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周大伟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提到陶景洲这个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不仅是一个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跨国律师和仲裁员,而且还是一个高大上的海归人士——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异国情调,光彩照人且与众不同。 实际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熟悉陶景洲的人都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陶景洲,其实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挺单纯、质朴、淡定甚至还有些幽默童趣的人。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确有“文如其人”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确实想知道陶景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真诚地推荐大家去读陶景洲的《毕竟法律人》这本新书。这本书里,并没有华丽的文采,没有刻意雕饰的词语,没有冗长的欧化句式,这是一本格调清新,雅俗共赏的精品书:设计精致、优雅,内容淡定、质朴,一句话——符合陶景洲的生活气质和格调。 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是那个时代每一个少年心中的经典图像。陶景洲的回忆,也勾起了我自己的童年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无锡城里和祖母一起度过的。祖母在老家去世后,父母就决定让我到北京继续上小学。江南的儿童比北方的儿童上学时间早,当时我6岁半。记得离开无锡的时候,姑姑和姑父让我带了两件东西去北京:一口袋大米,是送给我爸爸妈妈的;一个无锡泥人,是给我买的玩具——一个英俊少年,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和白球鞋,系着红领巾,昂首在吹奏一把金色的小号。泥人玩具的体积相当于一个普通矿泉水瓶子那么大,用今天的话说它属于易碎物品(fragile)。姑父是个细心人,直接把它包好后埋在了那袋大米里面。姑父和姑姑把我托付给一位熟悉的列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乘务员。记得是在中途上车,没有座位。一上车,这名乘务员就找了个座位下面的空档,让我钻进去睡觉。于是,我是抱着这袋大米睡到了目的地。一进家门,我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伸进大米口袋里看看这个玩具到底还在不在,全家人都觉得好奇怪,当他们看到我从大米口袋里掏出一个泥人玩具——穿着白衬衣、蓝裤子的小号手,大家都笑了。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这个世界会变化得这么快。 恢复高考后,陶景洲考取了北大法律系;国门开放,让陶景洲走向远方、走向世界。这一切都让陶景洲的人生一次一次地被重新改写。我们这代人对改革开放记忆深刻、万分感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书签上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和分量:陶景洲的个人经历,代表着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缩影。 其实,陶景洲并不想让大家的目光总是停留在他光鲜的外表上,或者停留在他本人“从未名湖到凯旋门”的传奇往事中。记得有一次聚会时,他很认真地对大家说:“我外表的这些东西其实并不重要,你们大家可能都忘了,我毕竟还是个不错的律师和仲裁员吧!”换句话说,“我毕竟还是个不错的法律人吧!”我想,这句话或许就是《毕竟法律人》这本书名的由来吧! 书名中的“毕竟”两个字(英文可译为“after all”),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唐朝诗人许浑有个名句:“毕竟功成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在法律职场的巨大成功,给陶景洲带来了名声、荣誉和地位。但是,陶景洲则一直保持着谦和、审慎、自律的处事风格。不仅外表要帅,为人做事也要帅,名利并不是坏东西,但要取之有道。原因很简单:I am a lawyer after all。 翻开陶景洲的这本书,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书中并没有谈什么宏大叙事的法学理论,讲述的都是一些普通的个案和常识。 我们说,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极其宏大的事业,在这个事业之中,我们都深感卑微,可能连一个螺丝钉和一方砖瓦都算不上。但是,假如能在这个宏大的事业里做一个有耐力的思想者,为这个事业的年轮增加点纪录,也是非常值得的。在这个不少人已经打算将“后现代”奉为时尚的年月里,在这个不少人绞尽脑汁地打算用“弯道超车”的方法创造出一套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年月里,在这个不少人总是试图用政治术语来替代法学研究的日子里,陶景洲在这本书里,还在不厌其烦地叙述着那些朴素的常识。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有点固执地相信:有关普及常识以及法治启蒙的工作,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其实还远远没有完成。 长期以来,法律专业在中国不被重视。很多迹象表明,中国通向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路途,依旧任重道远。无论是那些悲观的猜想还是乐观的期待,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中国法律界的人士应当比其他专业的人们持有更多耐心。 我们这一代法律人,在很多年前,或许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进入了法律职业的殿堂。尽管一直心怀困惑,但仍感到生逢其时。当年填写大学入学志愿的那一个不经意的触点,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般戏剧性地打开,纷纷扰扰又灿烂缤纷。今天,法治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不离不弃的宿命。无论人海沉浮,我们都希望无法无天的幽灵远离;无论世事纷纭,我们都希望依法治国的大道不变。
