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13 12/13 11 12 13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中山“六大集成”战略跑出市域社会治理加速度
· 昆明创新举措为民办实事用心解难题
· 阳谷开展戴盔出行安全守护行动
· 清远多举措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 惠州东江科技园清查“三非”人员
· 韶关龙归镇小学加强毒品预防教育
· 公 告
· 内蒙古金控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决议告知及注册资本返还催告函
· 人民法院公告

中山“六大集成”战略跑出市域社会治理加速度

( 2021-08-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中山市市委书记、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赖泽华(中)到基层调研指导市域社会治理工作。
▲ 中山市组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展综合治理宣传。
▲ 中山市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
  广东省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曾6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国四捧“长安杯”六夺“综治优秀市”的6个地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近年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委政法委指导下,中山市实施以任务指标集成、平安矩阵集成、创新项目集成、信息系统集成、联盟力量集成、治理功能集成为核心的“六大集成”战略,跑出市域社会治理加速度。
  试点以来,中山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地区”,平安共同体、社会治理指数、民事诉讼繁简分流、“三六九”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调解超市等经验做法获中央部委办和广东省肯定推广,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任务集成实现“一张图”作战集中攻坚
  不久前,中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庆新等一行先后走进广东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中山站)、中山市第一中学、市教育体育局应急指挥中心等单位,就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平安校园建设、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等社会治理问题开展专项调研。
  李庆新在调研中指出,在探索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中山市要不断健全完善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覆盖面广、专业化程度高、针对性强的优势。同时,要强化部门联动,用好社工、青年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山、法治中山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山市实施任务指标集成战略,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市域社会治理“一张图”作战。
  为加强党委领导,中山市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推进会和部署会,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治理指标任务纳入“十四五”专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年度综治平安考评、综合网格管理、“平安细胞”创建和综治督导检查,进行科学谋划、高位推进。
  实践中,中山市对试点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定期整理和集成管理,将中央88项、省103项任务扩充为120项,对难点“挂号”攻坚、挂图作战,做到精细算账、精准施策。同时,建立市领导重点挂钩、工作例会、部门联席会、季度评估等制度,开发综治平安台账系统,实现线上填报、一键合并、短信提醒。
  与此同时,中山市实施平安矩阵集成战略,以试点工作为契机,立足“全域善治”工作思路,坚持“全面建、重点创”原则,不断深化“平安细胞”创建,以“小细胞”构建“大矩阵”,持续织密治安防控网,实现平安建设“一张网”全覆盖。
  为强化统筹联动,中山市建立以市委平安办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全领域”平安创建体系,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30余个“平安细胞”项目,推动平安建设向全市各行各业、基层单位延伸和深化,夯实共治基础。其间,中山市健全专群齐动、政社互动机制,以平安出租屋、平安商协会、无诈社区等项目为抓手,聚焦治安痛点、治理难点、民生热点,完善人民群众、群团组织参与平安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激发群防群治活力,夯实微治格局,助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此外,中山市坚持标本兼治、群防群治、全域共治原则,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推行“平安报表”管理,对全市多个部门的42项治理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和通报,实现“一套表”管平安。深入推进“防命案、降警情”“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2020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6.64%,命案发案率下降28.13%,为近25年以来最低;今年1月至7月,命案发案率同比再下降57.14%。
  创新培育机制打造更多可复制品牌项目
  今年42岁的阿文(化名)为人热情,说起话来眼睛炯炯有神,从外表看根本无法把他与“瘾君子”联系在一起。
  曾经,阿文因长期吸毒不仅掏空所有家当,连父母都一度要放弃他。如今,阿文成了一名专职禁毒社工,每天活跃在社区、学校、家庭之间,以朋辈辅导员的身份协助开展禁毒工作,帮扶吸毒人员700余名。他的转变来源于中山市探索的“三六九”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创新项目。
