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一池碧水映天山
· 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香格里拉”

一池碧水映天山
新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2022-04-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2021年10月1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携手库尔勒市志愿服务协会、库尔勒绿丝带守护天鹅志愿服务队在杜鹃河畔开展“保护野生天鹅 促进生态建设”主题活动,向市民和游客宣传保护野生天鹅注意事项。近年来,库尔勒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野生天鹅在该市各水域越冬,并且逐渐由候鸟变成了留鸟,成为当地的环保名片。 严万海 摄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蓝天白云常相伴,绿水青山入画来。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坚决守住生态环境红线底线,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标志性战役,持续加大污染环境治理力度,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丽新疆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新疆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依法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为了让一幅幅美丽生态家园画卷在天山南北铺就,近年来,新疆划定总面积42.44万平方公里(含兵团)生态保护红线,占全疆国土面积的26.01%。
  通过持续推进“绿盾”专项行动,新疆全面清退自然保护区内挤占生态空间行为,深入推进保护区内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与整改,组织开展生态环境变化遥感调查评估。
  新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近年来,新疆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排污许可、河(湖)长制,严格环境监督执法,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打好污染防治战
  因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近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巴楚县红海湿地公园迎来大批候鸟栖息。成群的野鸭、鹭类等数千只水鸟自由嬉戏、觅食。
  通过近些年持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红海湿地公园周边的原始胡杨林得到有效封育和保护,为迁徙候鸟的停留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202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自治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划定优先保护区、重点管控区、一般管控区共1323个环境管控单元,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管控和资源利用效率4个维度严格环境准入,为今后空间规划、产业政策、项目发展等提供了绿色标尺。
  从昔日“漫卷狂风蚀春色,迷梦黄沙掩碧空”,到如今“风拂杨柳千顷绿,水润桃杏万园红”,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书写了新疆版的“塞罕坝”荒漠绿化奇迹。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草原生态持续改善。2021年,新疆森林面积达1.24亿亩,仅2021年就完成造林265万亩、草原修复治理634万亩、退耕还林57万亩,累计治理沙化土地659.9万亩,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实现“双缩减”。
  2019年启动的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三年拯救行动,让600多万亩濒临死亡的原始胡杨林再现生机;为天山以南1000多万名各族群众,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近旁筑牢绿色屏障。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的麦盖提县,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从2012年起,该县实施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
  麦盖提县通过多年持续奋战,曾经风沙肆虐的沙海变成一望无垠的绿洲,已定植的30多万亩生态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0%以上。沙尘暴和浮尘天气明显减少,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冬病夏治”
  为了守护好“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近年来,新疆各地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综合治理,推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发《新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坚持聚焦“乌—昌—石”“奎—独—乌”重点区域,突出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重点污染物,突出重点行业,紧盯钢铁、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管控,持续推进钢铁、火电行业超低排放,石化、化工等行业的提标改造,蓝天保卫战效果明显。
  通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专项行动,新疆各地积极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去年,乌鲁木齐市入选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和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支持范围。
  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深入实施,从十几年前一进入采暖季就难见蓝天、空气污浊,到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5天,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首次达到80%以上,乌鲁木齐采暖季的“天空蓝”已经越来越多,冬日人们在户外滑冰、滑雪,畅享冬日乐趣。
  2021年,新疆14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4.6%,与2016年相比,上升了4.1个百分点。
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一池碧水映天山。
  数据显示,2021年,新疆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94.5%。
  近年来,新疆各地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开展河湖管理专项执法检查和河湖采砂治理、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和入河(湖)排污口监督管理,启动重点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问题,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新疆持续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成全区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立、治”整治任务,各地州市日供水规模千吨或服务人口万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基本见效;实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加强跨境流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等。
  博斯腾湖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博湖县将每月5日确定为全县“志愿服务日”,组织志愿者沿湖捡拾杂物,用实际行动保护沿湖生态。
  随着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清四乱”等行动的开展,在新疆,干涸了多年的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因为塔河下游持续生态输水重现生机,大河归来;一度被称为“头疼河”,昔日脏、乱、差,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头屯河,逐渐褪去污垢,披上新装,成为美丽的生态公园;新疆各地越来越多的湿地公园,呈现出鸟鸣啁啾、鱼翔浅底、水天一色的美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
  2021年,新疆监测河流、湖库优良水质比例分别达到98.2%、78.1%,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县各乡镇村民家中的生活废水也通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实现回收再利用,各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村民们拓展旅游元素打造民宿经济,乡村生态旅游让村民们普遍享受到了美好幸福时光。
  平西梁村民宿店“沐蓝·美宿”的老板沈慧萍说,“现在,来这里开民宿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游客不出去逛景区,只看看大家在门前种的花花草草,都会觉得特别赏心悦目。”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新疆提前完成了重金属减排目标,通过农用地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掌握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和摸清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得到有效监管,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自从使用了有益菌肥,不仅产量提高了,蔬菜品质更好了,每亩地纯收入也提高了。”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萨克村村民艾萨江·阿西木说。
  新疆各地坚持“经济、环保、高效、增产”的用肥用药理念,深入推进复合肥、有机肥、农家肥使用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土壤,推动绿色兴农。
  新疆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对涉镉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和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监管,完成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为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不断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得到规范化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为了让各族群众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新疆正在提速新一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旨在让大美新疆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