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社会
|
|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熟悉的旋律响起,有人感叹、有人泪目、有人惆怅,人体衰老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至关重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未来将坚持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口老龄化道路。 人口老龄化增速快差异大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谈及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时,王海东用了“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这四个词语来形容。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不仅如此,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区域差异大的特点。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这样的形势也给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先后印发“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召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新时代老龄工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这也使得我国老龄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达49个,参保人员达1.45亿,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此外,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国家卫健委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 打造老年人宜养宜居环境 “老有所养”是每一位老年人的夙愿,养老服务体系也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三大体系之一。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民政部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党中央、国务院层面出台养老服务政策文件10余件,民政部及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90余件,养老服务国家或行业标准50余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密集出台,搭建起了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除政策推动外,2012年至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底的近两倍。 “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当前我国已逐渐形成“9073”养老模式,老年人更习惯于居家依托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表示,为了给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家门口”的服务,住建部一直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相继发布《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等一批紧扣老年人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的标准规范,对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内容、智能服务等作出详细规定。 在既有居住区中,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补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短板,打造老年人宜居环境。2019年至2021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1万部,这项措施让很多长期居家老年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走出楼栋。在新建居住区中,也督促指导各地落实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推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 民政部也在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指导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鼓励试点创新,“十三五”时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护住老人安享晚年“养老钱” “叔叔阿姨,我们的保健品吃了能包治百病”“您把房子抵押就能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了,以房养老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我们有路子能以特殊条件帮助您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 这些都是养老诈骗的惯用伎俩,不法分子利用销售保健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等手段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情况层出不穷。 今年4月,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12国家部委共同参与推进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国家卫健委主要负责整治卫生健康领域的养老诈骗问题。”王海东介绍说,国家卫健委通过发布警示教育案例、编印防骗手册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反诈防骗政策宣传和科普知识宣传。同时,开展民营医院专项巡查行动,联合民政部、中医药局等部门印发通知,指导各地聚焦养老机构涉医违法违规行为。 李永新说,民政部主要负责整治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隐患,在养老服务机构及场所开展了两轮深入摸排,并配合卫生健康、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专项排查。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排查27万多家机构和场所,梳理出950家风险隐患点,累计取缔关停510家,立案81家,判决48家,移交相关部门处置91家。 打击养老诈骗就是守护老百姓的“养老钱”,让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要时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
我国构建适老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健康老龄化
|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
|
|
|
( 2022-11-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社会 |
|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街道康乐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助老服务。
CFP供图 |
|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 熟悉的旋律响起,有人感叹、有人泪目、有人惆怅,人体衰老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逃不过岁月的侵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增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至关重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老龄工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未来将坚持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口老龄化道路。 人口老龄化增速快差异大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谈及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时,王海东用了“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这四个词语来形容。 一组数据足以佐证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不仅如此,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呈现出区域差异大的特点。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数量比农村多,但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比城镇地区更高。按照2020年数据,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辖区人口比重超过20%的省份共有10个,主要集中在东北、川渝等地区。 这样的形势也给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给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应对任务很重。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先后印发“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召开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新时代老龄工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这也使得我国老龄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基本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达49个,参保人员达1.45亿,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此外,为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国家卫健委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 打造老年人宜养宜居环境 “老有所养”是每一位老年人的夙愿,养老服务体系也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三大体系之一。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介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民政部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党中央、国务院层面出台养老服务政策文件10余件,民政部及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90余件,养老服务国家或行业标准50余件,养老服务政策制度密集出台,搭建起了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除政策推动外,2012年至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59亿元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社区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农村社区。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底的近两倍。 “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当前我国已逐渐形成“9073”养老模式,老年人更习惯于居家依托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重要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表示,为了给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家门口”的服务,住建部一直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相继发布《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等一批紧扣老年人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的标准规范,对设施的规划布局、建设内容、智能服务等作出详细规定。 在既有居住区中,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补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短板,打造老年人宜居环境。2019年至2021年,各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1万部,这项措施让很多长期居家老年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走出楼栋。在新建居住区中,也督促指导各地落实达标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的要求,推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 民政部也在不断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指导各地在区县层面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鼓励试点创新,“十三五”时期,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投入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推动各地探索形成家庭养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探访关爱,互助养老等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服务模式。 护住老人安享晚年“养老钱” “叔叔阿姨,我们的保健品吃了能包治百病”“您把房子抵押就能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了,以房养老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我们有路子能以特殊条件帮助您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 这些都是养老诈骗的惯用伎俩,不法分子利用销售保健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等手段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权益的情况层出不穷。 今年4月,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12国家部委共同参与推进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国家卫健委主要负责整治卫生健康领域的养老诈骗问题。”王海东介绍说,国家卫健委通过发布警示教育案例、编印防骗手册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反诈防骗政策宣传和科普知识宣传。同时,开展民营医院专项巡查行动,联合民政部、中医药局等部门印发通知,指导各地聚焦养老机构涉医违法违规行为。 李永新说,民政部主要负责整治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隐患,在养老服务机构及场所开展了两轮深入摸排,并配合卫生健康、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专项排查。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排查27万多家机构和场所,梳理出950家风险隐患点,累计取缔关停510家,立案81家,判决48家,移交相关部门处置91家。 打击养老诈骗就是守护老百姓的“养老钱”,让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要时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