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
9 2/9 1 2 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江西政法改革品牌
· 五治融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共同的梦想 共同的未来
· “相信胜利的春天总会到来”
·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硬仗
· 图片新闻
· 围绕“质量建设年”做好两方面“高质量融合”
·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部署开展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

宁波12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五治融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 2022-04-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吴  攸
  
  “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12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在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对“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的一个注脚。年年都“幸福”的宁波背后到底有何奥秘?
  宁波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钟关华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去年以来,宁波市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按照整体部署、试点先行的方式,以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融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布局现代化、方式现代化、能力现代化、区域特色现代化,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政治引领法治保障
  去年7月,中央政法委批复同意宁波市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地区。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立足宁波打造可供全国复制参考的市域社会治理样板?
  从领导干部抓起!据悉,宁波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情况,每年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与平安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强化党委在规划、决策、监督方面作用。
  回应“市域社会治理推进怎么干?”宁波出台《高水平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确定了市域社会治理总体框架,还把试点工作指引细化为857项并分别赋分,建构市域社会治理评估指标系统,采取“一月一报表、一月一评估”方式,紧盯治理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加以改进和提升。
  去年一年,针对城乡治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烟花爆竹经营燃放等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宁波市加强立改废释工作,制定完成《宁波市电梯安全条例》等3件地方性法规,修改完成《宁波市经营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等8个地方性法规。
自治强基德治教化
  在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老百姓说话管用!”是村民们在此安居乐业的底气。原来,每年年初,村委会就组织广大群众提议年度计划、需办实事项目,由村干部公开承诺、领办实办,并通过倾听民意、专家分析、班子讨论、镇街预审、事后评估落实“五步决策”。
  如何发动群众主动管好自己的身边事,以绣花针功夫精细化做好治理工作是宁波近年来不断探索的议题。
  健全村(社区)议事协商机制,推广村民说事、乡贤参事、民情恳谈等多元参与模式。落实社区“365服务工作法”“书记一点通”等便民服务机制,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大大激发。推广“乡村德治二十条”“道德庭”“婚丧礼俗整治”等经验方法,让“办酒不铺张、垃圾不落地、河道不洗衣、车辆不乱停、庭院不乱堆、公共场所不吸烟”的乡村新风尚蔚然成风。
  村社的问题大家讨论,企事业单位的事情也要员工一起商量。宁波市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开展全市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自检和绩效评估,全市基层单位职代会(职工大会)建制率95%,让“职工说事”成为新常态。
智治支撑跑出加速度
  网格员巡查的脚步、“雪亮工程”传回的影像,信息汇集使社会治理的“触角”更灵敏,而聪明的“大脑”则赋予数据更多可能性。
  去年冬天镇海区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庄市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发挥“智慧中枢”的作用,通过已接入辖区内所有关键部位监控,疫情防控指挥部可以随时掌握最新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实时指挥调度、采取应对措施。
  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智慧中枢”的依托正是基层治理“四平台”,经过6年运行,宁波形成了“四纵三横”整体系统架构,实现部门数据线上共享、诉求信息线上报送、研判分流线上推送、处置全程线上留痕、考核督查线上实现。
  宁波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孙小雄告诉记者,基层治理“四平台”整合消防、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渔业船舶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数据,健全安全生产问题及时发现闭环处置、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同时,以三江流域洪水、城区内涝、防台、山洪、地质灾害等领域为重点,建设一体化、数字化应急防控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