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经纬
13 4/13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应对极端天气,
我们愈发从容不迫
· 一线救援争分夺秒 隐患排查迅速开展
· 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创造新机

应对极端天气,
我们愈发从容不迫
暴雨之下各地各部门高效开展预警应急工作

( 2021-07-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针对极端天气,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领导一线指挥调度,层层压实各级应急责任,这反映了我国高度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
  ● 极端性暴雨和明显强对流天气涉及的地区都面临公共安全体系的“整体大考”,做好应对的重点是解决本地区防灾的“最短板”——哪里有薄弱环节或安全漏洞,哪里就容易发生突发情况
  ● 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是应急管理系统和公共安全体系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杨轶男

  一场暴雨,让北京市民耿立一家体验了久违的“周一早上睡个懒觉”——7月11日晚,单位紧急通知,北京11日夜间至12日全天有暴雨,为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公司采取弹性或错峰上下班。
  7月12日,北京暴雨持续刷屏。话题#北京暴雨#、#北京大暴雨建议弹性或错峰上下班#均冲进微博热搜榜前十。对于此次北京的预警和应急措施,很多网民评价:准备充分、指挥有力、调度科学,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宏伟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包括此次北京应对暴雨在内,近年来,我国应对极端天气,越来越从容不迫,“因为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预警和应急制度越来越高效、完善”。
系列预警提高警惕
应对暴雨从容自信

  耿立记得,大概7月9日、10日开始,他就从各类媒体推送中了解到,11日晚至12日北京将有强降雨。7月11日上午,有关暴雨预警的新闻推送接连不断,让他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利用午休时间,驱车20公里赶回一处刚装修完的住所,关闭了所有门窗。
  7月11日下午,他接到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学校的通知,12日孩子居家学习不到校;晚上,又接到单位通知。“再加上短信收到防汛等部门的防范建议,我们便提前做好了准备。可以说,咱们老百姓的应对也是非常从容的。”耿立说。
  在王宏伟看来,面对极端天气,应急、防汛等部门通过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声,传播准确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避灾防灾准备,这也是近年来的一大进步和变化。
  “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我们对极端天气的警惕性有了普遍提高。比如针对这次京津冀周边未来3天可能会有极端天气,气象部门提前作出了精准的研判,各地严阵以待,做好了相关应急准备,老百姓也都做好了各种避险的准备。所以从整体来看,针对极端天气下的应急体系近年来有很大的进步。”王宏伟说。
  “我住的是老旧小区,12日上午下这么大的雨,小区路面还有较深的积水,我根本无法像平时一样骑自行车上下班。还好公司前一天晚上发了通知,可以居家办公。”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李先生说。
  从部分列车停运到山区公园关闭,从积水超27厘米立即断路到延长轨道运营时间……很多在北京的受访者表示,深切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应对极端天气的从容和自信,各项举措有条不紊。
  “我坐地铁时注意到,12日有一些市民选择穿拖鞋出行,地铁站的工作人员没有阻拦,地铁站还铺设了不少防滑毯。”家住通州的赵先生告诉记者,种种细节,都体现了防灾的人性化、社会治理的精细化。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体系是应对极端天气的全面支撑,三个方面至关重要:
  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技术先进的监测和及时有效的预警,形成“关口前移”的应急管理系统,为公共安全体系构筑坚实的基础;
  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属地、行业、社会组织、家庭、民众的通力协作,承担各方责任和发挥各方优势,形成“无缝共担”的公共安全系统;
  基层的防灾和治理能力,通过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健全和“安全社区”“安全村”的创建,把防灾和综合治理落到实处,形成“根源治理”的公共安全体系。
  “从此次应对看,北京做得越来越好。”唐钧说。
面临大考主动作为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面临大考的不只北京。
  早在今年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介绍,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事件偏多。
  周学文指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强化六个重点环节的工作:强化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强化方案预案修订,强化群众转移避险,强化灾害防范应对和强化抢险救援救灾。
  7月11日,中国气象局签发命令,立即进入四级应急响应状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及可能受影响的省级气象局根据实际研判启动或调整相应级别应急响应,指导市(县、区)气象局及时发布短临预警。
  当天17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增派3个工作组分赴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协助开展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多地多部门积极应对,打起防汛主动仗,统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提前布控抢险力量、配备防汛物资、排查安全隐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针对极端天气,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领导一线指挥调度,层层压实各级应急责任,这反映了我国高度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体现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原则。”王宏伟说。
  各地除了实行航班大面积取消、多条高速公路封闭以及公交线路采取临时措施、多公园临时闭园等常见措施外,天津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赶潮提闸泄水,累计外排水量7000万立方米;河北省水利厅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请地方政府及时转移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受威胁群众4万余人。
  唐钧说,极端性暴雨和明显强对流天气涉及的地区都面临公共安全体系的“整体大考”,因为气象灾害会引发一系列综合性管理和服务问题,而做好应对的重点是解决本地区防灾的“最短板”——哪里有薄弱环节或安全漏洞,哪里就容易发生突发情况。从实践效果看,各地为应对大考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从2018年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在自然灾害或安全生产事故方面,我国强调以大概率思维来应对小概率事件。在制度设计上,强调底线思维,即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比如在应急预案设计过程中,会考虑环境的复杂性和多种极端情况,一旦发现极端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及时应急处置。”王宏伟说。
发展完善应急体系
群众参与共治共享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汛期,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开始增多。而在此之前,龙卷风、雷暴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也时有发生,曾经的教训也很惨痛、深刻。那么,当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极端天气应急体系、更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呢?
  在王宏伟看来,其实并没有所谓完备的极端天气应急体系,特别是小范围的极端性天气,预测难度很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气象预警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从群众角度来讲,现在不少人对极端天气的重视程度不高,防范意识也不强,需要提升其应对意识。”王宏伟说,特别是要提高与群众的沟通能力,比如有时发布一些预警信息或要求群众避险的信息后,可能极端天气并没有出现,此时政府相关部门如何跟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误解就非常重要。
  就城市抗灾能力来讲,在城市规划设计和运行过程中,要切实贯彻安全理念,统筹好城市的“面子”和“里子”,要将生态减缓和工程性减缓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
  “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各相关部门应围绕应急管理部门迅速形成强大的应急联动态势,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王宏伟举例说,新闻媒体要及时发布相关预警,水利部门要做好水利调度的准备工作,市政管理部门做好及时疏通下水道等应急准备,地质灾害防范部门做好应对滑坡、泥石流的准备等。
  在唐钧看来,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是应急管理系统和公共安全体系发展和完善的方向:专业化要力争形成科学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制度设计等;智能化要提升监测预警的精准程度、阻止连锁反应、提高风险防范效能;法治化要构建规范化的社会秩序,共担共建,营造健康有利的应急环境;社会化要实现安全发展,用公共安全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应急管理的落实离不开基层社会治理。客观来说,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基层资源有限,如何为基层赋能,是下一步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要努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乡镇层面的社会治理能力,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社会力量做好应急工作,实现共治共享。”王宏伟说。
制图/高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