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中国律师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宿迁律师精准高效法律服务为群众办实事
· 南京一律师自带冲锋舟赴新乡抗洪救灾
· 变“坐堂待诊”为“送法上门”
· 贵州召开2021年度“1+1”志愿者派遣会
· 陈国辉:尽最大努力为困难群众争取权益

南京一律师自带冲锋舟赴新乡抗洪救灾

( 2021-08-0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中国律师
  图为南京律师严信益(左上)在新乡驾冲锋舟参与救援,转移受困社区儿童。 严涵 摄
  □ 本报记者 张昊
  
  近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众多救援力量迅速向受灾地区集结。其中有“一叶扁舟”来自江苏南京,和它的主人一起冲入被洪水围困的社区,帮助疏散近百名居民。
  严信益,今年51岁,在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工作,是位冲锋舟户外运动爱好者,深谙水性和驾船。
  “需要冲锋舟!”7月23日中午,严信益像往常一样上班、午休,当看到新乡发布急需的救援物资信息时,他坐不住了。
  严信益刚好有一条冲锋舟,那是他的“大玩具”,此时此刻正是灾区急需的救援物资。
  “真希望它能派上用场。”严信益下定决心去一线救援。为什么自己去,而不是把船捐给别人救援使用?他说,灾情太揪心了,如果自己能以亲身行动帮助别人,尤其是孩子,哪怕能救一个都是有意义的。
  救援不能盲目而行。严信益先是拨打救灾热线了解情况,但热线电话一直占线。
  时间不等人,他向所里两位同事说明情况,两位同事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接替他继续拨打电话,与救灾前方联系。严信益则先去准备车、船和物资。
  考虑到救援是个体力活儿,严信益又叫上了19岁的儿子严涵。尽管很担心,但妻子了解他的性格,被他说服后,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准备了水和泡面。
  当天下午,严信益和儿子把船装上车就出发了。经多方打听,他们准确了解了情况,确定了到新乡救援的目的地。
  车行至107国道新乡牧野桥附近已过零时,前面的道路被水淹没,眼见预定目标无法到达,他们把车停在了路边一处高地——某救灾物资临时中转站。
  严信益坐在椅子上一夜无法安睡,思考着下一步如何行动。第二天,严信益从当地一位群众口中得知,附近曲韩社区需要救援,可能有两三千人被困。
  严信益一听,立即和途经的郑州救援队商议,能否把他们和冲锋舟带到社区附近,进去查看情况。救援队员二话不说就帮着他安装冲锋舟,并装上车。
  到达后,严信益确定社区符合冲锋舟进入条件,不过这也意味着,这个高层住宅区的积水至少有一米多深。他和一位熟悉情况的当地群众一起,开着冲锋舟进入小区。
  严信益看到院墙只露出个头儿,车全泡在水里,水深处近3米,又听到等待救援的群众趴在窗口、站在楼顶的呼唤。
  这一艘小船的到来,让群众看到了救援力量,提振了信心。
  “救援大部队马上就来了!大家放心!妇女带孩子先上船!”他们一边救援一边安抚居民,把孩子、妇女先扶上船往外转移。
  被困群众从楼梯上把孩子一个个转移到船上,严信益接送的一对姐弟,小弟弟刚过一岁。
  “上船后,有个小女孩儿靠着我的腿,一会儿就睡着了。”严信益一趟一趟运送群众到达安全地点。
  “救援中,我被信任、被依靠,这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内心也获得了安宁和满足,付出那点辛苦真不算什么。”严信益说。
  严信益的冲锋舟一次能载五六个人,他需要斜靠着船掌握船行进的方向。这个姿势很累,几次过后,他把儿子叫来“增援”。
  解放军、消防、专业救援队……来自北京、湖北、浙江等地的救援力量很快陆续到达,迅速开始救援,仿佛开展“大会战”。
  在一些部队大船无法靠近的位置,严信益架着小船搭建起“桥梁”,和大船配合接力转移群众。
  “到了中午,我饿得不行,想停下来吃个泡面,喊了句‘谁会开船,用这船去疏散居民’,附近救援队马上冲上来几位队员,几乎是‘抢’过船就去救援了。”严信益说。
  吃完泡面后,严信益和严涵在其他救援队的帮助下给冲锋舟加满油,再次投入了“战斗”。
  原本,严信益估算自己的小船要在这里救援一星期,专业力量到达后当天就完成了救援。父子二人一直守到下午6点,绕着曲韩社区转了一整圈,边转边喊,喊哑了嗓子,直到确定没有人需要疏散了才离开。
  “作为律师,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在实践‘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更能收获助人的快乐。”严信益如是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