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贵州黔东南探索诉源治理“1129”新模式
· 神十二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公众正式见面
· 新疆政法委“访惠聚”工作队驻村解难题
· “尊法守法·携手筑梦”职工法律知识竞赛举办
· 两部门联合解决应急执法专业力量不足
· 国家网信办深入推进网络法治建设
· 十二起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案被通报
· 五指山启动女童保护一校一讲师工程
· 天津北辰区专项基金解民忧
· 临澧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
· 南阳卧龙区社矫工作有序开展
· 金林公安一周抓获四名逃犯
· 图片新闻

强化诉讼源头治理推动矛盾源头化解
贵州黔东南探索诉源治理“1129”新模式

( 2021-12-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王鹤霖
  □ 本报通讯员 李白灵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诉源治理的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关于推进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十件实事”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强化党委政法委统筹协调,突出法院先导作用,畅通多方参与渠道,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在前期实践基础上,黔东南州探索创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1129”工作模式:即明确党委政府第一责任主体、用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充分发挥县级综治中心和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两个平台以及综治中心与诉讼服务中心无缝衔接等9项相关机制。
延伸触角化解纠纷
  前不久,黔东南州雷山县永乐镇开屯村两户村民因耕地界线引发纠纷,多次协商无果。
  “知道这事后,我当即向网格员和镇综治中心报告。两天后,镇综治中心与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及国土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村里,当着两家人的面摆事实、讲法律,化解双方的恩怨。”开屯村联户长高显德说。
  2020年以来,贵州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推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作为联户长,高显德不仅要将走访信息记录在案、建立台账,还要定期向上一级网格员、镇综治中心报告,再由镇综治中心将各类信息汇总到县综治中心。这样一来,区县一级就能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整个区域的群众诉求和矛盾纷争信息,统筹决策回应群众。
  按照“1129”工作模式,县级综治中心是县域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排查、化解、稳控、处置“四位一体”的集成指挥部,不仅要每月组织进驻各部门研判分析、包案化解全县(市)矛盾纠纷,还要接收同级法院推送的非诉纠纷,集中分流、统一督办。
  目前,黔东南州共有县级综治中心16个、乡级综治中心217个,联户长96009人。今年以来,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998起、化解14432起,化解率80.19%。全州群体性事件零发生,实现急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部门联动明晰权责
  去年9月,黔东南州凯里市住建局在工作中发现,业主与物业的纠纷尤为突出,便根据“1129”工作模式要求,将预警线索推送凯里市综治中心。
  “虽然还未涉及大量案件进入诉讼阶段,但此类问题积压越久,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凯里市委政法委书记潘勇说,通过风险评估,决定由市综治中心牵头组织法院、司法、公安、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研究应对措施,在相关社区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
  据统计,今年以来,凯里市共组织涉物业调解314次,帮助3268户成功化解纠纷,涉及金额5600余万元,司法确认2644件,诸多潜在的案件在诉讼前端通过调解方式解决。
  这只是黔东南州构建源头预防、关口把控、多方联调诉源减控体系,运行“1129”模式工作的一个缩影。
  实践中,黔东南州委政法委牵头针对案件增幅较大、纠纷集中的11类民事案件,明确各相关牵头单位源头化解责任,一改主管部门履职不够,有问题就往综治中心、法院推的局面。
  黔东南州司法局结合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将“民歌普法”“民歌调解”“贾理调解”等新模式运用到矛盾纠纷化解和普法宣传中,让夫妻不再分离、兄弟不再反目、邻里不再纷争。
  黔东南州司法局局长侯美嘉表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碰撞融合,展现了人民调解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独有魅力和价值,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助推了和谐稳定。
多措并举守护平安
  今年1月至11月,黔东南州法院系统新收案件50269件,与2020年同期63345件相比减少13076件,为全省唯一实现整体收案下降的地区,案件结收比87.05%,排名全省第一。
  据了解,为打好诉源治理“攻坚战”,黔东南州法院探索出“七个一”工作模式,即:提高站位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强化统筹用好一个工作平台、靠前预警转变一个司法理念、多措并举明确一个治理目标、力量前移改变一种工作模式、立体化汇聚一批工作力量、严要求建立一套考核机制。
  剑河县某林业公司发生火灾,无法及时兑现林农木材款,林农文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要木材款,得到法院判决支持。得知文某胜诉,很多林农纷纷效仿,欲到剑河县人民法院递交起诉材料。
  “一共涉及188位林农,被拖欠木材款2200余万元,诉讼维权费时费钱,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我们当即向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作了专题汇报。”剑河县人民法院院长杨彬介绍说。
  经剑河县委、县政府、县委政法委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协调,2021年5月底,经剑河县法院、综治中心、公安局、司法局等多部门联动,组织某林业开发公司与188位林农参与诉前调解,最终促成签订诉前调解协议,某林业公司5天内向林农全部兑现欠款。
  为确保诉源治理工作形成长效,黔东南州法院将诉讼窗口前移至县综治中心,选派精干力量坐班。
  “此种模式下,入驻法官对群众的纠纷进行筛核,适宜调解的,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提交县综治中心分流转办,跟踪督促,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调解成功的引导申请司法确认,多次多方调解不成的再引导进入诉讼程序。”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徐锡南介绍说。
  据统计,1月至11月,全州法院诉前委派调解案件18929件,调解成功8831件,诉中委托调解案件1879件,调解成功1185件,共为当事人节约经济成本超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