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公共法律服务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杭州持续唱响法治为民昂扬旋律
· 湖南公共法律服务顾大局惠民生
· 包头成立律师团助力服务升级
· 西藏有力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 高岩:万里援疆大漠边缘办实事

涓涓细流汇聚法律服务磅礴力量
杭州持续唱响法治为民昂扬旋律

( 2021-07-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公共法律服务
  □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吴攸

  农闲、赶集、村里办大事的日子,熙攘人群中总有司法所工作人员来往穿行的普法身影;走入田间地头,他们与村民在一起,情理法轮番上阵化解纠纷;借助数字改革,他们再造司法服务流程,提质提效为民减负。
  心中有星光,脚下有泥土,浙江杭州司法行政人为民服务孜孜不倦。
  杭州市司法局局长徐前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今年以来,杭州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和“学改转优”数智攻坚年、狠抓落实年“两个年”活动,力争在引领发展、服务为民、整体智治、法治保障、管党治警五个方面作表率,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律“店小二”贴心为民服务
  近日,杭州市民张先生对国立公证处的“一证即办”暖心服务连连称赞。原来,张先生的女儿留学需要办理身份证、学历公证等涉外公证,张先生对此一窍不通,很是忐忑。国立公证处公证员了解情况后,告知张先生要办理的事项均在“一证即办”公证事项内。除了身份证,张先生没有提交任何证明材料就顺利拿到了公证书。
  解决张先生心头大患的“一证即办”,是杭州市国立公证处为有效破解公证办理“难、繁、慢”,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针对浙江省户籍居民推出的一项便民举措。只要申请的公证事项能够通过已有大数据或政务App、政府官方网站进行核实,申请人持真实、有效的身份证即可直接办理公证。
  目前,依托大数据平台,打破与公安、民政、房管、教育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只要能查到的,都可“一证即办”。杭州市国立公证处也在酌情推行其他公证事项“一证即办”,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证明负担。
  在大运河蜿蜒而过的拱墅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走进基层“接地气”,及时了解居民服务需求。端午佳节,各个社区法治味道与粽香齐飘,一边是包粽子、编香囊的愉快,一边是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宣传法治、答疑解惑的热火朝天。卫生服务中心注射疫苗的队伍旁,也涌现出不少宣传“反诈”的志愿者,居民们在排队时就学到了“反诈”知识,一举两得。
  据了解,今年以来,拱墅区司法局解答群众法律问题2398件,提供法律援助108件,办结满意率达100%。推行“容缺受理”便民服务,已受理线上申请13件,服务8人次,实现法律援助“最多跑一次”。同时,通过开发“普法学游线”,打造运河法治文化茶馆、知法学苑等重点项目及运河沿线15个法治驿站,开展各类主题法治教育宣传活动100余场次,受众近3万人次。
架起“连心桥”真情行政复议
  今年2月,家住拱墅区潮鸣街道的郑某专程赶到杭州市司法局送上锦旗,背后的故事与一份《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决定书》有关。原来,郑某驾车行驶时被执勤交警拦下,交警认为其驾驶的二轮车属于机动车,应持有机动车驾驶证。但郑某认为自己骑的是电动车,年过古稀的他面对处罚十分委屈,随即向杭州市司法局申请复议。
  春节期间,值班工作人员收到郑某的复议申请后,将该案转入了简案组,同时引入案前调解环节。经办案人员主持调解,双方争议圆满化解,郑某撤回复议申请,此时距其提出复议申请仅过去6天。
  这样的高效得益于今年以来杭州市司法局探索试行的复议案件“繁简分流”办理机制。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工作模式下,审查收案时将案情清晰、法律关系明确的案件划定为简易案件,由简案组4名办案人员挂钩联系,在优化案件受理审查和简化案件文书的基础上“能调则调”,当事人“案结事了”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除简易案件外,其他案件仍适用普通程序,由普通办案组办理,对于案情较复杂的案件进行听证,对于法律关系疑难复杂的,提交杭州市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进行分析论证。
  行政复议是块“试金石”,考验着各个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对当事人来说,复议案件代表着政府的法治建设形象,容不得一丝马虎。
  今年6月恰逢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在杭州落地两周年,“行政复议开放日”活动邀请了35名社会各界代表参加,13个区县(市)同步开展。活动还通过杭州之家App全程直播,观看人数达4.6万余人。
  活动当天,代表们观摩了李某申请撤销某交警大队行政处罚的案件听证会。听证会不仅拉进了政府与百姓的距离,还通过公开听证、网络直播的方式将行政复议工作推到台前,有效提升了行政复议的公信力。
做好“老娘舅”暖心化解纠纷
  在化解矛盾纠纷领域,从一个初学者成长为行家里手需要多长时间?
  富阳区司法局新登司法所所长马志惠给出的答案是26年。刚毕业就投身司法所工作,26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司法行政一线,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290余件。
  当前,富阳区新登镇的古城墙、城河区块项目搬迁进入攻坚阶段。面对拆迁过程中矛盾纠纷高发态势,马志惠主动靠前,及时梳理各类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在调解中,他坚持法情相融,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兼顾情理,真正解开当事人心里的“疙瘩”。
  单兵作战需要极高的个人能力,团队整合则能够发挥更大力量。区县、镇街、社区矛调中心成立的初衷,正是以一站式服务打通矛盾纠纷调解的“任督二脉”。
  上城区通过打造“平台联建、力量联动、机制联优”的区、街道、社区矛调中心,大大提升了矛盾纠纷的吸附能力、疏导能力、调解能力。上城区司法局在区矛调中心设置调解综合窗口,同时整合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相关业务,主动对接信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实现调解工作“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
  化解矛盾纠纷不仅线下有人管、有去处,线上解纷渠道也已开通。近日,临平区司法局通过“浙里调”微信小程序成功调处一起劳动合同纠纷。
  刘某是临平区某教育培训机构老师,因家中突发急事,回家前未办理请假手续,其后也未能再回培训单位任职。纠纷的焦点在于刘某想要回应得的工资,培训机构却认为刘某违约离职影响课程计划不应支付工资。
  事在本省,人在外省,临平区运河街道调解委员会通过“浙里调”App收到刘某线上调解的申请后,征得双方同意开展线上调解。调解员针对矛盾焦点,在向双方阐释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了调解。
  双方慢慢解开心结,就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达成一致,签订调解协议书并立即履行完毕。至此,一起跨省区域、平台申请、线上调解的劳动合同纠纷圆满化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