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1954年,北京政法学院校舍建成后,全校师生从北京大学旧址沙滩校区搬到学院路41号。在其后的几年时间里,从校领导到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劳动逐步完善和美化了这个新校园。其中,1959年建成的“小滇池”,同样凝聚着学院师生辛勤劳动的汗水。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召开。由于当时宾馆不多,从云南来北京参加全运会的昆明部队运动员被安排在北京政法学院驻扎。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决定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帮学校挖一个人工湖。 1959年3月23日,全院师生举行挖建人工湖誓师大会,和解放军一起,在教学楼以西、联合楼以南的一片空地上开始了劳动。在学校的安排下,全校的同学都排好班轮流劳动。一部分同学和解放军一起在空地上挖坑,挖出来的土则堆到湖的中央,形成一个湖心岛。另外一部分同学则排着队到新街口豁口拉老城墙的墙砖。这个时候,为了修建地铁,北京城剩下的老城墙也被陆续拆除。拆除的办法是动员机关单位和市民义务劳动,并把拆下来的墙砖拉走。同学们走路来到新街口豁口,将扒下来的墙砖装上解放军昆明部队的卡车,拉回学校,砌成人工湖的边墙。 在那个年代,北京政法学院的同学们参加的劳动多不胜数,中央确定政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懂得阶级斗争知识,体魄健全,有文化,能劳动的政法工作者”,劳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相比之下,修建“小滇池”的劳动真可谓是小菜一碟。在全院师生和解放军的共同努力下,“小滇池”很快就建好了。由于这些解放军来自昆明,就把这个人工湖命名为“小滇池”。 那么,既然是一个人工湖,水又从哪里来呢?那时候学校里面有一口机井,在如今“法治天下”碑的位置。这口井是学校自来水的来源,供应着全院师生的生活用水。由于当时北京的地下水还很充足,这口井的水也是又多又好,除了供应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还能给“小滇池”以及1965年建成的游泳池蓄水。 “小滇池”建成以后,又在岸边和湖心岛种上了垂杨柳和木槿花。一时间,“小滇池”成为校园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在上课劳动之余都喜欢在湖岸边看书聊天,在杨柳和木槿花之间徘徊。冬天到来,待湖面结成了冰,还可以在上面滑冰。 那真是这个“袖珍大学”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学校北门外种上了杨树,几幢宿舍楼之间栽上了核桃树和枣树,教学楼两边都是桃树,在“小滇池”和操场之间开辟出了一个桃园,教学楼和“小滇池”之间则是核桃园,联合楼的北边还有一个葡萄园,面积虽然不大,却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的生机。礼堂旁边的一大片地曾经是一个美丽的花园,种上了种类繁多的花。假如遇上有些名贵的品种开了花,还会广播告知全校,让大家去观赏。 春天的时候,繁花盛开,校园里到处都是花的芬芳、鸟的鸣叫。徜徉于百花丛中,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不出校门也可以踏春赏景。秋天到来,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果树结出了果子:桃子、枣、葡萄、核桃。坐在落叶飘飞的树下看书,神清气爽。即使再饿再馋,也从来没有人去摘果子吃。到了假期,学校人少,更是平添了一份静谧,为美丽的校园带来另外一种风景。而“小滇池”周围的这一片区域,绿树掩映,垂柳拂水,或临岸,或登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风景这边独好,实在是美不胜收。 可惜的是,后来学校被解散,没有人来管理“小滇池”,导致水源枯竭。曾经波光潋滟的“小滇池”变成了一个大坑,长满杂草。夏天下雨积水之后,甚至散发出阵阵恶臭。 1986年,刚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在原来“小滇池”的位置上盖了学校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从此,“小滇池”从学院路41号的地图上消失了。 (文章节选自《法大凝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
|
“小滇池”畅想曲
|
|
|
|
( 2022-08-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图为1959年5月,北京政法学院人工湖动土留念。 |
|
1954年,北京政法学院校舍建成后,全校师生从北京大学旧址沙滩校区搬到学院路41号。在其后的几年时间里,从校领导到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劳动逐步完善和美化了这个新校园。其中,1959年建成的“小滇池”,同样凝聚着学院师生辛勤劳动的汗水。 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召开。由于当时宾馆不多,从云南来北京参加全运会的昆明部队运动员被安排在北京政法学院驻扎。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决定利用训练之余的时间帮学校挖一个人工湖。 1959年3月23日,全院师生举行挖建人工湖誓师大会,和解放军一起,在教学楼以西、联合楼以南的一片空地上开始了劳动。在学校的安排下,全校的同学都排好班轮流劳动。一部分同学和解放军一起在空地上挖坑,挖出来的土则堆到湖的中央,形成一个湖心岛。另外一部分同学则排着队到新街口豁口拉老城墙的墙砖。这个时候,为了修建地铁,北京城剩下的老城墙也被陆续拆除。拆除的办法是动员机关单位和市民义务劳动,并把拆下来的墙砖拉走。同学们走路来到新街口豁口,将扒下来的墙砖装上解放军昆明部队的卡车,拉回学校,砌成人工湖的边墙。 在那个年代,北京政法学院的同学们参加的劳动多不胜数,中央确定政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懂得阶级斗争知识,体魄健全,有文化,能劳动的政法工作者”,劳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相比之下,修建“小滇池”的劳动真可谓是小菜一碟。在全院师生和解放军的共同努力下,“小滇池”很快就建好了。由于这些解放军来自昆明,就把这个人工湖命名为“小滇池”。 那么,既然是一个人工湖,水又从哪里来呢?那时候学校里面有一口机井,在如今“法治天下”碑的位置。这口井是学校自来水的来源,供应着全院师生的生活用水。由于当时北京的地下水还很充足,这口井的水也是又多又好,除了供应全校师生的生活用水,还能给“小滇池”以及1965年建成的游泳池蓄水。 “小滇池”建成以后,又在岸边和湖心岛种上了垂杨柳和木槿花。一时间,“小滇池”成为校园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在上课劳动之余都喜欢在湖岸边看书聊天,在杨柳和木槿花之间徘徊。冬天到来,待湖面结成了冰,还可以在上面滑冰。 那真是这个“袖珍大学”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学校北门外种上了杨树,几幢宿舍楼之间栽上了核桃树和枣树,教学楼两边都是桃树,在“小滇池”和操场之间开辟出了一个桃园,教学楼和“小滇池”之间则是核桃园,联合楼的北边还有一个葡萄园,面积虽然不大,却给校园带来了勃勃的生机。礼堂旁边的一大片地曾经是一个美丽的花园,种上了种类繁多的花。假如遇上有些名贵的品种开了花,还会广播告知全校,让大家去观赏。 春天的时候,繁花盛开,校园里到处都是花的芬芳、鸟的鸣叫。徜徉于百花丛中,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不出校门也可以踏春赏景。秋天到来,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果树结出了果子:桃子、枣、葡萄、核桃。坐在落叶飘飞的树下看书,神清气爽。即使再饿再馋,也从来没有人去摘果子吃。到了假期,学校人少,更是平添了一份静谧,为美丽的校园带来另外一种风景。而“小滇池”周围的这一片区域,绿树掩映,垂柳拂水,或临岸,或登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风景这边独好,实在是美不胜收。 可惜的是,后来学校被解散,没有人来管理“小滇池”,导致水源枯竭。曾经波光潋滟的“小滇池”变成了一个大坑,长满杂草。夏天下雨积水之后,甚至散发出阵阵恶臭。 1986年,刚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在原来“小滇池”的位置上盖了学校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从此,“小滇池”从学院路41号的地图上消失了。 (文章节选自《法大凝眸: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