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社会治理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航埠经验
· 解密北京苏庄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之道
· 常州武进“援法议事”议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 威海“信用+”聚起群众互助互爱向善力量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 2021-09-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社会治理
  □ 刘洁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任务,历史性地走上舞台。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其中治理有效是基础。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需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需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是构建良好乡村建设法治环境的重要一环,各地各部门要坚持“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通过巡回办案、普法讲堂、法律宣传等活动,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利用丰富生动的案例资源,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中不断强化群众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通过加强乡村法治教育,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构建良好的乡村法治环境。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需要构建“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倡导村民自治,让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要围绕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综合公序良俗及地方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执法司法工作中。弘扬法治观念,强化依法治理,借助典型案例,在助推农村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同时引导村民知法懂法。通过指导完善各地村规民约,保留地方传统风俗中的精华部分,结合现代法治观念,引导人民群众明理崇德、守法知礼,加快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夯实乡村治理根基,需要构建和谐有序的新型社会关系。面对基层社会矛盾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法律武器为乡村治理保驾护航,依法、优质、高效处理好每一起涉农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多元解纷机制,着力塑造符合司法规律、实践要求和乡村特点的多元解纷体系,综合多方力量精准施治,切实推动各类矛盾的实质性化解。通过加强诉调联动机制,发挥自身在诉源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对乡村地区状态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梳理、调整,进而实现以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的目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实现乡村振兴,建成法治乡村,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主动担当,积极履行职能,为尚法尊礼、治理有方的乡村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