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杨灿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你们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见证历史、参与历史、创造历史,伟大梦想终将在你们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年年初,我国克服种种困难挑战,又一次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双奥之城”,共享奥林匹克荣光。时隔14年的冬奥会以大道至简彰显了自信开放的“中国式浪漫”,从中美冰壶队赛后互换礼物的“礼尚往来”,到运动员礼包里小朋友们手绘画作的“礼轻情意重”,积淀着中国五千多年“礼义之邦”的深厚底蕴,展示了中国人尊礼重礼的“礼仪之道”。希望你们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探究“礼”的价值属性和文化内涵,了解蕴藏其中的道德观、社会观、天下观,使其真正成为内心认同的修身准则、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 第一,以礼正己,修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心性品德。“礼”是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的价值理念。《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你们初入社会,应用“礼”来修身养性和自我教化。 首先,正己立身要博学知礼。礼文化有别于西式分科专业化,主张自然与人文、个体与他人的融合,强调人文化成的融通。提升文化素质和个人素养,不仅要博闻广识、开阔视野,同时要按照礼的内在要求,一体化融汇所学知识,注重厚基础与专业化的结合。其次,正己立身要克己守礼。“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无论是独处还是群聚、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常掸心灵之尘、常清思想之垢,坚守本心、善心、耐心和良心,做到自律、自省、自重和自励。最后,正己立身要知行依礼。“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广博的学识、个人的修为要在实践中表现历练,在行动中积累沉淀,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文质彬彬,方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二,以礼待人,秉持“信近于义、恭近于礼”的处世之道。礼是虚心恭敬和良好和谐的规范。谦逊恭敬、以礼敬人,方能得道多助,个人更易成功、社会更加和谐。 一是要保持谦恭礼貌。“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江海。个人担当作为固然不易,更可贵的是内心时刻谦恭虚己,举手投足传递善意,以谦敬消弭紧张、以诚信赢得信任、以尊重争取支持,展现“心善渊”的人格魅力,“与善仁”的和睦关系。二是要互相宽容礼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以宽厚忠恕之道换位思考,成己进而成人,自爱进而爱人。即使有不同观念和看法,也要保持理性包容,不能妄自尊大。和而不同、推己及人,理解和尊重多样性选择,多行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君子之举。三是要注重文明礼仪。“礼之用、和为贵”,要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礼”内聚道德力量,外化行为规范,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三,以礼致和,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礼”蕴含着中华文明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礼运·大同篇》描绘的孔子世界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血脉相连、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古今辉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在继承中转化、学习中超越,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 一是要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源”。新时代的你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沟通中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要深植忧乐为天下的家国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文化将个人追求和家庭责任延伸到肩负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倡导人们移孝作忠、爱国如家,将深厚的家国情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延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传承、践行。三是要秉行仁爱及万物的大同理念。礼文化追求的理想目标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更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国家与世界的“命运与共”。无论是“独善其身”时、抑或能够“兼济天下”之际,大家都要关注生活点滴的“一枝一叶”,关怀无穷远方、无数人的“老”与“幼”,关心大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爱天下、爱万物的境界与格局。 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上,今天就请携“礼”踏上人生新旅程吧,希望你们在纷繁迷眼的世事中明礼于心、行礼于人,满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一片赤诚,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走好当代青年的新时代长征路,走出自己人生的别样风景。 (文章为作者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
|
携“礼”踏上人生新旅程
|
|
|
|
( 2022-07-1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杨灿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你们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见证历史、参与历史、创造历史,伟大梦想终将在你们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年年初,我国克服种种困难挑战,又一次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双奥之城”,共享奥林匹克荣光。时隔14年的冬奥会以大道至简彰显了自信开放的“中国式浪漫”,从中美冰壶队赛后互换礼物的“礼尚往来”,到运动员礼包里小朋友们手绘画作的“礼轻情意重”,积淀着中国五千多年“礼义之邦”的深厚底蕴,展示了中国人尊礼重礼的“礼仪之道”。希望你们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探究“礼”的价值属性和文化内涵,了解蕴藏其中的道德观、社会观、天下观,使其真正成为内心认同的修身准则、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 第一,以礼正己,修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心性品德。“礼”是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的价值理念。《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你们初入社会,应用“礼”来修身养性和自我教化。 首先,正己立身要博学知礼。礼文化有别于西式分科专业化,主张自然与人文、个体与他人的融合,强调人文化成的融通。提升文化素质和个人素养,不仅要博闻广识、开阔视野,同时要按照礼的内在要求,一体化融汇所学知识,注重厚基础与专业化的结合。其次,正己立身要克己守礼。“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无论是独处还是群聚、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常掸心灵之尘、常清思想之垢,坚守本心、善心、耐心和良心,做到自律、自省、自重和自励。最后,正己立身要知行依礼。“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广博的学识、个人的修为要在实践中表现历练,在行动中积累沉淀,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文质彬彬,方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第二,以礼待人,秉持“信近于义、恭近于礼”的处世之道。礼是虚心恭敬和良好和谐的规范。谦逊恭敬、以礼敬人,方能得道多助,个人更易成功、社会更加和谐。 一是要保持谦恭礼貌。“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江海。个人担当作为固然不易,更可贵的是内心时刻谦恭虚己,举手投足传递善意,以谦敬消弭紧张、以诚信赢得信任、以尊重争取支持,展现“心善渊”的人格魅力,“与善仁”的和睦关系。二是要互相宽容礼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以宽厚忠恕之道换位思考,成己进而成人,自爱进而爱人。即使有不同观念和看法,也要保持理性包容,不能妄自尊大。和而不同、推己及人,理解和尊重多样性选择,多行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君子之举。三是要注重文明礼仪。“礼之用、和为贵”,要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礼”内聚道德力量,外化行为规范,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三,以礼致和,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礼”蕴含着中华文明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礼运·大同篇》描绘的孔子世界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血脉相连、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古今辉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在继承中转化、学习中超越,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 一是要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源”。新时代的你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沟通中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要深植忧乐为天下的家国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文化将个人追求和家庭责任延伸到肩负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倡导人们移孝作忠、爱国如家,将深厚的家国情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延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传承、践行。三是要秉行仁爱及万物的大同理念。礼文化追求的理想目标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更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国家与世界的“命运与共”。无论是“独善其身”时、抑或能够“兼济天下”之际,大家都要关注生活点滴的“一枝一叶”,关怀无穷远方、无数人的“老”与“幼”,关心大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爱天下、爱万物的境界与格局。 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上,今天就请携“礼”踏上人生新旅程吧,希望你们在纷繁迷眼的世事中明礼于心、行礼于人,满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一片赤诚,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走好当代青年的新时代长征路,走出自己人生的别样风景。 (文章为作者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节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