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张 鑫
在四川省成都市,穿过不足300米长的荣军路,走进幽静清雅的院落,便来到当地人称之为“荣校”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 “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我们有颗永不残废的心……”在休养院内的四川荣军博物馆里,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成员涂伯毅的朗诵铿锵有力、声情并茂。 70年来,老战士宣讲团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宣讲团从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70余人,时至今日,仍有11名老战士坚守在宣讲一线。他们平均年龄近85岁,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一至四次战役,被美军凝固汽油弹严重烧伤的涂伯毅;有参加过被世界军事史上称为最为惨烈战役——长津湖战役的“雪地邱少云”周全弟;有在板门店铁甲山阵地被敌机炸伤失去左手,被誉为“中国怪笛手”的易如元;还有上甘岭战役幸存者之一、战地“百灵鸟”付仲阳…… 身残志坚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大批返川伤残志愿军转到休养院继续治疗休养。为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休养院组织伤残军人中的先进典型、文艺骨干等成立了伤残军人课余演出队。 当时,休养院中像涂伯毅这样的重度伤残军人还有800多人,大家一度被悲观情绪笼罩。休养院按照“教养并重”的方针,及时组织开展战“三关”活动(即挑战“思想关”“生活关”和“学习关”)。在大家相互勉励和身边典型感召下,课余演出队的同志们逐渐走出悲观情绪。 长津湖战役亲历者、一级伤残军人周全弟,因严重冻伤致四肢截肢。他用两只残臂抱着笔练字,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抱笔书法,如今他已是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为提升演出和宣讲的深度与广度,大家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更新宣讲内容,挖掘出“龙藏寺里的小延安”“红军信使——康先海”等动人故事,并成立文艺创作组、编织组、修配组等学习小组。 1958年,课余演出队应邀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 随后,课余演出队应邀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巡演。全国巡演结束后,休养院在课余演出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老战士宣讲团。70年来,宣讲团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累计演出和宣讲近万场,受众300余万人。 四川省原省长张中伟曾回忆说,正是因为上小学时聆听了双目失明的一级伤残军人张道华的报告,激励着他不断成长。像张中伟一样,许许多多的人被伤残军人的事迹所激励。 不忘初心 走进新时代,老战士宣讲团与时俱进,运用主题宣讲、座谈交流、参观走访等多种形式,创新微党课、抱笔书法、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宣讲。 今年85岁的付仲阳,即使坐着轮椅也坚持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他说:“请战友们放心,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传承你们的精神,讲好你们的故事,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90岁高龄的涂伯毅坚持深入学校社区、革命老区、部队军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宣讲。 每年“五四”“七一”“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老战士宣讲团都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并先后与四川音乐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签订共建协议。为做好宣讲,老战士们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推敲每一句话,精心打磨每一个动作,不断增强宣讲的互动性,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能有所触动。 倾情讲述 2020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一封回信,激发了老战士们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的赤子之心。 原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全院伤残军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的决心。 “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真的给我们回信了!听到回信内容时,大家都泪流满面。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都表示,要为党和人民多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取发挥更多余热。”涂伯毅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老战士宣讲团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党和政府对伤残军人的亲切关怀、自己在战场中的亲身经历以及退役后的演出宣讲故事,融入整个党史宣讲全过程,倾情讲述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祖国发展的伟大变化等。 今年以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已开展“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老兵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宣讲活动近百场,接待前来学习的单位和团体近200个,听众近两万人次。 宣讲会现场,不少人被老战士们的宣讲所打动,眼泛泪光。如今,老战士们每到一处宣讲,都被广大听众簇拥着,邀请宣讲和前来学习的单位、团体更是络绎不绝。
|
|
让红色血脉永续传承
|
记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
|
|
|
( 2021-11-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张 鑫
在四川省成都市,穿过不足300米长的荣军路,走进幽静清雅的院落,便来到当地人称之为“荣校”的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 “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我们有颗永不残废的心……”在休养院内的四川荣军博物馆里,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成员涂伯毅的朗诵铿锵有力、声情并茂。 70年来,老战士宣讲团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宣讲团从最初的20余人发展到70余人,时至今日,仍有11名老战士坚守在宣讲一线。他们平均年龄近85岁,有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一至四次战役,被美军凝固汽油弹严重烧伤的涂伯毅;有参加过被世界军事史上称为最为惨烈战役——长津湖战役的“雪地邱少云”周全弟;有在板门店铁甲山阵地被敌机炸伤失去左手,被誉为“中国怪笛手”的易如元;还有上甘岭战役幸存者之一、战地“百灵鸟”付仲阳…… 身残志坚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大批返川伤残志愿军转到休养院继续治疗休养。为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休养院组织伤残军人中的先进典型、文艺骨干等成立了伤残军人课余演出队。 当时,休养院中像涂伯毅这样的重度伤残军人还有800多人,大家一度被悲观情绪笼罩。休养院按照“教养并重”的方针,及时组织开展战“三关”活动(即挑战“思想关”“生活关”和“学习关”)。在大家相互勉励和身边典型感召下,课余演出队的同志们逐渐走出悲观情绪。 长津湖战役亲历者、一级伤残军人周全弟,因严重冻伤致四肢截肢。他用两只残臂抱着笔练字,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抱笔书法,如今他已是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为提升演出和宣讲的深度与广度,大家不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更新宣讲内容,挖掘出“龙藏寺里的小延安”“红军信使——康先海”等动人故事,并成立文艺创作组、编织组、修配组等学习小组。 1958年,课余演出队应邀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 随后,课余演出队应邀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巡演。全国巡演结束后,休养院在课余演出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老战士宣讲团。70年来,宣讲团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累计演出和宣讲近万场,受众300余万人。 四川省原省长张中伟曾回忆说,正是因为上小学时聆听了双目失明的一级伤残军人张道华的报告,激励着他不断成长。像张中伟一样,许许多多的人被伤残军人的事迹所激励。 不忘初心 走进新时代,老战士宣讲团与时俱进,运用主题宣讲、座谈交流、参观走访等多种形式,创新微党课、抱笔书法、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宣讲。 今年85岁的付仲阳,即使坐着轮椅也坚持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他说:“请战友们放心,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传承你们的精神,讲好你们的故事,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90岁高龄的涂伯毅坚持深入学校社区、革命老区、部队军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宣讲。 每年“五四”“七一”“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老战士宣讲团都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并先后与四川音乐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签订共建协议。为做好宣讲,老战士们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推敲每一句话,精心打磨每一个动作,不断增强宣讲的互动性,让参与活动的每个人都能有所触动。 倾情讲述 2020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一封回信,激发了老战士们继续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的赤子之心。 原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全院伤残军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的决心。 “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真的给我们回信了!听到回信内容时,大家都泪流满面。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饱含深情,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都表示,要为党和人民多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取发挥更多余热。”涂伯毅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老战士宣讲团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党和政府对伤残军人的亲切关怀、自己在战场中的亲身经历以及退役后的演出宣讲故事,融入整个党史宣讲全过程,倾情讲述建党百年的光辉历史、祖国发展的伟大变化等。 今年以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已开展“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老兵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宣讲活动近百场,接待前来学习的单位和团体近200个,听众近两万人次。 宣讲会现场,不少人被老战士们的宣讲所打动,眼泛泪光。如今,老战士们每到一处宣讲,都被广大听众簇拥着,邀请宣讲和前来学习的单位、团体更是络绎不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