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 本报通讯员 李长龙 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安徽省合肥经开区提出彻底化解建区以来的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62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58个,其他4个也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清零”。 在这些“骨头案”“钉子案”的破解中,合肥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综合运用协商、调解、疏导等各种措施,优化“三层机制”,进一步发挥了社区扩权赋能的作用,干部作风得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也随之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下力气真干真见效 合肥经开区莲花社区南北货场从1998年开始形成,非法占地11400多平方米,带来严重的环保、安全等隐患,一直是百姓投诉的焦点。 去年,借助经开区“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和“环保整治”契机,由区城管局牵头,莲花社区负责,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正式启动拆除搬迁工作。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历时6个多月,将近4万多立方米的“三渣”和近千平方米的违建一扫而空,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现在,该地块正在进一步提升改造,一期新增近两万平方米绿化,二期打造“九福”游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货场变为风景怡人的生态游园,绽放出城市的新风采。 “真干真见效。”合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局长樊传彬说,以前,一些“老大难”问题没有解决,是因为存在不敢碰硬、嫌麻烦、等看望思想。“解决这些问题的确费时费力,但却并非不可碰,也一定有解决方法。就看你敢不敢较真,愿不愿下力气去干。”樊传彬认为。 海恒社区习友棚户区安置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之一。2021年,社区和有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取消13户28人安置资格,成功追回违规享受安置面积1540平方米,一举肃清不正之风,追回国有资产,彰显政策的公平公正,为后续习友棚户区和黄岗平顶楼两个项目整体回迁安置扫清障碍,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大局。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经开区共确定遗留问题62个,其中拆迁类问题30个,安置类问题24个,征地类问题8个。截至目前,共完成58个,完成率达93.55%,其中包括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临湖社区三期二部拆迁问题、海恒社区棚户区遗留问题、锦绣社区棚户区遗留结算问题等,而高刘、新港、锦绣、临湖均实现遗留问题“清零”,莲花、海恒遗留问题解决率也高达90%。 有力保障项目建设 芙蓉社区中环紫荆公馆是一个已建成十多年的小区,业主常因停车位产生矛盾纠纷。为解决这一历史问题,芙蓉社区牵头成立了紫荆公馆停车位矛盾化解处置工作专班,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确保业主不再为车位问题持续产生矛盾和不满。 在2022年1月印刷出版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重点事项化解处置典型案例汇编》中,集合了20个案例。 “都是经开区多年来的难点、痛点类型问题。”樊传彬说,这些案例中,有的等待处理解决时间长达10年以上且牵涉面较广,有的关系到开发区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有的虽然细小但却关系到社区基层治理的公平、公正,处理不慎会引发负面影响,而这些案例中问题的成功化解,是过去一年开发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决心、信心和能力的证明。 此举不仅让百姓获益,也为经开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2021年,经开区先后保障了引江济淮、合安高铁、城市轨道、老旧小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沪渝蓉高铁等一批省、市、区级重大及民生项目顺利用地。 2021年,经开区全力实施房屋安置攻坚年计划,计划续建和新建安置小区11个,交付安置小区7个,建设和安置任务量创历年之最。 截至目前,南区建成区房屋安置工作基本完成,仅存少量新增人口和解困安置,已纳入今年建设计划,订单式兜底解决。而北区拆迁四年以上户均已安置到位,余下安置房已全部纳入今年建设计划。经开区全年安置到位率在合肥全市领先。 优化机制扩权赋能 每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都是一块“硬骨头”,要成功啃下这些“硬骨头”,就需要优化工作机制。 “‘老大难’的问题,就要有不同于一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樊传彬说,为提供机制保障,工委、管委会领导高站位靠前指挥,双周调度会上专题讨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带领各部门梳理每个问题的细节,找出应对原则和方法。同时,工委、管委会领导还一线督导,紧抓落实,压实责任,向全区贯彻“啃下硬骨头,促进新发展”的理念。 而社区管理局作为牵头部门,要明确这些“老大难”问题的性质、现状,并与相关部门协作拿出具体的应对之法。 为此,社区管理局领导带头一个个社区跑,摆家底、梳问题、列清单。在走访社区调研的基础上,社区管理局一周开一次调度会,把每个问题的性质、难点、需求等详细列出来讨论。社区管理局能够讨论出解决方案的,直接和相关部门对接会商,确定后分解任务,落实到人,每周紧盯进度,实行办理销号。而一些更为重大、牵涉面更广、需要更高层面解决的问题,则向工委、管委会双周调度会汇报,以便统筹解决。 方案确定后,更多的具体实施还要落在社区主体上。“去年扩权赋能改革的布局,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巨大的作用了。”樊传彬说,扩权赋能给予社区更多职责的同时,也更便于社区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辖区内的问题。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模式,在一年中让各社区深感巨大的变化。小到一个井盖的更换,以往需要层层上报解决,如今社区层面就可完成,加速了进程,让百姓更满意。而这一新变化,在去年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樊传彬介绍说,从实际看,社区最了解辖区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的解决方案中,社区的意见很重要,也关系到后续具体实施。扩权赋能后,社区有了更多的灵活性,也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的积极性,调动了每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樊传彬说,新的一年,合肥经开区还将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上半年争取把剩下的4个问题化解掉。
|
