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环境评审专家当守住专业底线
· “公共户”让户籍工作从管理走向服务
· 保护知识产权需技术与法律协同发力
· 图说世象
· 共享经济:回归初心,方能正道前行
· 异地就医报销不“通”则“痛”

异地就医报销不“通”则“痛”

( 2021-06-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张海英

  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和医保部门工作人员反映异地就医仍面临诸多不畅,如系统网络不通、医保刷卡频繁报错;网络出现不畅时,不能及时确认问题出在哪一环节,找不到专业人员解决问题……医保经办服务和费用结算作为推动异地就医政策落地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能解决其中的“堵点”,那么异地就医的便民性就会大打折扣。
  当下,是一个人口大流动、大迁徙的时代,加上很多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大城市,不少人会在参保地以外的定点医院就医。为解决老百姓的异地就医报销问题,2015年我国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016年开始启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工作。从长三角到京津冀、珠三角再到全国试点,广大异地就医患者享受到越来越方便的报销服务。
  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便民利民,患者异地就医后,只需支付医疗费用中的个人自付部分,医保基金支付部分则在医疗机构结算窗口直接结算,患者不必全额垫资再回参保地报销。这对异地就医患者而言省时、省力、省钱。然而,异地就医报销到今天为止仍然存在“堵点”,其中之一便是异地医保系统出现频繁断网、报错等情况。
  虽然这种情况并没有大面积出现,但在多个异地就医结算QQ群里,不少人都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而且,频繁断网之后很难找准症结,也缺少相应的专业人才来及时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在一些地区异地就医报销实际并不通畅,不“通”则“痛”:一则影响患者就医后及时报销;二则给医保经办人员造成麻烦和压力;三则影响医院及医保机构的正常工作。
  异地就医报销不通畅,看上去是一个技术问题。有经办人员认为,缺乏业务操作指引是主要原因。还有学者指出,存在编码标准不统一、医保系统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容易出现平台之间衔接不畅等问题。”但是,考虑到异地就医报销执行的是“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因此各地政策衔接不畅、存在利益冲突等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要想完全消除异地就医报销“堵点”,需要从技术和政策两个角度同时入手。据媒体报道,国家医保局正在推动全国医保经办业务的标准化工作,这有望打通一些技术“堵点”,解决各地系统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联网后容易出现断网等问题。同时,还需对医保经办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并提供统一的操作指引,使他们能够应对一般断网问题。此外,各地医保机构还要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方便在服务过程中及时解决问题。
  相对来说,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解决异地就医报销技术层面的“堵点”或许并不难。不过,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同、报销标准不同而出现的政策“堵点”,却并不容易被疏通,因为这可能涉及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财权和事权的分配问题。这既需要各地之间加强协作,也需要国家层面“对症开方”,既统一解决技术问题又统一协调利益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异地就医报销政策不打折扣地惠及异地就医人群,并为医院和医保机构减压。
  我国异地就医报销制度改革仍在不断释放利好消息。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今年要扩大医疗费用跨省报销范围,争取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有一个直接报销的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患者无疑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红利”,不过异地就医报销中的“堵点”存量问题也要早解决、解决好,以提升广大异地就医患者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跟帖

  不能只是“看上去挺美”
  推行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既是一项互利共赢之举,也是我国医保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大力推行,民众寄予厚望,不能只是“看上去挺美”,而是要体现在实际当中。各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深化推进医保异地结算,兼顾“简便”与“公平”,逐步打破制约异地就医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国家层面上,要加大力度推进医保政策的全国统筹,尽量缩小不同地区的医保待遇差距,建立有效的异地就医监管协调机制。在落实层面上,要强化地方责任,厘清权益界限,在信息平台建设、医疗资源均衡供给上互融互通,真正实现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从而让便民利民政策没有“堵点”,实惠不打折扣。  山西 张国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