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信访+人民调解”筑牢“第一道防线”
·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
· 适用范围扩至无债权债务市场主体
· “死磕”群众小事 成就民生大事
· 河南法治宣传阵地带护黄河润民心
· 青海“8·14”冒顶事故涉事煤矿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已被责令停产
· 昆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
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姜延军

( 2021-08-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 本报见习记者 韩 潇

  “是什么支撑马克思选择和成就了如此灿烂辉煌的人生?答案或许不是唯一的,但远大的价值追求一定是至关重要和最为根本的。”这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姜延军撰写的《应该如何阅读马克思》一文中的一段话,作为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举旗人,这也是他对自身初心和理想的最美诠释。  
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熟悉姜延军的人都知道,他从不简单“宣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不刻意“标榜”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思辨—批判—求真—求实”是他一步步确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独特方式。
  2012年,姜延军成为原南京政治学院最年轻的系主任,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打破这样的纪录,最年轻的教授、最年轻的博导……他用全部心血传授知识、诠释真理,用全部心思筹划学科建设、服务部队理论武装。实事求是、平衡融通的辩证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思想教育中,更融化在其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之中。
  学员许秩嘉感叹:“批判一词在学术领域是中性色彩的,以批判为基础的认同才是踏实的理性认同,以批判为基础的信仰才是深沉的理性信仰。导师春风化雨般的精神滋养让我在否定之否定的批判中获得了对马克思主义更为真实有力的领悟,使我真正立起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与理性信仰。”
  正是带着这种思辨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姜延军不断坚定人生理想和信念,把学习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执教育人和执笔立言作为践行科学理论的实践舞台。
  姜延军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被评为全军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参加全军院校“科学发展观教学观摩”获得第一名。25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其中国家级5项。多次参加全军理论宣讲和部队理论服务工作,累计辅导授课20余万人次。主持的全军慕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课程,他本人主讲的专题累计点击量已达20余万次,成为“网红课”。
率学科团队走向卓越
  “团队好才能大家好,大家好才能团队好。”姜延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12年初,刚刚履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主任的姜延军,遇到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不仅在全军院校独此一家,在全国高等院校也独此一份。姜延军在全系动员大会上提出“全军标准、全国视野”,在他看来,成为全军首个马理专业的本科培养单位意义重大,在提升办学实力的同时,能够促进教员队伍能力水平,改善梯队结构、提升整体办学实力。
  数月努力后,他带领团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一个个优秀的个体。多年来,姜延军始终将培养中青年骨干作为头等大事。
  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教员许恒兵筹备参加全军政治理论教学观摩选拔赛,姜延军担任带队。一次试讲前,姜延军意外受伤,右脚跟腱断裂,打了石膏。行动不便,他就趴在宿舍的床上修改讲稿。
  “姜主任强忍病痛的坚持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告诉自己,必须迎难而上。”最终,许恒兵荣获国防大学授课比赛一等奖,相关课程获评全军练兵比武“精品示范课”。
  有同样体会的还有青年教员张磊,他至今珍藏着2018年参加学院教学比武时姜延军帮他修改的14个版本的讲稿。每页纸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字,大到逻辑框架,小到教姿语态……在张磊眼里,这是数十年教学精华的倾囊相授,更是教学火炬的无私传承。
  姜延军任系主任以来,他所带领的团队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先后被评为“军委训练管理部先进党委”“国防大学先进旅团级单位党委”。
捍卫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博士、硕士,首先是战士”,这句话在姜延军脑海时时回荡。
  早在求学时代,姜延军就目睹过意识形态领域的刀光剑影。他深知,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纷繁复杂,不能作“象牙塔”里的“绅士”,而要作敢于“亮剑”的“战士”。
  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系转隶国防大学后,面临最急迫的任务,就是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战斗力。
  为此,姜延军积极筹划、周密部署,一方面,系统推进军事哲学、军事政治学等新兴学科发展;另一方面,精心抽调组合专业力量,组成“意识形态研究”团队,持续跟踪敌情动向,敏锐捕捉斗争焦点,积极创新战法对策,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长线基底、以强敌研究为主攻核心、以时点研究为聚焦重点的研究格局。团队鞭辟入里地研判形势,深入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规律,积极提供斗争策略与战略选择,多篇高水平研究报告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好评并被采用。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姜延军带领团队主攻“理论舆情”,揭露形形色色理论面纱下的政治用意,梳理出重点言论、主要动向,并进行深入剖析,在短短的半年时间中就形成一系列研究报告,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
  今年,姜延军团队敏锐捕捉“人工智能意识形态战”的最前沿动向,果断以此为切口进行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要做理论意识形态战线的尖兵”,是姜延军的目标宏愿,也是他对自己和团队的要求。“忠诚和血性应该是军队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永恒的底色。”姜延军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