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景德镇“暖心加油站”赋能小区治理
· 头渡镇“联动联处”做实平安建设
· 友谊社区民情大碗茶品出“治理香”
· 孟家塬村激发自治活力拓宽幸福路
· 大众露营亟待“补位”
· “儿童厨具”非玩具
· 十堰为农村交通系牢“安全带”
· 中原检察“一案一打包”认罪认罚网上办
· 碰瓷团伙落网记

景德镇“暖心加油站”赋能小区治理

( 2022-05-2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图① 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在“暖心加油站”“充电”。
  图② 居民在“暖心加油站”调解纠纷。

□ 本报记者  黄辉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许若 张勇
  
  “小刘,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是吴师傅家不分昼夜地装修,你心里怎么想?”在社区网格员马静芳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下,刘某最终同意错开邻居吴某的休息时间进行装修,两位争吵了大半个月的邻居终于握手言和。
  在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周路口街道“暖心加油站”,像这样的成功调解案例还有很多。
  如果将城市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社会治理就是扎入泥土的根,只有根系粗壮、发达,城市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居民区作为重要的基层治理单元,停车划线如何规范、安全隐患如何彻查、邻里纠纷如何化解、疫情防控如何筑牢……这些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的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社会治理中的难事大事。
  2021年以来,周路口街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聚焦“一老一小”,盘活辖区闲置空间,将废弃仓库改造的“城管环卫之家”再度升级为“暖心加油站”,通过空间赋能、阵地前移、“三心”齐用,让“暖心加油站”成为各类人群的休憩点、孤寡老幼的连心点、文明新风的传播点、社区服务的延伸点、社情民意的收集点和社会矛盾的化解点。
  如今,“有困难找组织,有需求到‘暖心加油站’”已在当地深入人心。
“暖心”微服务 畅通居民“堵点”
  走进“暖心加油站”,映入《法治日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以及按需设置的饮水机、微波炉、免费充电宝、急救箱等共享服务设施,各类人群特别是户外工作者只要来到这里,就可实现“渴了能喝水、饿了能热饭、热了能纳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伤了能急救”。
  每当中午下课铃响,数十名离家较远的小学生在家长陪伴下走出校园,来到“暖心加油站”,开心地吃起“爱心便当”。
  “因为学校管理和疫情防控的需要,此前我们只能从家里带着做好的饭菜来,陪着孩子在校外马路边就餐,那样既不安全也不卫生,尤其是碰到刮风下雨和严寒酷暑时,就更不方便。”学生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有了“暖心加油站”,这些问题全都解决了。
  “暖心加油站”位于珠山区老城区里弄中,周边住有不少孤寡老人、“三无”人员、失独家庭和留守儿童,他们有的自理能力较弱,有的对社区服务依赖性较强,如果服务缺位、错位,很可能给社会治理埋下隐患。
  为了更好地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周路口街道积极探索“五社联动”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梳理“需求、资源、服务”三项清单,通过广泛开展义诊、免费理发、同过“母亲节”等10余个主题活动,无偿提供健康指导、专项体检、家电维修等20余项公益服务,持续开展关爱慰问活动,有力托起了“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有效减少了矛盾“因子”。
  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在“暖心加油站”参加学习交流和文娱活动,不仅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还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更提升了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开展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的归属感、认同感,唤醒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自治效能。
  如今,新时代文明新风在千年瓷都已悄然形成。
“舒心”即刻办 解决民生“难点”
  “感谢社区,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的生活难题。”近日,家住珠山区七小宿舍的老教师李某握着“暖心加油站”站长曾樱的手,连声道谢。
  因为化粪池堵塞,七小宿舍的30户居民备受困扰。李某作为居民代表向“暖心加油站”反映了情况。从下单到网格员接单,再到社区回单,仅用了48小时,化粪池堵塞问题就得到妥善解决,居民拍手称赞。
  为了第一时间解决好居民的“急难愁盼”,周路口街道将“暖心加油站”作为社区党群服务的外延阵地,通过开通红色代办、绿色通道和设置“心愿信箱”等举措,每天安排志愿者接待居民、开箱受理、答疑释惑、解决问题,“扁平化”的服务模式使居民反映问题更便捷、社区受理问题更及时,联动解决问题更高效,让“暖心加油站”真正成为收集民情、聚焦民生、倾听民意、解决民困的“桥头堡”。
  截至目前,“暖心加油站”已有效解决居民各类诉求50余件,满意度高达98.7%。
  针对辖区年轻居民日出夜归、年老居民体弱多病等特点,该街道在居民区内合理布设“便民邮筒”。在“暖心加油站”的感召下,外卖员和快递小哥当起了“兼职邮差”,他们在工作之余将“便民邮筒”中的待办材料带回“暖心加油站”妥善处理,处理好之后再送回居民家中,不仅解决了居民下班时间与社区服务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还减少了居民来回跑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实现居民办事“最多只跑一次”。
  “一米叮咚”服务队是周路口街道打造的又一亮点。该服务队自2015年成立以来,召集了30余名“敲夫”,开展敲门活动38000余次。其中,赛跑坦社区“一米叮咚”分队关爱陪伴一名孤寡老人生命中的最后24小时,在当地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
  “辖区有很多孤寡老人,他们无依无靠,有的时候生病了也没人照料,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定期的敲门服务,动态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传递社会关爱,及时开展救助。”“一米叮咚”志愿服务队队长姚文后如是说。
“爽心”破壁垒 消除治理“痛点”
  周路口街道地处景德镇市中心繁华商贸圈,接城连乡、高低起伏、星罗棋布,社会治理难度较大。为此,该街道将多年来打造的“百姓说事”等矛盾纠纷调解品牌入驻“暖心加油站”,及时介入调解各种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推动排查化解工作前移。
  在此引领下,一批思想觉悟高、法律意识强、群众基础好的“五老”人员自发组成“和事佬”义务调解队,加入“暖心加油站”。他们以楼宇为单元、居民区为小网格、社区为大网格,面对面听取居民诉求,有效化解家庭邻里纠纷、劳务纠纷、合同纠纷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引发的各类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和事佬”义务调解队共调处各类纠纷30余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楼宇、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治理格局。
  与此同时,“暖心加油站”充分整合妇联、司法、信访、志愿者队伍等基层治理资源,积极引导“五老”人员和户外工作者参与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递等基层治理工作,提前掌握苗头性矛盾纠纷,创新“五位一体”(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心理关爱、志愿帮扶)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民调解组织体系。
  截至目前,“暖心加油站”已服务居民200余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3次,预防矛盾纠纷发生率达100%,调解成功42起邻里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达100%,有力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