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昊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今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结合办案数据回答了《法治日报》记者提问。 “四大检察”协调发展 记者:今年是检察机关的“质量建设年”,从半年的业务数据上看,“四大检察”办案质量有什么变化? 案管办负责人:今年是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全国检察机关积极依法能动履职,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创新司法办案方式、提升司法办案质效,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检察机关坚决贯彻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检察办案质量持续向好。严厉打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2.5万人。统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89.9%。同时,各地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诉前羁押率同比减少12.7%。不诉率同比增加9.1%,不起诉质量不断提升。 积极开展大数据监督,民事检察精准化引领工作创新发展。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3.6万件,部分地区运用大数据、“一案多查”等方法,主动发现案件线索。对于审结的案件,提出抗诉2023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179件,民事抗诉改变率为90.9%,同比增加6.7%,监督精准性不断提升。对于办理的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案件,提出检察建议2.3万件,检察建议采纳率同比增加13.7%,监督质量明显提高。 坚决落实以“我管”促“都管”的理念,行政检察办案规模、成效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行政生效裁判提出抗诉88件,再审检察建议139件,行政抗诉意见改变率、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分别增加8.1%、20.5%。持续抓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共化解行政争议5345件,向行政机关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188件。 积极稳妥推进公益保护,聚焦关键领域发挥公益诉讼监督效能。同时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为民办实事 破解老大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宣传作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安全生产事故源头治理,共办理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329件。 依法惩治涉疫犯罪 记者: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涉疫犯罪有什么新变化?检察机关的履职方式有什么特点? 案管办负责人:检察机关快速应对涉疫犯罪新形势,在依法惩治涉疫犯罪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疫犯罪708件1316人。起诉人数较多的罪名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和偷越国(边)境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等。疫情犯罪转向以妨害国(边)境管理和部分核酸检测机构违反防疫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主。 在涉疫刑事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总体上坚持依法从严打击,有力震慑犯罪、维护防控秩序,同时坚决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正反两面宣传引导。上半年,检察机关办理的涉疫案件中,依法不批捕168件375人,不起诉281件472人。检察机关快速查办相关案件,快速办理了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根据今年涉疫犯罪的新变化、新态势,最高检单独或与公安部联合发布3批16个典型案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高检共发布了18批95个典型案例,既指导检察机关正确办案,又对潜在犯罪形成震慑,同时推动群众进一步提高对涉疫犯罪的认识、警惕、防范,引导依法防疫、战“疫”。 严打养老诈骗犯罪 记者:今年4月,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案管办负责人:检察机关积极部署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用检察履职守护养老“钱袋子”。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养老诈骗犯罪767件1863人,其中以养老产业为名实施犯罪的827人,其他涉养老诈骗1036人。 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案件呈现犯罪场景网络化、犯罪手段多样化、受害对象涉众化特点。从起诉罪名来看,养老诈骗类型主要集中在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三类犯罪,这三类犯罪占全部养老诈骗罪名的94.4%。而此类犯罪往往受害者多,具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明显特征。 上半年起诉的养老诈骗犯罪中,提供“养老服务”为名的有475人,投资“养老项目”的336人,销售“养老产品”的210人,宣称“以房养老”和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的140人。 最高检积极部署投入专项行动,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会议开至四级检察院,将以各类养老产业为名实施的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主要包括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 最高检在组织各级检察机关摸排在办案件的基础上,加大专项督导力度,对10起重大养老诈骗案件挂牌督办,组织地方检察机关及时起诉一批在办养老诈骗案件。 全力守护未成年人 记者: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已实施一周年,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案管办负责人:检察履职贯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其他“五大保护”,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检察机关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更加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批捕12223人,附条件不起诉11632人,不起诉16458人。对不批捕、不起诉、被判处刑罚、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受刑事处罚人员等开展特殊预防3156次,这些数据与同期相比有较大上升,说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在办案中得到充分践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检察机关积极履职融入其他“五大保护”。 在家庭保护方面,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国检察机关推广“督促监护令”。今年上半年,受理撤销监护权案件203件,支持个人起诉70件,支持单位起诉57件,撤销监护权104件,有效监督“甩手家长”履职管教、依法带娃。 在学校保护方面,参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以监督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协助推进学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害、性骚扰、防控学生欺凌等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专项排查、督导检察、情况通报的方式,持续助推校园安全建设。上半年共起诉涉及校园暴力犯罪案件165件343人。 在社会保护方面,最高检组织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建立强制报告“每案必查”机制,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推动相关部门追责,并制发强制报告追责典型案例。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1340人,同比上升51.8%。 在网络保护方面,上半年起诉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42人,积极办理网络保护和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促进健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建设。 在政府保护方面,主动加强与行政部门及群团组织的沟通协调,加强线索发现、关爱救助、社会支持等方面协作。上半年发放救助金额1300余万元,帮助重返学校1104人,提供临时照料790人。 加大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最高检组织编写出版发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全书》。全国3.9万余名检察官在7.7万余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 本报北京7月20日讯
|
|
充分履行检察职能 全面提升监督质效
|
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就上半年主要办案数据答记者问
|
|
|
