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10/13 9 10 11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为读者打开民法学习的大门
· 全面梳理研究企业合规理论
· 加强对商标法的解释与说明
· 律师精神的“寻根”之旅
· 做一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山大人
· 反思与超越:法律人的生存之道
· 半工半读的苦与乐

做一名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山大人

( 2022-08-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周长军 (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

  巨海惊涛成人事,波翻浪卷铸铁心。我们都知道,你们这三年或四年的大学生活,是相当的不容易。从2020年开始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至今仍未完全退去,防控上稍一松懈还可能会凶猛来袭。新冠肺炎疫情可说是近一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不仅对人类文明和法治秩序的维系构成了严峻挑战,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回首你们过往的大学时光,有一些时段只能在封闭的校园中活动,有一些课程无奈调整为线上讲授,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时不得不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临近毕业找工作,又经历了一波较重的疫情……那么,困苦之下,我们怎样面对,退缩吗?艰难之下,我们如何回应,逃避吗?肯定不能!古往今来,磨难从来不败强者。在磨砺中前进,在苦难中开花,应当是“气有浩然”的山大人秉持的坚定信念。
  当然,苦难若要成就伟大,必须有坚实基础的支撑。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尤为重要,和各位分享,与大家共勉。
  第一,面对挫折和困境,应当具有强大的意志力。疫情终会过去,你们在未来的漫漫人生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社会,还会有这样那样需要饮冰卧雪的瞬间。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都会有起起伏伏,会有陷入低谷的时候。正如古代哲人所言,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尽管每个人都难以逃避这一规律,但是,面对困境的人生态度各有不同,甚至差别很大。意志力强大的人敢于直面困难,不惧逆境,才能经受得住困苦的考验,也才能看得见星辰和大海。通常来讲,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理想,不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胸怀、包容的思想、良好的情商,而且需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面对挫折和困境,牢骚和抱怨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毛主席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睿智地指出,“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大家注意观察的话,不难发现,那些牢骚太盛、抱怨太多的人不仅可能影响到健康,而且往往影响到同事和领导对他的印象和判断,影响到他的进步和成长。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从正面看,把克服困境当作锻炼自己、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过程。正所谓“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之后,我也成为歌。
  第二,面对挫折和困境,应当坚持努力的步伐。在困难面前,我们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同时也要进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持续努力。著名文学家莫言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向广大青年致信《不被大风吹倒》中写道:“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的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青年作家刘同在这方面的表达更为直接,他说:“做一个努力的人好处在于,人家见了你都会想帮你。如果你自己不做出一点努力的样子,人家想拉你一把,都不知你的手在哪里。”伴随着坚持不懈的、讲求方法的努力,我们方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寻寻觅觅中,蓦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面对挫折和困境,还应当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有些时候,为突破面临的困局和障碍,你可能已经努力、奋斗、拼搏,但迟迟看不到成功的曙光或者转机的迹象。此时此刻,保持一份乐观自信的心态就显得非常重要。要相信自己,相信努力会有回报,相信好运一定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你身上。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在目标确立之后的奋斗过程中,信心和坚持是多么的重要!坚持,坚持,再坚持。要相信,在努力的加持下,你一定能心想事成!因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海风荡荡,涛水汤汤。仲夏毕业季,乘风破浪时。坚守理想与志向,方能乘风破浪;学会在逆境中成长,方能成功抵达理想的彼岸。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的那样,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文章为作者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