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文苑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家乡的石榴园
· 姐姐养成记
· 且享慢人生
· 红醉枣
· 空姐颜值问题
· 反诈民警
· 问山
· 京城游

姐姐养成记

( 2021-12-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文苑
  □ 王圣淼
  
  时间追溯到2020年11月16日,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了一个新的小团队——“首次送达组”。这是一个由5名95后一名90后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战斗力爆棚的小组。
  从那以后,无论是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微信群聊里,“姐姐”成为了高频词汇,是一个神奇、给力的存在。
  姐姐是谁?她是团队中年龄最大,入院8年的资深书记员王梦蓓。
  意如其名,小组的主要工作是送达,竭尽所能让送达“无所不达”。案子一到手,他们立刻开启电话不间断模式,联系当事人亲自前往法院签地址确认书。看似一个电话打过去,三言两语能搞定,实际上,特殊情况层出不穷。
  “我人在外地,去不了咋办?”
  “我今年都68啦,您说的这个地址怎么确认啊。”
  “遇到配合的当事人,一切都好说,我们自有多种解决办法。”王梦蓓淡定地说到。无法亲自前来的,首先安利电子送达,便捷又高效。当事人足不出户点开邮箱,就能收到起诉书、证据材料、电子版的地址确认书,打印出来签字后,直接邮寄回来即可。
  这样一来,既方便了当事人,也为我们的工作减负,有效节约司法成本。“遇到不擅长使用电子设备的老年人,我们耐心给予指导,再三确认地址后,还能通过司法专邮的方式邮寄送达。”
  “您联系我没用,我不是公司负责人。”
  “您说什么?我这信号不好……”直接挂断电话。
  遇到花式逃脱不配合的,姐姐出马,一个顶五。电话接得多了,王梦蓓虽然见不到另一端当事人的表情,但是通过语气就能判断得八九不离十。
  有的当事人一听到法院来电瞬间手足无措,只要耐心解释清楚,他们一般是会配合的。还有的当事人则是多个案子的被告,总以为躲一时,是一时,这时候就要言简意赅,字句有力,让对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躲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王梦蓓逻辑清晰,简单几句就能讲清楚,她练就了既能娓娓道来,又能持续输出的本领,这归因于多年的诉讼服务工作经历。刚入院时,她便开始在诉服大厅接待当事人,面对面提供诉前指引,收取上诉材料。
  后来,又上手负责12368线上接听热线的工作,每天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电话,短则几十秒,长则十多分钟。她耳上架着接线麦,嘴里耐心做回复,手上不停敲键盘,桌上再来个工作神器——保温杯泡枸杞。日复一日的历练,没有磨平耐性,反而让她摸索出了沟通的技巧,愈发热爱这份工作。
  这不,“首次送达组”一成立,王梦蓓便担任了组长,带领5名送达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她注重个人成长,每一个人都是“全能型选手”,细致了解送达的每一个环节,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会慌张。
  身为姐姐,虽然在年龄上大了几岁,王梦蓓和年轻人丝毫没有代沟。她会经常在群里分享好玩的推送,也会时常投喂奶茶甜品。她关注着每一个人的动向,察觉到谁的状态不对,便会私下去沟通聊天,疏解开导。
  她说:“既然是姐姐,就要对得起这一称呼,方方面面都要到位,我要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也希望他们能在生活中无忧无虑。”
  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年终总结会上,这几个95后年轻人,每一个在总结日常的点点滴滴和展望未来时,都提到了“姐姐”,坐在他们对面的姐姐,虽然戴着口罩,也能看到眼睛笑得弯弯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