|
|
一个时代的缩影
|
|
|
|
( 2022-11-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周大伟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提到陶景洲这个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不仅是一个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跨国律师和仲裁员,而且还是一个高大上的海归人士——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异国情调,光彩照人且与众不同。 实际上,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熟悉陶景洲的人都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陶景洲,其实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挺单纯、质朴、淡定甚至还有些幽默童趣的人。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确有“文如其人”这样一个说法,如果你确实想知道陶景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真诚地推荐大家去读陶景洲的《毕竟法律人》这本新书。这本书里,并没有华丽的文采,没有刻意雕饰的词语,没有冗长的欧化句式,这是一本格调清新,雅俗共赏的精品书:设计精致、优雅,内容淡定、质朴,一句话——符合陶景洲的生活气质和格调。 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是那个时代每一个少年心中的经典图像。陶景洲的回忆,也勾起了我自己的童年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无锡城里和祖母一起度过的。祖母在老家去世后,父母就决定让我到北京继续上小学。江南的儿童比北方的儿童上学时间早,当时我6岁半。记得离开无锡的时候,姑姑和姑父让我带了两件东西去北京:一口袋大米,是送给我爸爸妈妈的;一个无锡泥人,是给我买的玩具——一个英俊少年,穿着白衬衣、蓝裤子和白球鞋,系着红领巾,昂首在吹奏一把金色的小号。泥人玩具的体积相当于一个普通矿泉水瓶子那么大,用今天的话说它属于易碎物品(fragile)。姑父是个细心人,直接把它包好后埋在了那袋大米里面。姑父和姑姑把我托付给一位熟悉的列车(从上海开往北京)乘务员。记得是在中途上车,没有座位。一上车,这名乘务员就找了个座位下面的空档,让我钻进去睡觉。于是,我是抱着这袋大米睡到了目的地。一进家门,我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伸进大米口袋里看看这个玩具到底还在不在,全家人都觉得好奇怪,当他们看到我从大米口袋里掏出一个泥人玩具——穿着白衬衣、蓝裤子的小号手,大家都笑了。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这个世界会变化得这么快。 恢复高考后,陶景洲考取了北大法律系;国门开放,让陶景洲走向远方、走向世界。这一切都让陶景洲的人生一次一次地被重新改写。我们这代人对改革开放记忆深刻、万分感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书签上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和分量:陶景洲的个人经历,代表着一个改革开放时代的缩影。 其实,陶景洲并不想让大家的目光总是停留在他光鲜的外表上,或者停留在他本人“从未名湖到凯旋门”的传奇往事中。记得有一次聚会时,他很认真地对大家说:“我外表的这些东西其实并不重要,你们大家可能都忘了,我毕竟还是个不错的律师和仲裁员吧!”换句话说,“我毕竟还是个不错的法律人吧!”我想,这句话或许就是《毕竟法律人》这本书名的由来吧! 书名中的“毕竟”两个字(英文可译为“after all”),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唐朝诗人许浑有个名句:“毕竟功成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在法律职场的巨大成功,给陶景洲带来了名声、荣誉和地位。但是,陶景洲则一直保持着谦和、审慎、自律的处事风格。不仅外表要帅,为人做事也要帅,名利并不是坏东西,但要取之有道。原因很简单:I am a lawyer after all。 翻开陶景洲的这本书,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书中并没有谈什么宏大叙事的法学理论,讲述的都是一些普通的个案和常识。 我们说,中国的法治建设是一个极其宏大的事业,在这个事业之中,我们都深感卑微,可能连一个螺丝钉和一方砖瓦都算不上。但是,假如能在这个宏大的事业里做一个有耐力的思想者,为这个事业的年轮增加点纪录,也是非常值得的。在这个不少人已经打算将“后现代”奉为时尚的年月里,在这个不少人绞尽脑汁地打算用“弯道超车”的方法创造出一套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年月里,在这个不少人总是试图用政治术语来替代法学研究的日子里,陶景洲在这本书里,还在不厌其烦地叙述着那些朴素的常识。这是因为,我们总是有点固执地相信:有关普及常识以及法治启蒙的工作,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其实还远远没有完成。 长期以来,法律专业在中国不被重视。很多迹象表明,中国通向一个现代法治国家的路途,依旧任重道远。无论是那些悲观的猜想还是乐观的期待,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中国法律界的人士应当比其他专业的人们持有更多耐心。 我们这一代法律人,在很多年前,或许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进入了法律职业的殿堂。尽管一直心怀困惑,但仍感到生逢其时。当年填写大学入学志愿的那一个不经意的触点,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般戏剧性地打开,纷纷扰扰又灿烂缤纷。今天,法治文化已经成为我们不离不弃的宿命。无论人海沉浮,我们都希望无法无天的幽灵远离;无论世事纷纭,我们都希望依法治国的大道不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