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晨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各项制约监督体系……全国司法行政机关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有力提升了执法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2020年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以来,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政法领域改革的决策部署,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快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党对司法行政工作领导更加有力 在贵州省遵义市司法局机关3楼,长达24米的党建文化墙,营造出浓郁的党史学习氛围。 “司法行政讲政治,业务工作重党建”——这一工作要求贯彻到了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回望2020年,司法行政干警闻令而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硬核”作风和担当,把党的绝对领导优势转化为执法司法效能。 司法部律师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官、检察官与律师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一年来,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研究制定《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参与决策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事务所党组织政治把关工作机制;持续办好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部署开展律师行业党史学习教育,选树律师行业党建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其他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齐头并进: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公证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研究起草《关于全面加强公证行业党的建设的指导意见》;不断加强司法鉴定行业党的建设,印发《关于落实司法鉴定行业党建工作任务的指导意见》,建立月报告制度,落实“三进”“四同步”要求,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化仲裁行业党建工作,各仲裁委员会均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刀刃向内 行政执法司法更加规范 多头执法效率低、推诿扯皮难管理,这是以往基层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去年1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首个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培育单位——瓜沥镇正式通过省政府审批,承接并行使14个领域701项行政处罚权,着力破解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难题。 萧山区是过去一年司法行政系统着力推进行政执法改革、破解治理难题的缩影。一年来,司法部从多方着手,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制约监督体系:一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纵深推进“三项制度”,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三项制度”专项监督行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在总结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方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研究起草《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加强执法人员监督管理,研究解决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相关问题。二是强化行政复议监督。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落实落地,成立由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高位推动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职责,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与此同时,各地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 司法部积极加强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2019年,开发了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平台,整合案件在线办理、数据分析研判等七个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了行政复议功能。去年以来,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开发建设全新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平台,探索行政复议服务新模式。在实现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案件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开发了“掌上复议”功能,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站平台、微信小程序等申请行政复议、查询办案进度、参加案件听证。 优质高效 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惠民 在占地面积约4100平方米的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和司法鉴定服务一应俱全,群众“进一扇门”,可以“享全服务”。 一年来,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司法部指导、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督促制定实施方案和证明事项清单,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推选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典型案例。 在福建省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厦门公司报建部报建经理韩秋珍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目前在厦门推进的项目,从拿地到施工许可,只花了3个月。在‘多规合一’改革之前,同样的审批流程最快也需要一年。” 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从未因疫情中断,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改革亮点纷呈:浙江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贵州省司法厅五方面发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四级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广东省打造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网,提供服务超300万次;重庆市司法局协同研发、积极推广“大牛”法律机器人,弥补了法律服务人员的不足。 新招、实招不断涌现,全国司法行政机关积极组织法律服务资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数量日益增长、内容更加多元,法律服务队伍也随之加快发展。前不久,2021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北京启动。来自北京、广东、江苏等20个省(市、区)的131名志愿律师和120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将被分别派往新疆、青海、甘肃等13个省、区的131个县(区、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 全国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以各种创新措施,力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记者从司法部获悉,为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司法部制定细化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年内还将制定出台《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持续提升服务的快捷性、贴近性,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
|
党建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亮点纷呈
|
司法行政系统构建制约监督体系提升公信力
|
|
|
( 2021-07-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
□ 本报记者 张晨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各项制约监督体系……全国司法行政机关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有力提升了执法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2020年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以来,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政法领域改革的决策部署,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快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党对司法行政工作领导更加有力 在贵州省遵义市司法局机关3楼,长达24米的党建文化墙,营造出浓郁的党史学习氛围。 “司法行政讲政治,业务工作重党建”——这一工作要求贯彻到了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回望2020年,司法行政干警闻令而行,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展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硬核”作风和担当,把党的绝对领导优势转化为执法司法效能。 司法部律师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官、检察官与律师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一年来,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研究制定《律师事务所党组织参与决策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健全完善律师事务所党组织政治把关工作机制;持续办好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部署开展律师行业党史学习教育,选树律师行业党建先进典型…… 与此同时,其他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齐头并进: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公证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研究起草《关于全面加强公证行业党的建设的指导意见》;不断加强司法鉴定行业党的建设,印发《关于落实司法鉴定行业党建工作任务的指导意见》,建立月报告制度,落实“三进”“四同步”要求,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化仲裁行业党建工作,各仲裁委员会均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刀刃向内 行政执法司法更加规范 多头执法效率低、推诿扯皮难管理,这是以往基层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去年1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首个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培育单位——瓜沥镇正式通过省政府审批,承接并行使14个领域701项行政处罚权,着力破解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难题。 萧山区是过去一年司法行政系统着力推进行政执法改革、破解治理难题的缩影。一年来,司法部从多方着手,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制约监督体系:一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纵深推进“三项制度”,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三项制度”专项监督行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在总结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方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研究起草《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加强执法人员监督管理,研究解决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相关问题。二是强化行政复议监督。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落实落地,成立由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高位推动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整合地方行政复议职责,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与此同时,各地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 司法部积极加强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2019年,开发了全国行政复议工作平台,整合案件在线办理、数据分析研判等七个模块,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了行政复议功能。去年以来,在原有平台基础上,开发建设全新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平台,探索行政复议服务新模式。在实现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案件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开发了“掌上复议”功能,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站平台、微信小程序等申请行政复议、查询办案进度、参加案件听证。 优质高效 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惠民 在占地面积约4100平方米的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和司法鉴定服务一应俱全,群众“进一扇门”,可以“享全服务”。 一年来,全国司法行政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司法部指导、协调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督促制定实施方案和证明事项清单,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推选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典型案例。 在福建省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厦门公司报建部报建经理韩秋珍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目前在厦门推进的项目,从拿地到施工许可,只花了3个月。在‘多规合一’改革之前,同样的审批流程最快也需要一年。” 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从未因疫情中断,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改革亮点纷呈:浙江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贵州省司法厅五方面发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四级实体平台实现全覆盖;广东省打造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网,提供服务超300万次;重庆市司法局协同研发、积极推广“大牛”法律机器人,弥补了法律服务人员的不足。 新招、实招不断涌现,全国司法行政机关积极组织法律服务资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数量日益增长、内容更加多元,法律服务队伍也随之加快发展。前不久,2021年度“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北京启动。来自北京、广东、江苏等20个省(市、区)的131名志愿律师和120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将被分别派往新疆、青海、甘肃等13个省、区的131个县(区、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 全国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以各种创新措施,力求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记者从司法部获悉,为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司法部制定细化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主要任务分工方案。年内还将制定出台《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持续提升服务的快捷性、贴近性,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