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唐志凯 湖北钟祥市群众梁某反映用水难问题、利川市群众夏某反映当地天然气供应不足问题交办当天得到解决;孝感应城市群众陈某反映城北季墩新村公交车被取消后出行不便问题交办后一周内恢复运营…… 类似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得以高效高质办理,背后是湖北以信息化建设助推信访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努力。 今年7月1日,湖北省智慧信访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将省长信箱、厅局长信箱和省、市、县、乡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全部接入,接入单位1万多个、工作人员4万多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在省委、省政府重视下,我省智慧信访信息系统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思路分三期建设。目前,第一期建成投用,推动信访事项‘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成为主流,初步实现了群众方便投、工作人员方便办、信访形势方便判等预期目标,为推动我省信访治理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湖北省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说。 增效 因历史原因,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某学校新入职教师周转房的供水与其他用房共用一根水管,时常停水。 8月18日,该校王老师通过智慧信访信息系统网上反映这一问题,信访事项迅速转交至襄州区教育局。 调查属实后,襄州区教育局督促该学校联系水厂,由水厂为新入职教师周转房接通一根专用供水管,同时架置了一根地下水抽水井水管保障特殊情况下供水,确保了住周转房的老师们再无停水之忧。 今年以来,湖北省信访局推动全省信访系统把群众网上来信反映的亟待解决“烦心小事”当作“心头大事”,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来自湖北省信访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群众住房安全、交通出行等民生类信访事项13788件,平均办理时限6.67天,群众评价满意率96.46%。 湖北省信访局不断拓宽群众网上反映情况的渠道,通过智慧信访信息系统推动实现群众反映问题“一键直达,一网通办”。 湖北还将信访方式向掌上延伸,开发手机客户端、便民小程序,让群众一看就懂,一用就灵。 提质 今年6月30日,远在广东工作的鲍先生在网上反映情况:其父亲在村里做事的钱尚未结清,要求村里给个说法。 湖北省信访局收到情况反映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该信访件流转至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办理。 经查,鲍先生父亲以前在村里任职,核定工资为10544元,村集体用“打白条”方式抵账偿还,但村集体项目收入不高导致其父亲的工资一直未落实。 调查后,散花镇出具《答复意见书》,告知信访人:“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本村的兑付方案,逐步解决村级欠款,请耐心等待。” 在湖北省智慧信访系统“办件核查”模块,省信访局工作人员对按程序上报结案的该信访件进行核查,认为本案用办理意见代替办理结果,遂将此件定为“审核不通过”,督促当地重新办理。 湖北省信访局督办之后,村里迅速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级欠款偿还问题形成明确意见:按照村级欠债时间及其家庭实际情况,按比例年底兑付一部分,其余部分根据村级发展情况逐年解决。 鲍先生同意该处理意见,并对村级工作表示认同和支持。 湖北明确,对信访事项实行“转交、受理、办理、回访、评价”闭环管理,明确一般信访事项、特殊紧急信访事项等的转交、受理、办理、回访时限,做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 为进一步提升信访事项规范化办理水平,湖北智慧信访信息系统着眼于工作人员“方便办”,开发智能推送办理意见和法定依据等功能,同时实现在线核查、回访、督查督办等功能,对处理意见存在瑕疵、评价不满意等事项进行督办,推动办理质量提升。 治本 今年8月,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到省信访局,共同梳理今年以来涉房领域信访诉求,并专报省政府负责人。 省住建厅这一行动背后,是湖北省信访局对全省涉房领域信访投诉形势进行的大数据研判。该信访形势研判,引起了省政府负责人高度重视,要求省住建厅等职能部门研究出台相应预防性政策。 9月初,湖北省住建厅召开专题工作会,推动已延期交付或存在延期交付风险的楼盘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湖北省信访局借助智慧信访信息系统对群众诉求进行大起底,全面打捞社情民意。全省信访系统坚持把信访大数据分析与到基层调研走访结合起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需求,反映好第一手民情民意,让群众诉求直达决策案头。 同时,湖北省信访系统还借助大数据对群众集中投诉事项及时发送预警函,提醒地方和部门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抓早、抓小,尽快解决。 “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动将信访制度改革、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等相关要求与最新信息技术相结合,为信访人提供更加便捷、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提升信访治理现代化水平。”谈及湖北省智慧信访信息系统建设的未来重点,省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说。

|
让信访事项“网上办”成为主流
|
湖北以信息化建设助推信访治理现代化
|
|
