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列宁民主法治思想:社会主义法系的无声序言
· 华政的故事(九十二)
· 《烽火抗大》
· 包头法治公园 让法治文化走近寻常百姓
· 《民事审判实务问答》

华政的故事(九十二)
——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一个侧影

( 2021-07-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图为松江新校区教学大楼设计方案第二稿(仿英国剑桥大学版)
  图为松江新校区教学大楼设计方案第四稿
  图为松江新校区教学大楼设计方案第五稿(最终定稿)
  □ 何勤华
松江新校区的建设者:决策者(上)
  在松江新校区的规划中,教学大楼是第一幢需要建设的。当时华政所聘请的设计团队就围绕着教学大楼展开了智慧的翅膀,拿出了若干个设计方案。而这些方案经过校领导、中层干部以及骨干教师(决策者)和“松江办”的反复讨论、研究、推敲,进行不断比较,反复修改,优中选优,最终被确定下来。
  教学大楼的第一稿被否定后,设计人员又拿出了第二稿。基建处将此稿向华政领导班子汇报讨论时,受到了一致好评。虽然,它基本上是仿照了英国剑桥大学女王学院的样式和格局,包括建筑物的线条和外形,但它的庄重、典雅和灵气以及在其入口处矗立的一尊象征公正、自由、正义的自由女神雕塑,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这一方案得到批准,当时的考虑是,如果教学大楼按照这个样式建设,那么,其他的教学楼和行政办公楼,乃至学生宿舍也必须是这个样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整个校园的完美、和谐,增加更大规模的美感和视觉冲击,也会带来一种宏伟的气势和大局美的震撼。在上海这个所谓“魔都”,崛起一座“东方的剑桥”。
  非常可惜的是,这个方案在报上海市教委和市委领导审批时被否定了,其原因是过于“西化”。此稿被否定以后,设计人员又拿出了第三稿。但因缺少灵气和大气,最后也被否定了。吸取前面几个方案的经验和教训,设计人员又加班加点,拿出了教学大楼设计方案的第四稿。这一稿,其屋顶的灰瓦,上圆下方落地长窗,由上往下逐步突出的“扶墙壁”以及红砖白墙等,都是圣约翰大学建筑延续下来的元素。尤其是其两个塔楼以及其尖顶,高耸入云,设计精美,让每一个跨入华政的学子,都必须向上仰望,并延伸至对法治必须仰视、敬畏、尊敬、奉守。看到这一设计模型,大家都有同一个感觉: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华东政法学院的教学大楼。
  教学大楼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第四稿方案上报以后,领导们也很欣赏它的风格,但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这两个塔楼上的尖顶,太像西方教堂上的尖顶了(只是少了十字架)。上海松江大学城建成后,全国各地会有许多的校长、党委书记以及教授们前来考察、参观,我们不能让贵宾们来了以后,看着这些尖顶发出感叹:松江大学城的建筑,虽然很漂亮,但左看右看,都像西方的教堂。因此,必须把这两个尖顶砍掉。
  这个指示下来,让我们非常痛苦。不执行上级的指示,按照党的纪律是不可以的;执行吧,塔楼及其尖顶体现的对法治的仰视、敬畏、尊敬的底蕴,就没有了。记得在审查华政松江校区建筑模型的会议上,作为校长的笔者与当时的市领导争辩了十几分钟,反复强调这两个尖顶对法治的意义及重要性,一时僵持不下。旁边的党委书记祝林森一个劲儿地拉笔者的衣服下摆,意思是让我冷静,不要再争下去了。
  最后,还是市领导高瞻远瞩,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教学大楼上的两个尖顶就不要了,但图书馆上的尖顶可以保留:“你们不是说对法治,必须仰视、必须敬畏、必须尊敬、必须奉守吗?不是说让华政新生第一天来报到进入新大门时,就要仰视象征着法治的塔楼的尖顶吗?那有一个尖顶就可以了!尖顶多了,容易分散注意力,对法治也不专心了!”这个决定大家听了以后都感觉有道理,方案就这样定下来了。
  当然,砍掉两个尖顶后的教学大楼第五稿,给人的感觉仍然是美不胜收。而保留了塔楼以及其尖顶的图书馆,更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印象(前文已经介绍)。
  感谢上海市领导,正是由于他们的包容,使华政松江校园的教学大楼(明法楼)和图书馆(明珠楼)这两个主体建筑保留了法治的基本元素,同时也保留了自圣约翰大学开始的中西合璧的传统建筑风格。
  (《华政的故事(九十一)》详见于《法治日报》2021年6月15日9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