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身影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赵会:在困境中再立新局
· 梁胜:做多1℃的刑侦人
· 于鹏:磨砺自己服务群众
· 徐洋:付出真心聚得民心

梁胜:做多1℃的刑侦人

( 2021-11-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图为梁胜走进校园,给孩子们宣传反诈知识。
  图为梁胜(左)与同事通过直播的方式宣传反诈知识。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文/图
  □ 本报通讯员 董思妤
  
  “梁哥,您老是叮嘱我们要做一个多1℃的刑侦人,为什么是多1℃呢?”
  “多1℃的热情。不管是工作办案还是面对老百姓。”
  梁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第一责任区刑警队中队长。他所在的第一责任区刑警队主要负责库尔勒市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办。
  “做多1℃的刑侦人”,是梁胜的座右铭,他和同事们正是以这样的热情,全力开展反电诈工作,努力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黑猫警长”是个正义感爆棚的角色,也让警察梦的种子悄悄种在了少年梁胜的心中,直到2014年,他终于通过政法干警选拔考试,从此正式加入警营。
  如今,梁胜经历了8年刑侦生涯的洗礼,34岁的年纪,后脑勺长出了白发,身材也因为长时间熬夜渐渐发福,可唯一不变的是,他匡扶正义的初心,热情似火的性格。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给群众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面对电诈案件高发态势,库尔勒市公安局研究决定成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新型犯罪专业队伍。梁胜因为勤奋好学、拥有丰富的刑事案件办案经验而有幸被选中成为一名反诈民警。
  2021年7月16日,梁胜带领侦查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库尔勒市非法买卖银行卡、手机卡、U盾,疑似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提供服务。
  为尽快锁定犯罪团伙,梁胜主动加班加点,放弃周末休息时间,连续半个多月吃住在办公室,饿了就来一盒泡面,困了就支张小床眯一会儿,他不仅和同事一起研判,还主动甄别归类,建立全市线索登记簿,严格落实每案必研、每案必查制度,确保每条线索查清查透,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分析,锁定了以曹某为头目,以叶某、厍某等人为骨干成员的非法收贩银行卡、手机卡团伙。
  确定嫌疑人后,专案组便开始排查犯罪嫌疑人窝点、作息规律、交易方式。为快速摸清这些情况,梁胜跨地域连续作战,多渠道查找嫌疑人轨迹,开启蹲守、查证、抓捕24小时工作模式,成功抓获了团伙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库尔勒市一个收购手机卡、银行卡、U盾等并转寄境外为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洗钱”服务的非法收贩银行卡犯罪团伙,斩断了一条贩卖银行卡犯罪链条,带破了几十起案件。
  有人问梁胜:“你是怎么做到对庞大的诈骗团伙组织架构、人员信息了如指掌的?”他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学习”两个字。面对犯罪分子不断翻新的诈骗方法和手段,梁胜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潜心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不断总结打击防范的新思路新方法,先后破获了多起大案要案,被同事们称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终结者”。
  在反诈工作中,梁胜注重“打防并举,打中有防”。他不断创新宣传防范方法,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区域、对象特征、手法特点等要素进行认真研判分析,联合宣传部门拍摄“小梁警官说反诈”预警宣传视频,针对当下新发、多发诈骗手法及时进行宣传,从新型手段发案到发出针对性预警不超过48小时,做到当日分析当日开展警示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21年9月学校开学,梁胜积极策划了针对中小学生的反诈宣传方案,和同事们多次深入校园,将常见的“刷单诈骗”“贷款诈骗”“购物诈骗”“网络游戏诈骗”的作案方式与特点,通过展板、发放宣传册以及互动交流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熟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征和手段,提高自防意识和识别能力,发放宣传册5000余份,和学生互动交流累计160多小时。
  面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任,梁胜常常鼓励同事们:“0℃+1℃,是破冰的温度,用多一度的贴近与理解,就能温暖每一个受害者受伤的心灵。36℃+1℃,是鸡蛋孵化的温度,用多一度的专注与执着,就能结出警民满意的‘硕果’。99℃+1℃,是水沸腾的温度,用多一度的热血与执着,就能有效整治危害社会风气的‘毒瘤’。”
  自进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主战场以来,梁胜带领民警远赴全国多个省区市,行程上百万公里,先后全链条打掉18个特大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百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