|
|
( 2022-12-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通讯员 唐志凯 湖北钟祥市群众梁某反映用水难问题、利川市群众夏某反映当地天然气供应不足问题交办当天得到解决;孝感应城市群众陈某反映城北季墩新村公交车被取消后出行不便问题交办后一周内恢复运营…… 类似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得以高效高质办理,背后是湖北以信息化建设助推信访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努力。 今年7月1日,湖北省智慧信访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将省长信箱、厅局长信箱和省、市、县、乡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全部接入,接入单位1万多个、工作人员4万多人,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在省委、省政府重视下,我省智慧信访信息系统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思路分三期建设。目前,第一期建成投用,推动信访事项‘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成为主流,初步实现了群众方便投、工作人员方便办、信访形势方便判等预期目标,为推动我省信访治理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湖北省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说。 增效 因历史原因,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某学校新入职教师周转房的供水与其他用房共用一根水管,时常停水。 8月18日,该校王老师通过智慧信访信息系统网上反映这一问题,信访事项迅速转交至襄州区教育局。 调查属实后,襄州区教育局督促该学校联系水厂,由水厂为新入职教师周转房接通一根专用供水管,同时架置了一根地下水抽水井水管保障特殊情况下供水,确保了住周转房的老师们再无停水之忧。 今年以来,湖北省信访局推动全省信访系统把群众网上来信反映的亟待解决“烦心小事”当作“心头大事”,确保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来自湖北省信访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群众住房安全、交通出行等民生类信访事项13788件,平均办理时限6.67天,群众评价满意率96.46%。 湖北省信访局不断拓宽群众网上反映情况的渠道,通过智慧信访信息系统推动实现群众反映问题“一键直达,一网通办”。 湖北还将信访方式向掌上延伸,开发手机客户端、便民小程序,让群众一看就懂,一用就灵。 提质 今年6月30日,远在广东工作的鲍先生在网上反映情况:其父亲在村里做事的钱尚未结清,要求村里给个说法。 湖北省信访局收到情况反映后,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该信访件流转至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办理。 经查,鲍先生父亲以前在村里任职,核定工资为10544元,村集体用“打白条”方式抵账偿还,但村集体项目收入不高导致其父亲的工资一直未落实。 调查后,散花镇出具《答复意见书》,告知信访人:“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本村的兑付方案,逐步解决村级欠款,请耐心等待。” 在湖北省智慧信访系统“办件核查”模块,省信访局工作人员对按程序上报结案的该信访件进行核查,认为本案用办理意见代替办理结果,遂将此件定为“审核不通过”,督促当地重新办理。 湖北省信访局督办之后,村里迅速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级欠款偿还问题形成明确意见:按照村级欠债时间及其家庭实际情况,按比例年底兑付一部分,其余部分根据村级发展情况逐年解决。 鲍先生同意该处理意见,并对村级工作表示认同和支持。 湖北明确,对信访事项实行“转交、受理、办理、回访、评价”闭环管理,明确一般信访事项、特殊紧急信访事项等的转交、受理、办理、回访时限,做到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 为进一步提升信访事项规范化办理水平,湖北智慧信访信息系统着眼于工作人员“方便办”,开发智能推送办理意见和法定依据等功能,同时实现在线核查、回访、督查督办等功能,对处理意见存在瑕疵、评价不满意等事项进行督办,推动办理质量提升。 治本 今年8月,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到省信访局,共同梳理今年以来涉房领域信访诉求,并专报省政府负责人。 省住建厅这一行动背后,是湖北省信访局对全省涉房领域信访投诉形势进行的大数据研判。该信访形势研判,引起了省政府负责人高度重视,要求省住建厅等职能部门研究出台相应预防性政策。 9月初,湖北省住建厅召开专题工作会,推动已延期交付或存在延期交付风险的楼盘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湖北省信访局借助智慧信访信息系统对群众诉求进行大起底,全面打捞社情民意。全省信访系统坚持把信访大数据分析与到基层调研走访结合起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领域新情况新需求,反映好第一手民情民意,让群众诉求直达决策案头。 同时,湖北省信访系统还借助大数据对群众集中投诉事项及时发送预警函,提醒地方和部门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抓早、抓小,尽快解决。 “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推动将信访制度改革、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建设等相关要求与最新信息技术相结合,为信访人提供更加便捷、透明、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提升信访治理现代化水平。”谈及湖北省智慧信访信息系统建设的未来重点,省信访局有关负责人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