发生一起命案。被害人被捆绑手脚后,用菜刀、砖头砍砸致死。 人命大如天。聂海兵身为刑警支队重案警组探长,参与了专案组前期大规模的摸底排查工作。 铁路周边的厂矿,方圆10公里的村庄,千里外被害人的住处……聂海兵和战友们早出晚归,脚步踏遍全省,排查了上千人,但因当时现场已遭到破坏,且警务科技手段尚不成熟,缺乏可以追踪的线索,凶手一直销声匿迹。 1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案卷逐渐变黄,主办侦查员有的退休、有的去世、有的调离。此案也成为压在聂海兵心底的一块石头。 2020年,公安部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开启。这一年,聂海兵牵头刑警支队重启了“2010·4·13”命案的侦办工作,他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留有痕迹的案件终归会侦破,犯罪嫌疑人也终将被绳之以法。但时隔10年,案件侦破谈何容易。 工作重点最终围绕现场遗留的残缺痕迹展开。近年来,公安科技飞速发展,DNA新技术在物证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刑技人员对案发现场提取的一枚残缺指纹进行了上千次的排查,最终与安徽省临泉县公安局采集的一枚指纹比对成功,该指纹属于辛某,有盗窃前科,案件侦破取得关键性进展。 辛某自幼父母离异,长期流浪、性格偏激,而他的活动轨迹显示他没有离开临泉县,辛某使用本人身份证次数极少,手机号停用,无乘坐交通工具、住宿等记录,仅有多次连接临泉县人民医院wifi上网记录,当地警方也对辛某的踪迹不掌握。 聂海兵坚信“过必有痕”的真理。他点燃一根烟陷入沉思,望着点点火芯下笔直地升起的那一缕白雾,他忽然走神想到,我应该戒烟了。这话他对自己说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没有兑现。突然,思绪跳转,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流浪为生的辛某案发后逃回老家,为了生存,他一定躲在某个能提供吃住的场所。 2021年7月1日,聂海兵带人来到临泉县开展落地侦查,大致把辛某活动范围锁定在县城内。第一天摸排没有获得有效线索,但聂海兵对县城内的状况有了充分了解,他脑海中对自己的判断愈来愈清晰,流浪人员从吃、住、行都会构成一个固定的圈子,说不定就是辛某极力要隐瞒的落脚点。 第二天一早,聂海兵带领侦查员调查了县城内的12家企业、物业、安保、城中村以及施工场所,一天奔波,倦意写在了每个侦查员的脸上,但县人民医院保洁公司提供的辛某曾有过落脚的信息,还是让大家心绪激动。这个好消息也证实了聂海兵的判断,现在基本能锁定嫌疑人的活动区域,但医院外围区域视频建设缺失给侦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他一定会留下痕迹的!”聂海兵苦思冥想。突然,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医院wifi信号让他灵光乍现。 闷热的天黑了下来,外面下起了雨,雨滴穿过黑夜在路灯昏暗的灯光下砸向地面,却让一切显得那么安静。 “聂队,北区住院部发现有信号。”凌晨5点,聂海兵耳机里传来了报告,这是办案侦查员连续坚守所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随着指令下达,包抄而至的侦查员在北区住院大楼内将辛某成功抓捕。 雨也在此刻停止,从楼上看去,雨后的街道干净、清爽。也许这就是雨的特质,属于黑夜,却在黎明时刻还给世人一个干净而清爽的世界。 (作者单位:太原铁路公安局太原铁路公安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