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 |
13 |
5/13 |
4
|
5
|
6
|
>
|
>| |
|
|
PDF版 |
|
|
|
广大环境专家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不仅有着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为公众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
□ 王钟的
环境数据关系到政府监管部门和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理性判断,是衡量环保成果的科学量化依据,被誉为生态环境监测的“生命线”。然而,一些地方存在对环境数据造假的状况,数据“注水”、失真情况严重。这种情况,大大影响了上级环保部门对环境项目的了解与决策,也白白消耗了为环保工作投入的公共资源。 近日,专题片《杞麓湖的呐喊》披露了29位专家在云南杞麓湖水质提升及其他相关项目评审中,配合营造杞麓湖水质改善的假象,为假数据“背书”的问题。云南省纪委监委指出,专家们丧失客观、公正、独立的科学研究立场,履行职责不到位,给当地党委政府、施工方“背书”,造成了严重后果。 近年来,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并不鲜见,空气、水质、土壤等多个领域的环境数据都可能遭到造假。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生态环境部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将会同有关部门一手抓“保真”,一手抓“打假”,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在杞麓湖案件中,为了让水质监测数据达标,当地不是想着对污水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理,而是在湖心国控监测点周边修建围隔工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以便通过“好水不流出、差水不流进”来实现监测数据“好看”的目的。对于这种人为干扰水质监测采样环境的做法,专家们只要到现场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就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有的“专家”是临时凑数的,并没有资质和专业背景;有的专家匆匆参会,对评审的具体内容缺乏了解;还有的专家虽然提了反对意见,但最终出于各种因素考虑还是签下了认可意见。 对环保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通常能够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问题,防止环保工作弄虚作假、浑水摸鱼。数据也许可以骗人,但数据背后的事实不能轻易糊弄,专家的作用就是发掘真相,正本清源,当好“把关人”。如果专家丧失客观、公正、独立的科学研究立场,履职不到位,就会让确保环保监测真实性的最后一道关卡形同虚设。而有了专家的“背书”,那些胆敢在数据上造假的机构和人员会更加有恃无恐。由此,环境保护就成了“花架子”和“虚把式”,对外宣传时标榜有碧水蓝天、鸟语花香,而生活在当地的老百姓却要承受生态环境恶化的伤害。 要确保专家讲实话、做真研究,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监督氛围,构建良性机制。现有的许多专家评审活动,专家是由被评审对象请来的,评审费用是被评审对象直接提供的,两者关系也因此变得“微妙”。因此,要坚守专业评审的相对独立性,防止被评审对象利用地位和资金的优势,对专家施加不正当的影响。正如《云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支付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承接项目建设的企业不能向专家支付劳务报酬费用,以此避免企业、专家“瓜田李下”之嫌。 其次,要发挥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制约作用。专家声誉的来源是学术共同体,只有获得行业内的认可,专家的专业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不管在哪个学科领域,研究人员都十分重视行业内的“风评”,环境科学也不例外。学术共同体风清气正,就能把专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对被评审对象构成有力制约。 最后,对丧失学术诚信底线的科研人员,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近年来,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成为学术圈的共识,也是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吁。不过,类似环境项目评审工作不同于日常科研,往往缺乏有力监管。但不管在哪个场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只要科研人员凭借自己的学术身份发声,都应视为其学术工作的一部分,都要遵守诚信原则。 环境保护工作是专业工作,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离不开一大批有作为、有担当的环境科研工作者。广大环境专家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不仅有着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为公众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环保工作重视专业建设、尊重专业价值,作为专业人员更应尽职尽责,爱惜职业荣誉,做好人类家园的守望者、监督者和建言者。
|
|
环境评审专家当守住专业底线
|
|
|
|
( 2021-06-0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
广大环境专家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不仅有着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为公众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
□ 王钟的
环境数据关系到政府监管部门和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理性判断,是衡量环保成果的科学量化依据,被誉为生态环境监测的“生命线”。然而,一些地方存在对环境数据造假的状况,数据“注水”、失真情况严重。这种情况,大大影响了上级环保部门对环境项目的了解与决策,也白白消耗了为环保工作投入的公共资源。 近日,专题片《杞麓湖的呐喊》披露了29位专家在云南杞麓湖水质提升及其他相关项目评审中,配合营造杞麓湖水质改善的假象,为假数据“背书”的问题。云南省纪委监委指出,专家们丧失客观、公正、独立的科学研究立场,履行职责不到位,给当地党委政府、施工方“背书”,造成了严重后果。 近年来,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并不鲜见,空气、水质、土壤等多个领域的环境数据都可能遭到造假。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生态环境部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将会同有关部门一手抓“保真”,一手抓“打假”,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在杞麓湖案件中,为了让水质监测数据达标,当地不是想着对污水进行系统有效的治理,而是在湖心国控监测点周边修建围隔工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以便通过“好水不流出、差水不流进”来实现监测数据“好看”的目的。对于这种人为干扰水质监测采样环境的做法,专家们只要到现场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就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而,有的“专家”是临时凑数的,并没有资质和专业背景;有的专家匆匆参会,对评审的具体内容缺乏了解;还有的专家虽然提了反对意见,但最终出于各种因素考虑还是签下了认可意见。 对环保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通常能够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问题,防止环保工作弄虚作假、浑水摸鱼。数据也许可以骗人,但数据背后的事实不能轻易糊弄,专家的作用就是发掘真相,正本清源,当好“把关人”。如果专家丧失客观、公正、独立的科学研究立场,履职不到位,就会让确保环保监测真实性的最后一道关卡形同虚设。而有了专家的“背书”,那些胆敢在数据上造假的机构和人员会更加有恃无恐。由此,环境保护就成了“花架子”和“虚把式”,对外宣传时标榜有碧水蓝天、鸟语花香,而生活在当地的老百姓却要承受生态环境恶化的伤害。 要确保专家讲实话、做真研究,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监督氛围,构建良性机制。现有的许多专家评审活动,专家是由被评审对象请来的,评审费用是被评审对象直接提供的,两者关系也因此变得“微妙”。因此,要坚守专业评审的相对独立性,防止被评审对象利用地位和资金的优势,对专家施加不正当的影响。正如《云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劳务报酬支付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承接项目建设的企业不能向专家支付劳务报酬费用,以此避免企业、专家“瓜田李下”之嫌。 其次,要发挥学术共同体的监督制约作用。专家声誉的来源是学术共同体,只有获得行业内的认可,专家的专业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不管在哪个学科领域,研究人员都十分重视行业内的“风评”,环境科学也不例外。学术共同体风清气正,就能把专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对被评审对象构成有力制约。 最后,对丧失学术诚信底线的科研人员,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近年来,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成为学术圈的共识,也是社会各界的一致呼吁。不过,类似环境项目评审工作不同于日常科研,往往缺乏有力监管。但不管在哪个场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只要科研人员凭借自己的学术身份发声,都应视为其学术工作的一部分,都要遵守诚信原则。 环境保护工作是专业工作,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离不开一大批有作为、有担当的环境科研工作者。广大环境专家应当意识到:自己身上不仅有着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为公众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环保工作重视专业建设、尊重专业价值,作为专业人员更应尽职尽责,爱惜职业荣誉,做好人类家园的守望者、监督者和建言者。
|
|
|