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调研
|
|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湖南省怀化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面对3月17日怀化主城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怀化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优势,迅速启动疫情防控机制,实施精准高效防控阻击,用10天时间取得了“疫情外溢有效管控、病例有效医治、社会面传播基本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的阶段性成效,为依托社会治理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累了实战经验。 一、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推动防控力量向一线整合 疫情防控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紧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解决力量不足的难题。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怀化坚持把支部建在防疫一线,借助“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平台,建立健全高效联防联控机制。 为建强一线党建堡垒,怀化建立了以防疫指挥部为“作战中枢”,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为作战单元的扁平化指令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成立了65个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由市直后盾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城区联点领导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统筹协调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为构建网格实战体系,怀化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将主城区8个街道、65个社区划分为65个一级社区网格、256个二级片区网格、2760个三级微网格。三级社区网格长分别由市直后盾单位“一把手”、市直后盾单位其他班子成员、街道社区干部担任,确保防疫一线各层级实战网格的高效有序联动。 为充分整合网格防控力量,怀化市区两级下派5265名干部包保联系社区(村),与1120名基层网格员一并编入网格,制定《怀化市直后盾单位包保工作方案》。 二、坚持大数据精准摸排,提升防控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是快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为此,怀化充分整合综治、公安、疾控等部门数据资源,发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实施精准信息摸排和流调溯源。 为多轨分析查清患者轨迹,怀化建立了流调专班,依托专技手段,对确诊患者各类图侦轨迹、车辆轨迹等数据进行并联分析,以准确定位关联风险点。 为实现四方联动查人员,怀化构建了“公安+大数据+疾控+地方”四方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疾控与公安流调数据信息共享,排查确诊患者疑似接触人员。 为实现逐户上门查信息,怀化采取“楼栋长+包保单位干部(志愿者)”模式,组织工作组开展“敲门行动”,以网格、楼栋为单位,逐户上门排查登记,建立健全网格住户花名册,全面实现人口信息、流动轨迹、核酸检测、红黄码隔离“四个精准”。 三、坚持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怀化充分运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累计出动封控警力2.1万余人次、群防群治力量近21万人次,迅速阻断疫情传播渠道,通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实现了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为铸牢城区“铁桶阵”,怀化创新建立了“大中小”三级铁桶防控模式,整个主城区铸造“大铁桶”,8个街道铸造“中铁桶”,17个封控区、6个管控区和476个核酸检测点、26个隔离场所铸造“小铁桶”,部署警力进行社会面动态管控,办理干扰疫情防控案件,构建起大桶套小桶、桶桶相对隔绝的防控格局。 为守好交通“护城河”,怀化深化运用安保“护城河”经验,在主城区出入口设置卡点,在城区设置交通管制执勤点、流动执勤组,部署警力,严格24小时全封闭管制。 为织密社区“防控网”,怀化聚焦1152个24小时值守卡点、包保居家隔离人员等重点防控任务,动员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物业人员等担任四级网格员,就地就近参与值班值守、封控管理、应急处置、包保服务等任务。 四、坚持暖民心安民心,全力做好做优疫情服务保障工作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是孤立的政策,而是一套复杂的运行体系,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高效精准推进防控工作,又尽可能确保生产生活的规范有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对此,怀化通过建立健全“微网格+服务”的机制,以确保防控、生活保障的规范有序,避免因疫情防控给人民群众带来生产生活上的不便。 为高效开展“微网格+核酸检测服务”,怀化围绕城区476个核酸检测点,累计组织约2.4万余名微网格的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楼栋长等,负责秩序维护、信息摸排、政策宣传等工作,高效保障完成6轮平均70余万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确保每一轮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为暖心开展“微网格+便民服务”,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通24小时政府救助热线,建立“群众点单、网格派单、网格员(志愿者)接单”的便民服务机制,做到全员在线、全时响应、全程服务。 为有序开展“微网格+复工复产服务”,怀化积极推进部门、社区职能联动,为网格内企业、单位和群众复工复产提供“一对一”靠前服务。针对复工复产后,各类矛盾纠纷增加的风险压力,依托访源、诉源、警源“三源共治”平台,大力运用“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机制,依法化解涉疫矛盾纠纷。 4月17日,怀化本轮疫情最后一名确诊患者出院,实现了确诊病例“清零”。回顾这场战“疫”,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并获得最终胜利。当然,也需要看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当前,我国仍处于疫情防控吃劲的关键时期,我们尤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严格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付诸东流。必须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紧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健全高效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微网格+服务”机制,充分整合综治、公安、疾控等部门数据资源,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第一时间阻断病毒传播扩散,阻断疫情风险外溢,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程度保障、服务民生,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
|
快速精准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
|
|
|
