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疫情之下旅游业如何危中寻机
· 探索大数据等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三审两问一公开”管好政府“钱袋子”
· 加快修法工作进度
· 已形成修改建议稿

英德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乡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制
“三审两问一公开”管好政府“钱袋子”

( 2022-04-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 本报通讯员  郑志刚

  乡镇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监督工作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乡镇人大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近年来,广东省英德市人大常委会探索构建“三审两问一公开”乡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新机制,通过“审收入预算”“审支出预算”“审民生实事项目安排”和“问预算执行合法性规范性”“问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度”以及年终公开预算执行和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探索出一条乡镇人大监督政府科学民主有效理财的新路子。
关口前移预算审查更精细
  “预算收入与支出的科目一些类、款、项设置得太笼统,应当再细化一些,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政府一般性支出过大,预算收支类目也不够细化严谨,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更要精打细算……”在英德市英红镇人大组织召开的预算初审会上,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小组的几位人大代表轮流发言,向与会的镇政府和财政预算编制部门工作人员认真提出预算草案的审查意见建议。
  “提前参与预算初审,能让我们加深对预算草案的了解,把握财政资金的流向,做到心中有数。”参加初审会的代表们向记者介绍说。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以往,镇政府及财政部门向镇人大主席团提交的预算草案时间迟、预算编制专业性太强、看不太懂、问题分析不出来,人大会议时间短、预算审查报告内容多,提交人大会议审查的财政预算报告过于笼统,财政预算获批后发放不及时,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审计的透明度较低,向社会公布的财政预算报告透明度不高,成为镇级财政预算审查中普遍存在的“通病”。
  为了破解镇级预算编制的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太笼统等现实问题,英德市人大常委会从2021年开始研究探索“三审两问一公开”机制,致力实现镇级预算编制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实践中,按照审收入预算、审支出预算、审民生实事项目安排的“三审”环节工作要求,各镇人大主席团设立镇预算审查监督小组,由若干名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大代表组成。镇人大会议召开前一个月,主席团召集监督小组成员集中研究预算草案,并组织监督小组、部分人大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各个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调研,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
  在前述基础上,在各镇召开预算初审会,按照预算法要求,重点对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的完整性、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等进行审查。同时,审查预算编制是否能保障人大会议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是否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相结合等。初审会后,镇财政预算编制部门根据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预算草案进行调整。
  “初审会后,我镇共优化细化了7个子项的支出项目,其中政府一般性支出预算减少270万元,同时加强了乡村振兴、民生方面的投入,城乡社区和农林水预算支出分别增加100万元和200万元。”英红镇人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预算编制审查上,我们要求财政资金向民生工程倾斜,切实根据我镇财力合理安排相关项目,既要防止盲目追求‘高大上’,也要避免‘小打小闹’,要真正贴近民心,解决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问题。”
跟踪问效全程监督更有力
  为防止“一审了之”,在实施“三审”后,英德市人大常委会将预算中所涉及的重大事项和民生实事与代表履职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两问”制度。
  记者了解到,“两问”中的一问,是问预算执行合法性规范性,由镇预算审查监督小组对预算收入、支出进行“过问”,重点审查预算资金收入规模、来源渠道、是否可以统筹使用或是否需要“戴帽”安排等前置条件,对预算支出重点审查预算支出的编制是否合法,是否坚持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是否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和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将基本支出编列到款,审查预算支出的编制是否合理以及专项经费政策依据是否充分等。
  “二问,是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进度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英德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全市各镇人大主席团在人大会议审议通过预算报告后,挑选出一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分配给本镇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分别监督实施,从项目开工前阶段至项目竣工验收结算阶段的进度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同时收集汇总项目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并转交镇政府研究处理,镇人大主席团对镇政府整改情况及时组织相关代表进行跟踪监督。
  2021年英德全市各镇人大会议召开后,波罗镇人大从2021年镇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选取镇区便民停车场建设项目作为当年预算审查监督的重点,并将该项目交由波罗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负责。
  波罗片区联络站选出项目专责小组,通过现场视察、走访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项目开工前阶段至项目竣工验收结算阶段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促进项目按计划推进,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以前每逢墟日,因为停车位不足,大家只能把车停在路边,既拥堵又不安全。现在新建了4个停车场,我们来镇区赶集可以有序停放车辆,不用再抢车位了!”波罗镇的群众纷纷为镇人大点赞。
  采访中,波罗镇人大代表向记者表示:“通过实施‘三审两问’,财政资金对民生实事项目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强了。”
主动公开资金使用更透明
  今年年初,英德市浛洸镇人大会议召开后不久,一份包含了镇预算编制和执行、重点民生项目和“三公”经费决算、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和采购结果、审查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等内容的预算审查工作报告,通过宣传公告栏张贴、微信公众号推送等“线上+线下”形式,在全镇居民中广而告之。
  “‘一公开’,就是镇人大主席团在年终将预算执行情况和重大事项与民生实事的实施情况、项目存在问题等向社会进行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英德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英德各镇人大主席团会在年终陆续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预算审查监督小组和各专责小组关于预算执行和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形成专题报告,并在次年初召开镇人大会议时向大会报告。大会通过后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确保政府财政在阳光下运行。
  记者了解到,“三审两问一公开”以严格执行预算法为要求,以“三审”为基础,以“两问”为抓手,最终达到政府依法行政、代表依法履职的目的。
  今年年初,英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镇级预算草案模板,通过将镇级预算编制格式化、具体化、简单明了化和成立预算审查监督小组提前对预算编制报告审核,有效解决镇级预算编制太笼统、模糊不清,代表看不懂、不想看以及没时间看的问题,实现了预算说得明、代表看得懂的目标,有效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促进了政府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目的。
  近年来,英德市各镇人大和各级人大代表高度关注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事业,运用“三审两问一公开”工作机制,推动政府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持续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以英红镇为例,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从2020年的350余万元,上升到2021年的1000余万元,增幅接近200%,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记者注意到,英德市通过实施“三审”“两问”,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基层代表履职室内化、形式化、表面化等问题,实现了代表履职有具体事务干、有具体责任担、有真实材料写和有明确结论报的实质性转变,基层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大幅提升,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得到不断增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