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窗口
8 2/8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武侯违法警情下降三成的背后
· 张桂梅:愿做大山里的一盏灯
· 旦增顿珠:雪域高原上的“工匠”
· 新昌搭建强警平台打造热血铁军
· 兵团十二师“访调诉裁”多元解纷
· 渭南政法人挺在战“疫”第一线
· 长宁信访有刚度更有温度
· 延庆成立“海陀山”服务队
· 石首吸毒人员下降近八成
· 凤县检察助企业复工复产

渭南政法人挺在战“疫”第一线

( 2022-10-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窗口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 本报通讯员 赵琳

  上轮疫情发生后,陕西省渭南市政法干警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了政法力量。
  疫情发生后,渭南市委政法委迅速在全市政法系统吹响抗击疫情“集结号”。渭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凯第一时间主持召开市委政法委机关书记办公会,安排部署政法系统及机关疫情防控、下沉社区工作,提出一系列工作要求。
  “您好,请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在临渭区解放街道西南京路社区,市委政法委党员干部身着“志愿红”,向居民讲解疫情防控政策,扫码登记检测信息,引导有序排队。从凌晨到深夜,市委政法委党员干部主动开展志愿服务52件次,累计配合完成1.6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
  渭南市检察院选派精干力量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高风险区开展核酸检测保障任务。市县两级检察院依法能动履职,坚持线上业务不停步,对涉疫犯罪案件100%提前介入、快捕快诉。
  设在渭南市公安局的疫情流调溯源工作专班,最多的一天梳理了50多万条涉疫数据。“所有的数据必须第一时间接收、处置,第一时间形成报告转发,慢一秒,群众被感染的风险就大一分。”民警李吉庆负责的信息研判报告是流调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脱下法袍,换上“大白”,甘做逆行人。凌晨5点,临渭区法院的志愿者已经在做核酸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同时,渭南中院的干警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维持现场秩序,帮助申请一码通,缓解群众排队等候的焦虑情绪。
  “警察同志,请帮帮我。”良田派出所民警赵宏辉、经侦大队民警赵宏超分别在执行管控任务时,接到临产孕妇求助,迅速了解情况、联系报备、协调医院,第一时间将群众送往医院就医,为生命护航。
  渭南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党员干部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同时利用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智慧调解系统等公共平台,进行线上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化解,坚持法律服务“不掉线”。
  战“疫”路上,渭南政法人化身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守望相助的服务员、转运物资的快递员。一个个生动而硬核的场景,一个个平凡的善举,温暖着群众的心,也展示了渭南政法人的抗疫担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