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浙江全力护航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
· 为“爱拼敢赢”擦亮法治底色

浙江全力护航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
法治与民营经济携手同行共发展

( 2022-03-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浙江省武义县公安局熟溪派出所组建“红风筝”助企服务驿站,切实为辖区企业做好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及时排查化解企业员工间的矛盾纠纷,组织平安志愿者开展护企巡逻,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治安环境。图为民警走访企业了解治安情况。 徐文荣 摄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浙江上下一心热情擘画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春日盛景中,民营企业是一股引入瞩目的力量。
  2022年开春浙江省第一个大会——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寄语新期待“民营经济成为发展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平稳发展的压舱石、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共同富裕的主引擎”。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浙江始终将民营经济视作最大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大资源。
  浙江是法治中国建设发源地和重要实践地,法治与民营经济始终保持着携手同行、共生共荣、同向发展的紧密联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职能作用,精准对接民营企业司法需求,积极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努力营造最优法治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全力推动新时代民营经济新飞跃,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凝聚磅礴力量。
向法而生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底色,法治让这一底色成色更足。
  回眸民营经济成长之路,民营经济向法而生,法治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到第一部私营企业条例,从全国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规到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温州始终奏响着经济与法治同频共振的响亮节拍。
  今年1月1日,全国首部关于“两个健康”的地方性法规《温州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施行。
  原野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星涛正在推进林下经济产业项目,他第一时间翻阅了条例,看见“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条款,“这份法律大礼包让我们民营企业对今年发展有了更足信心。”
  “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旭东说,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两个健康”创建成果,让温州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更足的法治保障。
  在发展不同阶段,浙江始终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为民企发展提供“沃土”。
  浙江加强和改进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各地各部门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统筹、亲自主抓,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举措,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信用是企业生存之基、发展之本。
  2021年,台州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这与台州以立法引导、激励、服务台州企业走诚信经营之路密不可分。
  台州民营企业占比高达99.5%,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精准立法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优化,2020年7月1日起,《台州市企业信用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关于企业信用促进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为台州民营经济再创新辉煌奠定了法治基石。
  面对疫情挑战,浙江坚持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以政府行为为主要调整对象,以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中长期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执行性、补充性、创新性作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0年2月1日起,《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这部条例不仅给我们保障,还隐含着很多机会。”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负责人顾时杰透露,作为民营建筑业龙头企业,有了条例支撑,中天更有底气去改善经营结构促进转型升级。
  2021年,浙江市场主体总量进一步攀升,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截至12月底,共有各类市场主体868.47万户,增长8.12%,连续两年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居全国第一。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廉熙说,在浙江,各级党政机关体现出较强的法治理念,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浙江还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和系统性变革,让行政管理更加公开透明。
循法而行
  浙江的发展经验证明:民营经济唯有循法而行方能行稳致远。
  平安稳定的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浙江持续深化平安建设,聚焦“民转刑”案件、安全生产、毒品、道路交通安全、新型网络犯罪、经济金融领域涉稳风险六方面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扎实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政法数字化协同工程,有力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
  护航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发展,浙江公安机关始终冲锋在前。
  宁波公安积极打造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夯实企业发展的平安基石。针对涉企案事件多发、企业诉求多元,2019年9月成立全省首家警企服务中心,同时健全完善三级警企服务体系及配套运行机制,与1095家企业实行结对帮扶,与5906家企业建立警企联席警官制,开创了警方对企协同服务新模式。全省公安机关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并推广宁波经验。
  检察机关的依法履职,关键时刻能挽救一个企业,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
  这是永康一家生产销售走步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心声:“如果不是检察官尽职尽责,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做什么,我的企业肯定也完了。”
  2017年,这家企业因质监部门抽样检测认为不符合跑步机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而被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侦查。如果罪名成立,企业将被判处巨额罚金,法定代表人也将面临刑罚。
  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院深入分析认为涉案走步机与传统跑步机存在显著区别,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
  很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定走步机为一种创新产品,不适用跑步机国家标准,并就产品名称、宣传、技术要求等方面给出规范性意见,至此该产品有了国家标准。该案办理被赞誉为“依法保护创新,办理一个案件推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
  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检察机关积极探索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给企业开辟了一条重生之道,通过建立第三方机制,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并对企业合规承诺进行调查、评估、监督和考察,检察机关根据评估结果、整改效果等依法作出宽缓化处理决定,从而促进企业合规守法经营,减少和预防企业违法犯罪。
  3月3日,绍兴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第一次联席会议暨企业家法治会客厅揭牌仪式举行。绍兴咸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绍兴老字号协会会长宋金才称赞道,“第三方机制管委会成立、企业家法治会客厅揭牌,是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的好举措,企业要用好新平台,依法经营,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依法而治
  循法而行,旨在实现依法而治。
  浙江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群众办事更方便、政府监管更高效。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李奕介绍说,杭州创新知识产权审判运行机制,强化审判管理指导,通过每一起案件的精心审理固化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影响力,实现了知识产权审判对文化创新的引导和保障作用,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赋能。
  “就到这里就可以吗?不用去花园法庭了呀?”近日,当原告走进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专业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共享法庭”时,有点犹豫地提出了疑问。在法官助理张程琦协助下,身在花园法庭的法官汪佳丽远程开庭,快速审结案件。
  浙江以推进共享法庭建设为切口,加强与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和“浙江解纷码”高度融合、高效协同,以便捷化诉讼服务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助力形成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共享格局。
  市场里不仅有共享法庭,更有法律顾问。
  “租赁期满了,承租方的东西还放在租赁房里,人又找不到,怎么处理?”“给对方加工后把货送到对方单位,送货单上是工作人员签收的,万一对方老板不承认,这送货单算不算有效证据,加工费能拿到吗?”在嘉兴桐乡市濮院镇双贤社区,一场法治沙龙正在进行,来自浙江景雅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的8名党员律师,针对企业、经营户等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
  桐乡有13万市场主体,桐乡市司法局创新建立“法律顾问服务进网格”工作机制,将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到网格,结合网格内市场主体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
  浙江780多万家市场主体中,没有法律顾问的占绝大多数,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省司法厅借鉴社会治理网格化模式,先以镇街、村社、特色小镇、企业园区、楼宇等为单位横向划分网格,再纵向将协会、商会等作为网格单位,根据当地法律资源情况配比,力争“不漏一户”,全省已建成近2万个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
  浙江司法行政系统还积极参与“僵尸企业”依法处置,提供惠企便民法律服务、开展最佳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专项行动等,助力民营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创建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法治中国示范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