( 2022-04-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
|
|
王建球
湖南省怀化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
|
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湖南省怀化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面对3月17日怀化主城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怀化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优势,迅速启动疫情防控机制,实施精准高效防控阻击,用10天时间取得了“疫情外溢有效管控、病例有效医治、社会面传播基本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的阶段性成效,为依托社会治理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积累了实战经验。 一、坚持党建引领网格,推动防控力量向一线整合 疫情防控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紧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解决力量不足的难题。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怀化坚持把支部建在防疫一线,借助“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平台,建立健全高效联防联控机制。 为建强一线党建堡垒,怀化建立了以防疫指挥部为“作战中枢”,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为作战单元的扁平化指令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成立了65个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由市直后盾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主城区联点领导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统筹协调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为构建网格实战体系,怀化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将主城区8个街道、65个社区划分为65个一级社区网格、256个二级片区网格、2760个三级微网格。三级社区网格长分别由市直后盾单位“一把手”、市直后盾单位其他班子成员、街道社区干部担任,确保防疫一线各层级实战网格的高效有序联动。 为充分整合网格防控力量,怀化市区两级下派5265名干部包保联系社区(村),与1120名基层网格员一并编入网格,制定《怀化市直后盾单位包保工作方案》。 二、坚持大数据精准摸排,提升防控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是快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为此,怀化充分整合综治、公安、疾控等部门数据资源,发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础支撑作用,实施精准信息摸排和流调溯源。 为多轨分析查清患者轨迹,怀化建立了流调专班,依托专技手段,对确诊患者各类图侦轨迹、车辆轨迹等数据进行并联分析,以准确定位关联风险点。 为实现四方联动查人员,怀化构建了“公安+大数据+疾控+地方”四方联动工作机制,推动疾控与公安流调数据信息共享,排查确诊患者疑似接触人员。 为实现逐户上门查信息,怀化采取“楼栋长+包保单位干部(志愿者)”模式,组织工作组开展“敲门行动”,以网格、楼栋为单位,逐户上门排查登记,建立健全网格住户花名册,全面实现人口信息、流动轨迹、核酸检测、红黄码隔离“四个精准”。 三、坚持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怀化充分运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果,累计出动封控警力2.1万余人次、群防群治力量近21万人次,迅速阻断疫情传播渠道,通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实现了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为铸牢城区“铁桶阵”,怀化创新建立了“大中小”三级铁桶防控模式,整个主城区铸造“大铁桶”,8个街道铸造“中铁桶”,17个封控区、6个管控区和476个核酸检测点、26个隔离场所铸造“小铁桶”,部署警力进行社会面动态管控,办理干扰疫情防控案件,构建起大桶套小桶、桶桶相对隔绝的防控格局。 为守好交通“护城河”,怀化深化运用安保“护城河”经验,在主城区出入口设置卡点,在城区设置交通管制执勤点、流动执勤组,部署警力,严格24小时全封闭管制。 为织密社区“防控网”,怀化聚焦1152个24小时值守卡点、包保居家隔离人员等重点防控任务,动员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物业人员等担任四级网格员,就地就近参与值班值守、封控管理、应急处置、包保服务等任务。 四、坚持暖民心安民心,全力做好做优疫情服务保障工作 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是孤立的政策,而是一套复杂的运行体系,既不能对不同地区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阻碍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又不能不当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高效精准推进防控工作,又尽可能确保生产生活的规范有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对此,怀化通过建立健全“微网格+服务”的机制,以确保防控、生活保障的规范有序,避免因疫情防控给人民群众带来生产生活上的不便。 为高效开展“微网格+核酸检测服务”,怀化围绕城区476个核酸检测点,累计组织约2.4万余名微网格的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楼栋长等,负责秩序维护、信息摸排、政策宣传等工作,高效保障完成6轮平均70余万人次的核酸采样任务,确保每一轮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为暖心开展“微网格+便民服务”,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开通24小时政府救助热线,建立“群众点单、网格派单、网格员(志愿者)接单”的便民服务机制,做到全员在线、全时响应、全程服务。 为有序开展“微网格+复工复产服务”,怀化积极推进部门、社区职能联动,为网格内企业、单位和群众复工复产提供“一对一”靠前服务。针对复工复产后,各类矛盾纠纷增加的风险压力,依托访源、诉源、警源“三源共治”平台,大力运用“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机制,依法化解涉疫矛盾纠纷。 4月17日,怀化本轮疫情最后一名确诊患者出院,实现了确诊病例“清零”。回顾这场战“疫”,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并获得最终胜利。当然,也需要看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当前,我国仍处于疫情防控吃劲的关键时期,我们尤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严格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付诸东流。必须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紧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健全高效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微网格+服务”机制,充分整合综治、公安、疾控等部门数据资源,实行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第一时间阻断病毒传播扩散,阻断疫情风险外溢,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程度保障、服务民生,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