合肥经开区扩权赋能改革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公平公正是破解遗留问题的利器
|
|
|
|
( 2022-03-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 本报通讯员 李长龙 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安徽省合肥经开区提出彻底化解建区以来的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62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58个,其他4个也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清零”。 在这些“骨头案”“钉子案”的破解中,合肥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综合运用协商、调解、疏导等各种措施,优化“三层机制”,进一步发挥了社区扩权赋能的作用,干部作风得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也随之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下力气真干真见效 合肥经开区莲花社区南北货场从1998年开始形成,非法占地11400多平方米,带来严重的环保、安全等隐患,一直是百姓投诉的焦点。 去年,借助经开区“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和“环保整治”契机,由区城管局牵头,莲花社区负责,各职能部门全力配合,正式启动拆除搬迁工作。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历时6个多月,将近4万多立方米的“三渣”和近千平方米的违建一扫而空,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现在,该地块正在进一步提升改造,一期新增近两万平方米绿化,二期打造“九福”游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货场变为风景怡人的生态游园,绽放出城市的新风采。 “真干真见效。”合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局长樊传彬说,以前,一些“老大难”问题没有解决,是因为存在不敢碰硬、嫌麻烦、等看望思想。“解决这些问题的确费时费力,但却并非不可碰,也一定有解决方法。就看你敢不敢较真,愿不愿下力气去干。”樊传彬认为。 海恒社区习友棚户区安置也是历史遗留问题之一。2021年,社区和有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取消13户28人安置资格,成功追回违规享受安置面积1540平方米,一举肃清不正之风,追回国有资产,彰显政策的公平公正,为后续习友棚户区和黄岗平顶楼两个项目整体回迁安置扫清障碍,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大局。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经开区共确定遗留问题62个,其中拆迁类问题30个,安置类问题24个,征地类问题8个。截至目前,共完成58个,完成率达93.55%,其中包括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临湖社区三期二部拆迁问题、海恒社区棚户区遗留问题、锦绣社区棚户区遗留结算问题等,而高刘、新港、锦绣、临湖均实现遗留问题“清零”,莲花、海恒遗留问题解决率也高达90%。 有力保障项目建设 芙蓉社区中环紫荆公馆是一个已建成十多年的小区,业主常因停车位产生矛盾纠纷。为解决这一历史问题,芙蓉社区牵头成立了紫荆公馆停车位矛盾化解处置工作专班,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确保业主不再为车位问题持续产生矛盾和不满。 在2022年1月印刷出版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重点事项化解处置典型案例汇编》中,集合了20个案例。 “都是经开区多年来的难点、痛点类型问题。”樊传彬说,这些案例中,有的等待处理解决时间长达10年以上且牵涉面较广,有的关系到开发区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有的虽然细小但却关系到社区基层治理的公平、公正,处理不慎会引发负面影响,而这些案例中问题的成功化解,是过去一年开发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决心、信心和能力的证明。 此举不仅让百姓获益,也为经开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2021年,经开区先后保障了引江济淮、合安高铁、城市轨道、老旧小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沪渝蓉高铁等一批省、市、区级重大及民生项目顺利用地。 2021年,经开区全力实施房屋安置攻坚年计划,计划续建和新建安置小区11个,交付安置小区7个,建设和安置任务量创历年之最。 截至目前,南区建成区房屋安置工作基本完成,仅存少量新增人口和解困安置,已纳入今年建设计划,订单式兜底解决。而北区拆迁四年以上户均已安置到位,余下安置房已全部纳入今年建设计划。经开区全年安置到位率在合肥全市领先。 优化机制扩权赋能 每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都是一块“硬骨头”,要成功啃下这些“硬骨头”,就需要优化工作机制。 “‘老大难’的问题,就要有不同于一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樊传彬说,为提供机制保障,工委、管委会领导高站位靠前指挥,双周调度会上专题讨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带领各部门梳理每个问题的细节,找出应对原则和方法。同时,工委、管委会领导还一线督导,紧抓落实,压实责任,向全区贯彻“啃下硬骨头,促进新发展”的理念。 而社区管理局作为牵头部门,要明确这些“老大难”问题的性质、现状,并与相关部门协作拿出具体的应对之法。 为此,社区管理局领导带头一个个社区跑,摆家底、梳问题、列清单。在走访社区调研的基础上,社区管理局一周开一次调度会,把每个问题的性质、难点、需求等详细列出来讨论。社区管理局能够讨论出解决方案的,直接和相关部门对接会商,确定后分解任务,落实到人,每周紧盯进度,实行办理销号。而一些更为重大、牵涉面更广、需要更高层面解决的问题,则向工委、管委会双周调度会汇报,以便统筹解决。 方案确定后,更多的具体实施还要落在社区主体上。“去年扩权赋能改革的布局,在这个时候就显现出巨大的作用了。”樊传彬说,扩权赋能给予社区更多职责的同时,也更便于社区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辖区内的问题。 “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模式,在一年中让各社区深感巨大的变化。小到一个井盖的更换,以往需要层层上报解决,如今社区层面就可完成,加速了进程,让百姓更满意。而这一新变化,在去年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樊传彬介绍说,从实际看,社区最了解辖区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的解决方案中,社区的意见很重要,也关系到后续具体实施。扩权赋能后,社区有了更多的灵活性,也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的积极性,调动了每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 樊传彬说,新的一年,合肥经开区还将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上半年争取把剩下的4个问题化解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