( 2022-07-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昊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今年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结合办案数据回答了《法治日报》记者提问。 “四大检察”协调发展 记者:今年是检察机关的“质量建设年”,从半年的业务数据上看,“四大检察”办案质量有什么变化? 案管办负责人:今年是检察工作“质量建设年”,全国检察机关积极依法能动履职,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创新司法办案方式、提升司法办案质效,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检察机关坚决贯彻宽严相济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刑事检察办案质量持续向好。严厉打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2.5万人。统筹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89.9%。同时,各地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诉前羁押率同比减少12.7%。不诉率同比增加9.1%,不起诉质量不断提升。 积极开展大数据监督,民事检察精准化引领工作创新发展。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案件3.6万件,部分地区运用大数据、“一案多查”等方法,主动发现案件线索。对于审结的案件,提出抗诉2023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4179件,民事抗诉改变率为90.9%,同比增加6.7%,监督精准性不断提升。对于办理的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案件,提出检察建议2.3万件,检察建议采纳率同比增加13.7%,监督质量明显提高。 坚决落实以“我管”促“都管”的理念,行政检察办案规模、成效进一步扩大。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对行政生效裁判提出抗诉88件,再审检察建议139件,行政抗诉意见改变率、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分别增加8.1%、20.5%。持续抓实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共化解行政争议5345件,向行政机关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188件。 积极稳妥推进公益保护,聚焦关键领域发挥公益诉讼监督效能。同时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为民办实事 破解老大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宣传作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安全生产事故源头治理,共办理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329件。 依法惩治涉疫犯罪 记者: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涉疫犯罪有什么新变化?检察机关的履职方式有什么特点? 案管办负责人:检察机关快速应对涉疫犯罪新形势,在依法惩治涉疫犯罪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 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疫犯罪708件1316人。起诉人数较多的罪名有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和偷越国(边)境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等。疫情犯罪转向以妨害国(边)境管理和部分核酸检测机构违反防疫规定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主。 在涉疫刑事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总体上坚持依法从严打击,有力震慑犯罪、维护防控秩序,同时坚决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正反两面宣传引导。上半年,检察机关办理的涉疫案件中,依法不批捕168件375人,不起诉281件472人。检察机关快速查办相关案件,快速办理了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 根据今年涉疫犯罪的新变化、新态势,最高检单独或与公安部联合发布3批16个典型案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最高检共发布了18批95个典型案例,既指导检察机关正确办案,又对潜在犯罪形成震慑,同时推动群众进一步提高对涉疫犯罪的认识、警惕、防范,引导依法防疫、战“疫”。 严打养老诈骗犯罪 记者:今年4月,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案管办负责人:检察机关积极部署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用检察履职守护养老“钱袋子”。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养老诈骗犯罪767件1863人,其中以养老产业为名实施犯罪的827人,其他涉养老诈骗1036人。 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案件呈现犯罪场景网络化、犯罪手段多样化、受害对象涉众化特点。从起诉罪名来看,养老诈骗类型主要集中在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三类犯罪,这三类犯罪占全部养老诈骗罪名的94.4%。而此类犯罪往往受害者多,具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明显特征。 上半年起诉的养老诈骗犯罪中,提供“养老服务”为名的有475人,投资“养老项目”的336人,销售“养老产品”的210人,宣称“以房养老”和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的140人。 最高检积极部署投入专项行动,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会议开至四级检察院,将以各类养老产业为名实施的犯罪作为打击重点,主要包括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 最高检在组织各级检察机关摸排在办案件的基础上,加大专项督导力度,对10起重大养老诈骗案件挂牌督办,组织地方检察机关及时起诉一批在办养老诈骗案件。 全力守护未成年人 记者: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已实施一周年,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案管办负责人:检察履职贯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两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其他“五大保护”,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 检察机关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更加注重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批捕12223人,附条件不起诉11632人,不起诉16458人。对不批捕、不起诉、被判处刑罚、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受刑事处罚人员等开展特殊预防3156次,这些数据与同期相比有较大上升,说明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在办案中得到充分践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确立了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检察机关积极履职融入其他“五大保护”。 在家庭保护方面,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全国检察机关推广“督促监护令”。今年上半年,受理撤销监护权案件203件,支持个人起诉70件,支持单位起诉57件,撤销监护权104件,有效监督“甩手家长”履职管教、依法带娃。 在学校保护方面,参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以监督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协助推进学校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害、性骚扰、防控学生欺凌等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专项排查、督导检察、情况通报的方式,持续助推校园安全建设。上半年共起诉涉及校园暴力犯罪案件165件343人。 在社会保护方面,最高检组织开展“检爱同行 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建立强制报告“每案必查”机制,对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的推动相关部门追责,并制发强制报告追责典型案例。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1340人,同比上升51.8%。 在网络保护方面,上半年起诉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42人,积极办理网络保护和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促进健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建设。 在政府保护方面,主动加强与行政部门及群团组织的沟通协调,加强线索发现、关爱救助、社会支持等方面协作。上半年发放救助金额1300余万元,帮助重返学校1104人,提供临时照料790人。 加大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最高检组织编写出版发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全书》。全国3.9万余名检察官在7.7万余所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 本报北京7月20日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