  据介绍,“三六九”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以戒毒人员“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为目标,构建公安、社工、义工、关工、家庭、商协会“六位一体”戒毒联动格局,形成标准化、精准化、专业化、规范化、闭环化、信息化、社会化、项目化、全民化的“九化”工作方法,有效破解社区戒毒管理帮教难、心理脱毒难等难题。
  “三六九”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在中山萌芽、发育并最终取得实效,得益于中山市实施创新项目集成战略,实现市域治理创新项目的“一揽子”管理。
  在市域社会治理试点过程中,中山市着力构建“系统化统筹、制度式推动、项目化创新、平台式聚力、信息化赋能、动态式跟踪”的立体化项目培育创新机制,通过对市域治理创新项目的集成管理,培育一批协同治理示范点,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据了解,中山市建立创新项目培育孵化机制,对115个项目进行分级分类集成管理,择优从专家、经费、制度方面予以重点培育支持;搭建“四中心一平台”,打造以全域善治理论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实践指导中心、推广交流中心为主体的战略合作和共建共治共享平台,凝聚社会化专业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探索建立政法委员挂点联系机制,发挥政法队伍主力军作用,推动“善治联盟”“南区示范基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运动康复”“平安超市积分激励”等示范项目落实落地。
  实践中,中山市同步启动“双创新”工作机制,探索打造一批具有中山特色的可复制的品牌创新项目,提炼一批可推广的实践创新经验。其中,“博爱100”公益创投项目入围我国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三六九”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创新项目入围省“平安杯”总决赛并获佳绩;2021年,中山市获评“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实现一平台调度一体化协作“一站式”服务
  “中山市通过信息系统集成,实现‘一平台’调度;通过联盟力量集成,实现‘一体化’协作;通过治理功能集成,实现‘一站式’服务。”中山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中山市实施信息系统集成战略,按照“数智赋能、系统集成、治理云化”的建设思路,结合综合网格改革,大力推进城市智慧大脑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深入推进具有覆盖全市数据归集、清洗、共享、共用和数据安全等能力的城市智慧大脑建设,归集数据68亿条,覆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质量、经济运行、社会信用等领域,打破数据壁垒。
  同时,狠抓综合网格改革,创新“八全网格”理念,推动所有镇街成立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整合优化网格1770个,配备网格员4355名,实现社会治理“一平台”调度。依托城市智慧大脑,构建多网融合系统,先后接入“雪亮工程”联网视频42736路,实现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调度,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快速提升。
  今年6月底,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组成的三乡平南义警队在中山市公安局三乡分局谷都派出所正式成立。把分散的群防群治力量统筹组织起来,实现平时“内保外巡、邻里守望”,战时“一呼百应、一拥而上”,是三乡公安分局探索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义警队成立以来,从协助搜救、爱心帮扶、巡逻防控,到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坚持为民服务办实事。他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为平安三乡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市民高度评价。
  据了解,在实施联盟力量集成战略过程中,中山市积极打造平安共同体,坚持“博爱包容协作、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努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实践中,中山市集成政府机关、法律医疗、文体教育、侨胞侨眷、公益志愿和企业商铺等力量,打造“政、安、法、医、智、侨、雅、益、商、住”善治联盟,成立社区综合治理微中心,打造全民参与的实体化、实战化平台,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推进辖区平安建设、提供多元化便民服务,逐步推动政府、社会和群众三方共治融合,让社会治理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此外,通过组建平安义警队、网格志愿者服务队、抗疫服务队、法律服务队等平安志愿者队伍,开发“善智社区·善治联盟”平台,建立平安积分超市激励机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社情民意收集、安全巡逻防控、矛盾纠纷调解、公共志愿服务等举措,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街”。
  中山市实施治理功能集成战略,坚持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一站式”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投入3.1亿元,标准化建设市、镇(街)、村(社区)三级313个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基层综治中心、网格中心、信访超市、平安超市力量,推进“法官驻村”“警员入格”“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推动资源下沉,做到“每周有计划、天天有活动”,实现“一站式”公益活动和便民服务全覆盖。
  实践中,中山市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一站式”调解超市和6个专门调解工作室,建立律师专业引导、心理咨询疏导、聘请调解员调解、法院司法确认的“一条龙”解纷机制,实现诉讼服务“一次办”“集中办”“网上办”。今年以来,共接待办事群众5万余人次、信访群众1000余人次。
  下一步,中山市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为广东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中山路径、贡献中山力量、彰显中山担当。
文/图 陈雄略 张嘉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